流动与共生

——信息社会中道德教育的社会学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常亚慧,成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山东大学马列部副教授,法学博士

原文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思考道德教育,必然无法逃离它生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缔结,道德教育总是与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紧密连系的。以数字化生存为主要方式的信息社会,引发了熟悉与陌生的冲突,导致了生存格局的断裂,道德教育处于迷狂之中。迷狂中,既隐伏着危机,又浮现出可能的契机。在“谁的?”与“何以可能?”的拷问中,道德教育在流动中获得了“差异的解放”,在解放的可能中,透射出更高层次上的共生:信任、对话、协作成为其对共生的主要回应。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任何的道德规范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任何人的道德行为都要受制于他置身于其中的社会生活,任何的道德教育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并完成的。“道德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事实在变化;事实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附属于事实的道德也就随着变化,并不是道德本身的性质有什么不同,道德还是道德”[1]。因此,我们在论述道德教育时,必须考虑它赖以存在的社会结构,关注它得以生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我们更要透过这些背后的、深层的因素,把握当前道德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厘清当前道德教育可能出现的转型,探寻当前道德教育实现转型的可行路径。

      一、迷狂:危机的隐伏

      数字化生存把熟悉的现实世界的人毫不留情地抛进了陌生的虚拟世界,把“人——人”关系转变为“人——机”关系,这一切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瞬间的斗转星移,不断地敲键、回车,似乎熟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在不断拉大,陌生世界中人与计算机之间几乎没有了心理距离。数字化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让人不可捉摸,人们的生活由于熟悉与陌生的逆转,处于一种迷狂当中。在迷狂的背后,潜伏着各种道德的危机。

      (一)认同的危机

      由于时空界限的突破,导致人们身份的流动和角色的多重而引发了道德认同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殖民导致的认同危机。数字化生存导致信息社会的不断扩张,不同的文化价值体系和道德理念也必然充斥和涌进信息通道中来。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本身的价值体系和道德理念,文化认同的危机必然导致道德认同的危机。信息文化的侵蚀,冲击了本土的文化认同。随着信息的各种更加便捷和更加快速的复制,人们的身份流动性也在不断的发生着裂变,冲击着传统的普遍与广泛的道德认同。

      二是现实世界的道德规范在熟悉与陌生的不断冲撞中显得日益乏力。在信息社会,无论是在熟悉的现实世界,还是在陌生的虚拟世界中,人们过的都是一种处于旅行中的生活,一种游牧生活,一种跨越国界的跨国生活。这种身份的流动性,使得人们的认同发生了空前的危机。在这样一种长期的漂流中,人们在渴望群体生活的过程中,更加需要重新认定自己的不同角色,寻找更多的自我认同。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通过敲键和回车,随意的改变身份,时刻更换交流的对象,在陌生的世界中,尽情释放在现实世界中被压抑和压制的东西。在这种身份的不断流动和角色的不断转变当中,个体的人表现出自我冲突和自我矛盾。同时,群体的相对性和群体成员构成的随意性,使得群体本身也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在这样双重的冲突和矛盾中,人们的认同危机越来越明显。

      (二)方式的危机

      道德方式的危机主要是指道德话语和权力的危机。“话语的权力‘总是’与物质也就是资本主义全球秩序的经济权力连属,二者不可分离”[2]。信息社会中,信息从高位流向低位,现实世界中的强势话语在虚拟世界中依然处于强权地位。话语的霸权在信息社会中不但没有褪色,反而更为强势,这对本身处于弱势的话语形成更大的不道德,道德话语只是那些拥有信息资本的人拥有的道德话语。在虚拟世界中,交流的主要方式就是用文字与陌生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文字语言代替了其他的各种语言,成为连接人与人的主要桥梁。文字语言的单一性,引发了道德话语的新的危机,缺乏文字语言能力和相关能力的弱势群体必然处于更加严重的道德话语危机的边缘。

      信息资本的单向流动,导致生产信息的国家始终控制着整个信息的数量和信息的流向。这对于处于弱势的国家来讲,是极度地不公平,却又非常地无可奈何,这样会导致新的更加不公平的权力分配和集权。拥有权力的国家会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现有的模式,使他们拥有更多的权力和更多的资本。信息资本的团聚,致使人们必然去争夺各种信息资源,导致信息的富裕与信息的匮乏。在这种信息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处于弱势群体的信息占有者面临更大的不公平,资本的重构与资本的再生产在整个信息社会中连成一体。新的资本群体的出现,又将会生产出新的道德规范去实现他们更加稳固的优势地位。同时,信息持有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道德权力的不平等也愈演愈烈。作为信息的持有者,拥有发布信息的能力和资本,可以决定发布什么样的信息以及信息的数量和方式。

      (三)关系的危机

      在虚拟世界中,“人——机”互动替代了熟悉的“人——人”互动,新的互动关系冲击着社会的控制方式,自由与信任理念再次受到了质疑。在陌生的虚拟世界中,人们通过计算机可以实现与不同个人和群体的互动,可以随意地进行平台的切换与角色的互换,熟悉世界中的自由与信任在陌生的世界中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渴望与奢望。“人——机”关系使得社会对人的控制变得较为松散,这种控制方式的转变,导致了人对自我意识和和自身生存价值的不断追问。人们可以凭借各种技术手段,从现实的熟悉世界切换到虚拟的陌生世界,在陌生的世界中,可以尽情地释放自我和展露自我。在一种新的空间中,关系的构成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人——人”互动关系让位于“人——机”互动关系。在“人——人”互动关系中,由于互动的双方都是具有生命情感的完整个性的人,权力具有相对的隐蔽性,话语可以通过各种在场的因素表达出来。因此,在这种互动关系中,人们需要进入情境,随时根据场景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构建自己的角色。而在“人——机”互动中,人们可以相对地离开现实世界,在虚拟世界中进行真实的交往和深层的交流。所以,新的互动关系可以使人进行虚拟的真实,“人——机”关系为人的自主性和自由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社会互动的可能,在这种表面自主和自由更为广阔的互动的背后,是更为遮蔽的权力的隐伏和暴力,其中潜藏着更大的不公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