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项古老而神圣的事业。教育思想作为教育实践活动之镜同样源远而流长,它犹如一条滚滚东逝的长江大河,穿行于人类历史文明之间,并仍在不知疲倦地继续向前奔流。从历史的角度看,“当代”不仅是时间上的流淌、绵延,更是一个蕴涵着丰厚内容、存在着深刻变革的时代,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当代教育思想也绝不仅仅是时间上的界定划分,更在于它与当代社会相契合,与时代精神相呼应,与人民之需相映照。 因此,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孕育生成的当代教育思想同样处于变革的激流当中,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就出现了众多的教育思想流派,它们都对教育进行了孜孜以求的探索,形成了各自别具一格的思想景观,主要有进步主义教育;[1]改造主义教育;[2]要素主义教育;[3]永恒主义教育;[4]存在主义教育;[5]结构主义教育。[6]此外,还有新行为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科学主义等其他教育思想流派。在这“流派林立,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涌现出了一批卓越的教育教学思想家,他们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典型性探索,形成了一些独特理论体系,如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布卢姆的掌握教学;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洛扎洛夫的暗示教学;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等等。 通过以上简单回顾可以看出,无论是各种教育思想流派,还是具有重大影响的教育教学思想家主要形成、诞生于西方,但他们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却是属于全世界的,对整个当代教育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当代教育思想表现出一系列鲜明的基本特征。 一、鲜明的人性化特征 当代教育思想的人性化特征,又可称为人文化、人道化,但称之为人性化则更为贴切,因为人性是个复杂而周全的整体,它既是适应的,也是超越的;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既有自然性、社会性,也有精神性。人性就是如此之丰满充盈,如此之鲜活灵动,不但蕴涵了人文,更体现了人道,它就如一件可以远远欣赏而不可亵玩的艺术品。然而,在古代神性和现代科技理性的压迫之下,人性之光被遮蔽了,人性被肢解,被割裂了,人淹没于神性与科技理性的汪洋大海,人一度被奴化、物化,人性变得卑贱而萎缩,人变得残缺而不全。当代教育思想则重新诉诸于人性,使人性之光重放,人性之火重燃,人性之花重绽。它充满了对人性的眷顾、依恋、赞扬与关照。 古代与现代教育思想也谈人性,但在古代教育思想那里人性是邪恶的,在现代教育思想那里人性是不可信任的,当代教育思想则将人性看作是真的、善的、美的,是可以追求、信任、依靠和期待的。它所力图创建的是符合人性、凸显人性、关照人性的人性化了的教育学。当代教育思想的人性化特征具体表现在: (一)重视人的内在精神的架构,关注理想人格的塑造与提升 现代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传递和掌握,教育仅仅被看作文化传承的工具,心智的启迪,精神的建构,人格的塑造与提升则游离于边缘的位置。当代教育思想则使灵魂发生了转向,在知识与精神之间,它更偏向于后者,认为“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7]“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8]“教育的本质是将教育作为以人为对象的塑造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指向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精神世界。”[9] (二)凸显人的情感 无论是在神性还是在科技理性的时代,情感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话题,人们或避之,或远之,甚或视之为洪水猛兽,只有在当代教育思想那里,情感被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提了出来。当代教育思想指出“教育关注个体,关注人,意味着要去关注个体作为生命体的存在,关注其外显的活生生的生命崭露,关注其内隐的、活泼的、流动的生命情感化育。”[10]“情感需要驱使人们追求美,能够满足情感需要的也变现为美;”[11]并进而指出“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12]“民主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而不是专制教育中的非人教育。充满爱心的民主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活动成功的坚实基础,没有教育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成功的教育。教育爱在本质上是一种超越血缘、超越私利而源于人类教育本性的崇高的永恒的教育情感。”[13] (三)主张宽容,倡导平等,力图建立一种和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 霸权意味着压迫,专制意味着剥夺,在神性弥漫,权威横行的时代,作为弱势群体的学生不得发声,也无处发声,教师是整个教育宇宙的中心,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学生只是被加工、被塑造的对象。教师与学生之间永远是泾渭分明,势不两立。当代教育思想则将边缘纳入主流,使弱者发声,力图建立一种和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它指出“教育过程与其说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不如说是学生对人生的体验过程,是师生的‘对话’过程。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双方相互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理解和‘对话’中获得了精神的交流和共享。”[14] 二、蕴涵着浓烈的生命意识,关照独特的生命主体 如果说人性只不过是人的一种属性,而并非人之本体,当代教育对生命的悦纳则是直接指向了人之根本,这是处于当代的人类对教育进行的更深更高层次的解读,也是当代教育有别于以往教育的鲜明特征。当代教育思想秉承了“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提升生命”的理念,将生命注入教育。它追求的是教育的生命真义,营造的是生命化的课堂,作为的是保卫童年,倡导的是发展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