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环境·制度

——基于生态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小蔓,刘贵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8   朱小蔓(1947— ),女,江苏南京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贵华(1965— ),男,湖北黄梅人,教育学博士,长江大学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

原文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内容提要:

现代学校制度是中国当代教育生长发育过程中提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国现行学校制度的遗传与变异。生态理念观照下的学校制度建设对学校教育具有很强的适切性。在第五次教育革命的背景下,审视学校教育功能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确证现代学校基本职能与核心价值取向问题,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60(2006)02-0001-07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学习化、文化多元化的挑战。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和学校教育本身的现实状况,使学校教育改革迫切需要理论创新的引领和踏实有效的行动举措。当“制度”成为制约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瓶颈时,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为当务之急。审视学校教育功能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确证现代学校基本职能与核心价值取向问题,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虽然“功能”与“职能”在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有较明确的意义区分,通常的表述是教育功能、学校职能,但人们对学校职能的研究与对教育功能、学校教育功能的研究常常是分不开的。本文所述“学校功能”包含“学校职能、学校教育功能”的涵义,主要是取“学校职能”之义。

      讨论学校职能、学校教育环境、学校制度三者的关系,本文主要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态理念观照下的现代学校职能应当是什么?二是现代学校制度要在怎样的生态环境下生长?三是现代学校制度如何为现代学校职能的实现提供环境保障?

      一、理念、方法与现代学校制度的生态学视角

      美国科学史学家萨顿强调:“在科学中没有教条,只有方法;方法本身不是完善的,但却是可以无限改善的”。[1] 20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可逆和不可逆、决定性和随机性的相对重要性的估价已发生了变化。科学思维曾经普遍地认为世界的运动可以最终还原为若干方程式,甚至还希望把诸如伦理、道德、思想、文化等抽象的观念也还原为这一体系中。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思考和探索,人们终于感到传统的思维方式并不合理,对现实世界问题的探讨本身就具有复杂性,这里需要突破单一学科的界限,超越单一学科思维方式的局限,综合利用多门学科的研究优势——这一新思路正是当今方兴未艾的跨学科研究方法。

      生态学方法又称生态学思维,就是用生态观点研究事物,观察现实世界。科学的生态学思维,是科学认识的生态学途径,即用生态学观点思考、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它的特点是全面地、整体地、辩证地把握研究对象。“当生态学发展到人和自然普遍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就已经具有了哲学的性质和资格,它已经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方式,具有了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2] (p.41)生态理念贯穿两个主题:一个主题是,确认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有一种基本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生态系统理念)。在笛卡尔世界观中,整体的动力学来自于部分的性质;生态世界观相反,部分的性质是由整体的动力学性质决定的。第二个主题是,确认现实和宇宙在根本上是运动的,结构不再被看成是基本的,而是一种基本过程的表现形式,而且,结构和过程两者最终也是互补关系(动态平衡理念)。

      现代学校制度是规范与调节政府、学校、社会乃至市场之间的关系,调节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学校内部人、财、物、事之间等各种关系的制度体系。生态学是研究生命主体与环境关系的科学,较之用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研究教育来说,生态科学具有更好的适切性:第一,观照“生命对象”的同质性。社会学研究社会的发展变化规律,政治学关注科层权力的更迭,法学强调公正与平等,管理学着眼程序与控制,经济学追求投入与产出效益,而教育科学和生态科学则共同研究“生命”,把生命作为基础,关注群体生命和个体生命的结构状态和变化规律,研究优化生命主体的存在方式与价值、生长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第二,凸显“和谐环境”的重要性。学校教育的直接对象和终极目标是人,人的生命活动有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三个层面,在实际问题的发生上,三种活动融为一体,统一于社会实践,也正是这种活动使生命个体得到发展,发展的形式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与超越,即人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种主要形式,也是人的三种主要生长基础和生长环境,凸显“和谐环境”的作用是教育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而生态科学正是研究环境对主体关系的科学,这种适切性是其他学科所难及的。第三,强调“动态关系”长远的平衡性。虽然人类社会的文化、教育似乎是处于永无止境的变化之中,但这种变化的东西,是超越时代的不变与随时代一起变化的复合体,日本江户前期的诗人芭蕉称这两个方面为“不变”与“流行”。我们认为,人类教育“不变”的应是对人全面发展的追求,“流行”的则可理解是环境,现代学校制度就应在研究学校教育系统的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调整“不变”与“流行”的长远、动态平衡关系。从经济学角度看,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合理的,但从生态学角度看,则不尽然如此,因为前者关注的是近期效益,而后者关注的是长远发展,这同人类教育活动有强的适切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学校教育是关乎人、发展人的事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以人为对象和主体,要求学校制度围绕“育人”、“发展人”进行制度安排。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3+X”高考制度改革,在部分学校却成了学生片面发展的加速器,很多学校从高中一年级开始就分文科班、理科班,教学内容也仅限于几门高考科目,此类急功近利、用单向度的人代替多向度的复杂人的教育教学行为,从长远看,必将导致学生的认知、道德、情感和智慧片面发展,这正是现代学校制度需要研究的重点之一。生态科学恰恰是研究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当把生态理念用于思考现代学校制度时,“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的同时,动态平衡的环境关系也得到观照。第四,生态理念与现代学校制度价值取向的内在一致性。中国科学发展观之最深层的动力是具有优良人格素质和高度理性良知的现代人,这就要求给予人以深切的眷注和关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同时人又将自然界对象化而成为发展的主体;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人既永远不可能完全摆脱自然界的束缚,又不甘于这种约束而不断地努力以便超越自然界,来寻求与自然、社会的动态平衡,它内在地要求学校教育是“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提升人和完善人”的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必须是“开放的、民主的、以人为本的,最终指向育人”的制度体系,该制度体系的价值追求是:优化教育教学秩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效能,促进学生充分、全面和谐发展和终身发展、允许学生个性有差异地发展,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家庭、学校、社区乃至社会的协调发展。这种价值追求是建立在生命与组织的动态生成、协调平衡以及个体、群体和组织系统的有机联系之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