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体差异之教学价值

作 者:

作者简介:
曾继耘,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原文出处: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内容提要: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既是有效教学的起点,也是一种巨大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对“个体差异”的原有态度,由消极的“讨厌”、“压制”和“应对”转向积极的“欣赏”、“鼓励”和“利用”。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277(2006)02—0008—03

      一、“个体差异”:一种客观存在

      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影响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而产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正是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所达到的发展状态。在教学活动的起点上,学生之间的差异到底有多大?是否足以对教育教学活动构成较大影响?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研究个体差异之教学价值的前提。

      关于这一问题,历史上的“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分别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遗传决定论”者认为,人从祖先的遗传中继承下来的先天素质是不相等的,也是不可改变的,人不过是“遗传因子的收集和收藏所”(桑代克语)[1] ,人的发展不过是先天素质的增长和量变,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遗传因素,正是先天因素的差异决定了人在后天发展上的个别差异。“环境决定论”者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人在遗传素质上虽然有着一定的差异,但差异并不大,对人的发展不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决定人之后天发展差异性的不是先天遗传,而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可以看到,“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虽然观点各异,但却存在着共同的理论偏差:其一,二者都是在非此即彼式的单向度的思维之中来思考问题;其二,对人的差异因子的分析仅仅局限于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没有涉及人的已有经验。显然,这两种分析都是片面的。

      我们认为,对学生之间差异的估计,以下几点是基本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

      第一,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发展变化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相互之间的差异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差异越小;年龄越大,差异越大。有人把学习比作赛跑,虽然大家在同一起跑点出发,虽然一开始大家尚能齐步迈进,但时间一久,便开始有人超前,有人落后;时间愈久,前后的差异拉得愈大。因为个人资质的差异、投入时间的不同、家庭资源的多寡等,随着时间的延伸,学生的能力便有了差异,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差异更大。

      第二,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多样的,每一种差异的大小程度并不完全相同,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有区别地详加分析。当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常态情况下,人在脑的重量和神经活动的类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还没有研究证明这些差异足以对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许多科学家认为,一般人只运用了其潜能的50%左右,有的科学家甚至估计得更低[2], 这表明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可能性空间很大,而且还有很大的空间没有被开发出来。因此,可以说,在正常状态下,人在遗传素质上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个体的整体发展水平不会因遗传因素而受阻;如果说有一些差异的话,那也主要是体现在不同个体潜在优势领域的不同上,不存在“生而知之”“上智下愚”的问题。个体已有经验的差异是一个重要的差异变量,相对于遗传因素来说,学生在这方面的差异要大得多,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多寡、动力系统的强弱、学习风格的类型还是交往能力的大小,都可能在同一课堂中的不同学生身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学生生活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差异变量,尤其在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分层越来越明显、婚姻家庭问题愈益突出的当今社会,这一变量的差异度变得越来越大,更值得我们给予特别的关注。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情绪情感,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第三,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的差异变量的差异度以及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程度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呈减弱的趋势。个体已有经验的差异一般随着个体的发展而增大,而且这种差异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的大小、强弱也随个体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大、增强。当然这种差异的增大不一定只表现在知识水平的高低或智力水平的高低上,更可能是表现在发展的优势领域、发展的未来方向和发展的方式策略的不同上。至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一般来说会随着个体的成长特别是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逐步成熟而趋于减弱,影响的性质也会由主要是限制转向主要是如何利用[3]。因此,我们应该用动态发展而非静态凝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

      可见,在教学活动的起点上,学生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有人曾断言,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中,学生之间的差异应该不是很大了,属于常态分布[4]。 这一断言恐怕是建立在对学生之间个体差异的狭窄化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将学生的差异仅仅理解为遗传素质的差异和智力水平的高低,那么上述断言是合情合理的,但这显然是大大窄化和简化了学生之间差异的构成,因而其结论的科学性就值得怀疑了。然而,类似的断言却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左右着中小学教学,造成了中小学教学中严重的划一性。

      二、“个体差异”:教学价值定位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社会活动,而人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个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不断从现有发展水平向更高一级发展水平前进的过程,是个体生命的多种发展可能性逐渐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对于教学的有效性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个体差异”:有效教学的起点

      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之上获得应有的发展。然而,并非所有的教学都能达到这样的目的。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发展既不是外部强加的结果,也不是个体内部自然成熟的结果,而是个体在原有经验基础之上,在与外界环境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在建构过程中,个体已有的经验(用皮亚杰的概念来说,就是认知结构或图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体学习什么,不学什么,学到什么,学不到什么,取决于他的发展水平。因为并不是个体看到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充作引发个体反应的刺激的。只有那些能够与个体原有经验发生联系并引发个体内部发生“同化”或“顺应”过程的外界刺激或活动,对于个体的发展才有意义。来自环境的信息不是自动被个体所接受,而是依照个体的基本心理结构被加工处理。个体不是“镜面式”的理解外界环境,而是在其当前能力的基础上理解他们的环境,建构事物的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发展观和学习观,现代教学论特别强调学生原有经验的重要性。在当代教学领域,比较进步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方法一般都主张教师的工作必须以学生已有的发展状态为根据,而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则明显倾向于只考虑如何清楚地表达要学习的内容,对学生发展的状态采取想当然的做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