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制度肇端于隋炀帝大业年间,经唐、宋、元、明、清,至清末实行“新政”时宣布废除,历经整整1300年,科举考试制度被废除至今,刚好100年。兴科举、废科举都已成为历史,但似乎并未盖棺论定,关于兴科举的利弊得失,废科举的功过是非,在评价上仍然众说纷纭。近些年来,相关的争论或直接或间接,或明朗或隐蔽,其热度似有升高之势。 近来,拜读了部分研究科举考试制度的论著,零星翻阅了一些历史材料,断断续续思考了一些问题。适逢《湖北招生考试》邀稿,愿略陈陋见,和大家共同讨论。 一、历史地看待兴科举 科举考试制度是历史的产物,从酝酿和萌芽、形成和发展,从逐步完善到日趋衰败,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地位、作用和影响是不断变化的,对它的评价应该有所不同。大体说来,隋唐、两宋利多于弊,得大于失;元、明、清逐渐转化,特别是明中叶后至清末,显然已经是弊多于利,失大于得,最终走向衰亡。我们不能以对科举考试制度在某一发展阶段利弊得失的考量,做出对科举考试制度的整体评价,更不要以对前期的考量否定对后期的考量,反之亦然,这才符合历史主义的原则。 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生,是总结吸取两汉推广荐举(察举)制度、魏晋南北朝采用九品中正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的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 两汉的荐举(察举)制度,是朝廷为了广纳贤才,面向社会、选拔官员,改进吏治制度,通过朝廷确立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采用自下而上逐级推荐,自上而下逐级考查的办法,将遗逸流散人才,为朝廷所用。在初期,行之颇见成效,被称为“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制度遗文,后世莫及”①。至后期,由于科目过滥,地方官吏控权,考查渐成虚设,举人不实屡见不鲜。并且举人标准唯重品德,且以行为表现、典型事例为据,极易作伪造假;即便属实,品德良好,也不等于治事施政能力有保障。为此,曾提出改进办法,荐举加考试,依尚书令左雄的建议,“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②。但终因东汉末贵戚操纵,权门请托、贿赂公行愈演愈烈,葬送了荐举制度,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度(九品官人法),依据曹操“唯才是举”的思想,由吏部尚书陈群具体定例,州郡置中正官,兼顾德才和门第家世,品第人物,列为九等,然后按品级授官。九品中正制度(九品官人法)削弱了地方权势操纵,克服了专重品行不问才学的偏向,但同时却迎合了豪门世族的需求,演变为“计资(门资)定品”,门第身世决定着品级,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③“高门华阅,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近之路”这种状况。④ 于是,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九品中正制,遭到激烈的批评,有识之士要求废除,“罢九品,除中正,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⑤。面对这种局面,有人主张恢复两汉荐举(察举)制度,有人主张加强考试,并且进行了实际探索,结果是加强考试成为寻求“一代之美制”⑤ 的共识和必然选择。但是,两汉的荐举(察举)制度、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度(九品官人法),都孕育着科举考试制度的端倪。 科举考试制度是朝廷确定科目和标准、规定内容和方式、制定程序和规则,自下而上逐级考试,依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材,授以官职。从形式上看,科举考试制度公开考试、自由报考、平等竞争,克服了两汉荐举制度常由地方权贵操纵选举,造成举人不实、有材不举、举亲抑疏、弄虚作假的弊病,纠正了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度(九品官人法)专重门资,不问才学,豪门势族专权的偏差。从内容上看,科举考试制度以经史知识学问为考核重心,提高了人材的文化知识素养的要求,改变了单纯重视品德行为的倾向。从方法上看,增加了人材选拔标准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减少了主观性和随意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了人们读书为学的积极主动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科举考试制度同荐举(察举)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度(九品官人法)相比,显然是一大进步。 科举考试制度存续1300年,科举考试制度的利弊得失同中国封建社会的盛衰兴亡是融为一体的。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从兴盛走向衰亡,科举考试制度也由利多于弊、得大于失,转化为弊多于利,失大于得。 科举考试制度保证了封建统治稳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教繁荣;与此同时,又侵蚀和瓦解了封建统治,毒化了社会,造成经济停滞,文教衰废。科举考试制度扩展和深化了中国传统文明的传承力度,又加剧和强化了中国传统文明单一、保守、空疏、繁琐和僵化、呆板。科举考试制度激发了人们勤学苦读的热情和顽强不息的精神,推动了教育发展,形成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风尚,也造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恶果,助长了“学而优则仕”、“望子成龙”追求功名利禄、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社会心态,促使学校教育变成科举考试的附庸,科举考试成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科举考试制度提倡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抑制了门阀权贵的特权,为贫寒之士提供了升达的机会,也诱发了为获取“金榜题名”的殊荣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而在应试中投机取巧、造假舞弊、侥幸骗取的鄙劣的心理和手段的出现。科举考试制度利弊得失是共存的,又有逐步转化的历史过程,评价科举考试制度必须作历史的、具体的分析。 二、历史地看待废科举 科举考试制度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动。唐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进,喜形于色地赞叹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⑥,将历代最高统治者的共同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赵嘏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则相当生动深刻地揭示出历代统治者兴科举的真实意图。历代统治者都把科举考试制度作为笼络利用知识分子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策略和手段,原因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