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

作 者:

作者简介:
杜时忠,华中师大教科院教授、副院长。

原文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以下所论主要依据有三:一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二是本人承担的教育部重点课题“社会变迁与德育实效问题研究”的初步研究成果(在三千多份问卷调查和十二所中小学重点访谈调查的基础上);三是多年来本人对学校德育的观察和思考。不确之处,敬请指正。

      一、“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的矛盾

      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与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来看,学校德育的地位很高,甚至被提到了“为首”的高度。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当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江泽民同志在1989年明确提出了“德育首位”,他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200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强调“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一直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德育首位”的精神一以贯之,毫无动摇。

      不过,在教育实践中,德育却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正如“若干意见”所指出的,“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主要原因还在于考试制度与社会评价偏重于学习成绩与升学率,而且这种现象短时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在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考试还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一分之差,天上地下”,“只要成绩好,一好顶三好”还将继续存在,大多数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重智轻德。

      “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反映出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如:何为首位?如何理解?为什么是首位?“德育首位”与“教学中心”关系是怎样的?如何处理等。

      二、德育政治化与德育生活化的矛盾

      德育政治化是一个“反思性”概念,指的是文革期间把德育窄化成政治教育,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的极端做法。时至今日,政治化德育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性的追求虽然受到批判,但其影响并未根本消除。在不少人的观念中,德育之所以重要,只是因为它的政治价值,即担负着培养“接班人”的重任;他们看不到或者不愿意承认德育也应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的幸福生活服务。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德育表面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际上越来越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越来越形式化,成为一种对上负责而对下不负责的“应景之作”。实事求是地说,这种现象并不是个别的。

      应该说,自学校诞生之日起,德育就要承担一定的政治使命,而且任何时代的德育都承担着一定的政治使命。但进入现代社会教育普及时代以后,德育所承担的又远不只是政治使命。推广社会公德,形成健全人格,解决学生在成长中的思想、道德和心理上的困惑与问题,越来越成为现代德育的主要任务。我国世纪之交的基础教育改革明确提出了道德教育生活化的主张,指出德育要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德育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的生活。“若干意见”也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之一。这些都表明德育应该生活化,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但考虑到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专制政治)与现实国情(自上而下的党政主导),如何从指导思想到德育实践彻底抛弃德育政治化,实现德育生活化,是德育改革的一大难题,也是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三、德育万能与德育无能的矛盾

      长期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寄予了较高的期望。正式教育文件里的德育期望和德育目标尚且不论,单从人们对学校德育的批评来看,可以看得出是“寄予厚望”:当学生奇装异服时,有人会批评学校德育没有搞好;当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学校出了安全事故时,也会批评安全教育或生存教育没有到位;甚至有一个时期社会风气不正,出现了“道德滑坡”时,也有人把它归因到“学校德育没有抓好”,理由是如果学校德育抓好了,公民与党员干部的道德素质提高了,就不会出现“道德滑坡”。虽然这些说法在理论上经不起推敲,但它们反映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即期望学校德育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另外,在德育理论研究上,我国学者经过系统的论证与分析,指出学校德育除了传统的政治功能之外,还存在着经济功能与文化功能,生产性功能与自然性功能;除了社会性功能之外,还有个体性功能,以及享用性功能等。所以,在“应然的”层面上,学校德育有很多功能。

      以上两个方面的情况,很容易给人造成德育多能甚至德育万能的印象。

      然而,到中小学去调查,与班主任、辅导员和老师们座谈,大家普遍感到现在的学生难教(蛮办法不行,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德育的实效性偏低(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五加二等于零甚至小于零),一言以敝之,“德育无能”。

      主观上和“应然”状态的德育万能,与实际德育低效、德育无能构成了我国德育的“独特风景”。那么,德育的“本质功能”究竟是什么?

      四、思想统一与价值多元的矛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