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文化:实质、属性与特征

作 者:

作者简介:
金志远,内蒙古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金志远(1965—),男,蒙古族,内蒙古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

原文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内容提要:

课程文化的实质,是课程文化最根本、最深层、最终极的规定性。它是主体发展的文化资源。具有主体、潜在和中介文化的属性,还具有社会性、民族性、融合性、人本性、系统性、个性化、自觉性、传承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916(2005)11—0082—04

      课程文化作为课程改革的深层因素和重要目标,日益成为当代的学术热点之一。那么,何谓课程文化?其实质是什么?尽管有学者曾作过阐释和界定,但仍有深入研讨的必要。这是由于课程文化研究既是特定文化研究的成果引入课程论领域,又是从课程的角度来分析文化,所以,课程文化研究既可能过于简化(如简化为课程意识形态或课程观念形态),又可能过于泛化(如把一切文化现象和活动都与课程牵涉起来),其问题的症结在于“课程”具有多种含义,“文化”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

      一、课程文化的实质

      课程文化的实质,是课程文化最根本、最深层、最终极的规定性。它规定、决定着课程文化的性质、属性与特征,关系着人们对课程文化的认识、理解、评价和借鉴。

      课程文化到底是指什么?或者换一种说法:课程文化到底应该涵盖哪些领域?目前有不少论争。所谓课程文化,有学者认为,学校课程文化是指“按照一定社会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或课程活动形态”[1]。也有学者认为:“课程文化不是体现在学校中的某个社会群体上,即不是以学校中的某个群体为载体,而是以群体间的关系和活动为载体,教师和学生中任何一个方面的活动及所体现出的文化特征,无不在课程文化上有所体现。课程文化是他们双方面互动的产物。狭义的课程文化主要是指教材文化而言。宽泛定义的课程文化即为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一切经验的过程。课程文化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课程体现一定的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前者主要是就课程是文化的载体而言的,后者主要是就课程是一种文化形式而言的。应该说,课程文化是包含着这两个方面内容在内的。”[2] 有学者认为:“课程文化,就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不只表现为课程意识、课程思想、课程价值等内隐的意识形态,而且表现为人类在漫长的进程中所创造的课程制度、课程政策等外显的制度化形态。这样才能构成课程文化的整体内容和结构。”[3]

      笔者侧重文化视角,并根据以下经典文化定义对课程文化内涵作出解释。“1871年,泰勒(Edward B.Tylor)把社会科学意义上的‘文化’定义为: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的复合体。用当代的话来说,文化的组成要素有四种: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号”[4]。据此,课程文化就可视为课程形态和实践活动中体现的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号的复合体。笔者认为,课程文化显然不是“课程+文化”或“文化+课程”,既不是“课程”与“文化”两个词及含义的黏合,也不是这两个词的简单相加。它是一种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的文化形态。它包括课程和文化这两个概念内涵的共同本质。即:主体发展的文化资源。

      《辞海》中的“资”指:资财,供给,资助。“源”指:水流所从出,引申为事物的来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资源”是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自然来源。《世界图书词典》(The World Book Dictionary)中,“来源”(Source)是指“事物所从来,或所从获得的地方”,“提供信息的人、书本、文件、资料等”;“资源”(Resource)是指“供满足需要的”东西,或“储藏以备需要时提取”。从辞典的解释和汉语的语言习惯来看,“资源”都包含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个方面是指事物的出处,即事物的来源。另一个是指,某种事物对另一些事物是必不可少的,是满足别的事物的需要的条件。无论界定课程资源为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及课程实施的媒介,还是视为形成课程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或者各种条件的总和。它总是供给课程活动,满足课程活动需要的一切。它既是课程活动本身,也是指向构成课程活动所需要的一切素材和条件。资源一般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社会资源是指人类通过自身劳动,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思想、经验和知识等等)。而任何资源实际上都源于文化资源。关于何谓文化,《辞海》是这样界定的:“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3]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对文化也作了类似的界定:“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6] 前苏联学者也作如是说。《苏联小百科辞典》第5卷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的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各种物质上和精神上有价值的东西的总和”[7]。由此可知,任何资源都具有文化性,属于文化资源。

      然而,任何文化资源都具有发展主体的功能或具有成为发展资源的潜在可能性。对发展资源有学者认为:“所谓发展资源,是指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价值、意义或促进作用的任何东西。某种东西能否成为发展资源,就看它对人的身心素质的全部或某一方面的形成与完善是否有价值、意义或促进作用。比如,人类精神文化、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的环境等,就是典型的发展资源。”[8] 项贤明博士将人的发展资源界定为“主体发展自身所需的一切现实的和可能的外部条件的集合,是主体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地占有和‘消化’的客体,是有待去开发利用的客观对象”[9]。因此,从课程本质的以往界定:课程即教学科目,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预期的学习结果。从学习经验、社会文化再生产、社会改造来看,这些界定的共同点是对学生或教师主体发展有价值、有影响的东西。从课程的类型和环节来看,课程也同样体现出它是一种发展资源。“以发展资源作为课程的主要内涵,我们可以较确切地理解存在于生活中的诸多课程现象或课程行为。比如,潜在课程实际上是以隐性间接的方式影响学生发展的发展资源;课程编制是课程编制者依据学习者的特征和学生可能的作用,规划、选择和组织发展资源的活动;课程实施是教师引导和促进学生能动地作用于发展资源,以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