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学生态度、情感、道德、价值、信仰等(以下概称“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教学活动必须达到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整个学校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形式。教学不仅要指向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智力发展,还要在学生思想方面发挥促进作用。这就是通常所谓的教学的教育性。目前居于统治地位且影响广泛的教学认识论虽然也重视教学的教育性,但它把教学的教育性问题仅仅固囿于认识论框架内,认为学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知识技能的授受一样也是一个认识过程,教师只要把思想从教材中挖掘出来作为一种预设的外在客体并让学生去对象化地认识,学生就一定能获得思想。但从长期的教学实践史来看,这确实是一种一厢情愿的乌托邦,因为这种教学认识论规导下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仅没有真正解决教学的教育性问题,而且还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使学生越来越成为单向度的“精神骷髅”,作为教学应然内涵的思想教育也因此成为一个着实令人头痛以至于人们对之几乎不抱任何幻想的老大难问题。究其原因,正是人们对教学认识论的误解所致。应当承认,任何事物都有局限性,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不能够也不应该无限拓展具有明显局限性的教学认识论的适用范围,以至于将其普泛化和惟一化。 基于上述事实判断,为从根本上解决教学的教育性问题,我们尝试从学理层面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范型——教学生成论。概括地讲,教学生成论是关于教学中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它考察的是在知识技能授受过程中所同时进行的学生思想的发生和变异,目的是试图从宏观层面构建一种解释性理论框架。而且,教学生成论是一个与教学认识论相并列、共存的范畴,它并非要取代教学认识论,而是与教学认识论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我们认为,对知识技能而言,学生是在其思想发生与变异的同时去认识(即反映)的,其中包括能动地认识(即能动地反映),因为作为一种活动的认识是对象化的、主客二分的,而学生与知识技能之间所构成的恰恰是这样一种对象化的主客二分关系。在认识过程中特别是从认识的结果来看,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如简单接受或能动探究),只能而且必须将作为外在客体的知识技能原封不动地平移于自己的大脑,才算是真正完成了学习知识技能的任务。相反,对思想而言,学生是在其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去生成的,因为作为一种活动的生成是非对象化的、主客同一的(这实质上消解了主体、客体及其分别),而学生与思想之间所构成的恰恰是这样一种非对象化的主客同一关系。在生成过程中特别是从生成的结果来看,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如切身体会和深度理解),只能而且必须让作为内在要素的思想有所变异地自行显现于自己心中,才算是真正完成了思想进步和发展的任务。 二、教学生成论的哲学基础 当代哲学正在发生着一场整体性的深刻变革,即从抽象性、超验性的本质主义本体论向具体性、历史性的生存论本体论转换,这就是生存论转向。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是与对形而上学和作为形而上学惟一存在方式的知识论以及构筑于形而上学和知识论基础上的认识论的批判同时肇始的。这里所谓的形而上学是其本义,即关于存在的哲学形态,它所追求的是一切实在对象背后的那种终极存在,并把这种终极存在看作是事物具体的和特殊的存在及其各种特性的基础即本体。形而上学的根本性偏弊即在于它把人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世界割裂开来,试图以人的理性去洞悉在人对面的外部世界的普遍规律,并把这种与人的历史性存在无涉的、“永恒”的普遍规律作为规约人的言行的最终根据即本体。这就是当代哲学所极力声讨的居于统治地位长达两千多年的本质主义本体论即本质主义存在论的哲学理念。从逻辑上讲,认识论恰恰具有形而上学的本质特征,它同本质主义存在论粘连一体,并由此忠实地体现着本质主义本体论完备的理论结构。马克思从一开始就“反对一切形而上学”,深刻批判了由人为所赋予的人的形而上学本质所带来的对人的本然生存的异化,并对人的精神世界、生活世界和全面发展给予了充分关注,而且认为在反对形而上学之后,哲学应转换自己的理论主题,即从宇宙本体(即关于外部世界的本质主义本体)转向人的生存状态。总之,生存论本体论是一种以人的生存为着眼点和出发点的哲学理念,凸显了以理论方式解释人的本真性存在的哲学诉求。 应该看到,生存论转向确实突破了传统哲学的固有樊篱,表征了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势,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本质主义本体论的存在价值。其实也正是因为对本质主义本体论的批判,我们才能一方面让渡自己的观念,同时又在对立的两极中反过来确证本质主义本体论的独立存在从而回到同样的根据上去,这里“同样的根据”指的就是共同的存在。直言之,本质是一种存在,生存也是一种存在。本质主义本体论概括的是在“逻各斯”中以各种方式指涉的存在者的一切先天规定,而生存论本体论着眼于存在者的自我存在并指向其生存结构本身。二者是存在者存在的两种基本可能性。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实际上意味着对本质主义本体论惟一化的消解,目的是最终达于一种包括本质主义本体论在内并使之与生存论本体论整合互补的拓展境界。所不同的是,生存是生成着的存在,是人的一种本真性存在,因为这种存在是具体性的、历史性的和实践性的。相反,本质主义的存在则不是生成着的存在,不是人的思想状态本身的形成和发展,它是一种外在于人自身的功利性存在,是非具体的、非历史的和非实践的,因而是一种非本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