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或开放

——记20世纪20、30年代对教师培养模式的争论

作 者:
胡艳 

作者简介:
胡艳,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教师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从20世纪20、30年代对师范教育独立与否的争论入手,探讨了影响当时师范学校发展、师范教育体制形成的思想因素。提出了对师范教育专业价值认可与否是争论的关键所在。但师范教育的专业价值确立是今天仍然需要努力的方向。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1 期

字号: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源于清朝末年,形成于民国时期。作为舶来品,师范教育在中国有无独立存在的价值?到底什么是师范性?师范性在培养师资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怎样的办学模式更适合造就现代中国新教育的师资等,成为影响中国师范院校生存,影响教师教育模式的关键性问题。20世纪20、30年代,两次大的有关教师培养模式的争论,其参与人数之多(当时活跃在中国科学、文化、教育舞台的人物多参与此争论),历时之长(几乎贯穿整个民国时期),影响之大(直接影响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和师范教育制度),成为影响我国20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本文意对争论的背景、主要观点和对当时教育发展,特别是师范教育发展影响的梳理,以期对当今中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一个视角。

      一、师范院校独立与否争论的背景

      (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教师教育处于转型时期

      我国的师范教育是采自日本,源于德国的典型的封闭、独立式的教师教育制度。这种制度的优点是目标集中,专业性突出,能够集中时间强化训练,短期内培养大量师资,是欧美很多国家在普及义务教育初期采取的措施。其缺点是学生程度低(20世纪以前的师范学校多是初、中等层次),课程范围狭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宽厚,不利于广开师源。随着发达国家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师范教育逐步由封闭走向开放。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的师范教育由中等提升到高等,特别是20年代以后,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开始探索多元化、开放式师范教育体制,逐步形成了中高等师范院校、大学、文理学院共同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格局。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以综合大学、文理学院为主导的师资培养方式。如德国在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就提出“师范教育应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1919年魏玛宪法第143章第2条规定,“在帝国范围内师范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统一实行高等教育”,1920年又对此法进行了修订,提出“鉴于教师使命相同,因此,所有教师都应有统一的职业水平。各类学校教师都应在大学培训,职业训练应包括师范教育、专业教育两部分”,从而拉开了德国师范教育大学化的序幕。[1]

      20世纪初以后,美国出现了由专门的高等师范学校来代替中等师范学校的趋势。40年代前后,美国又出现了高等师范学院扩充或归并于综合大学,形成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局面。

      20世纪上半叶发达国家教师培养方式变化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有三:一是师范学校程度低,难以适应义务教育水平提高对高素质师资的要求。二是独立师范教育的狭隘性与教师宽厚的学术背景、极强的适应能力及开放的生活态度等素质之间存在矛盾。三是师范教育专业价值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作为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各国教师教育制度的每一次变化都对日渐开放的中国产生影响。

      (二)中国师范学校数量少,规模小,影响有限

      虽然我国一开始就确立了师范教育在学制系统中的地位,但师范院校的数量少,规模小,很难满足新教育发展的需要。民国初年,由于军阀混战,师范教育没有得到大的发展。中等师范学校在民初一直徘徊在300所左右,学生数也仅仅达到3万人左右。而当时仅初等学校的学校数就由1912年的86318所发展到1930年的244618所,学生数也由1912年的279万多人发展到1930年的1079万人。师范学校的数量很难满足当时中初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高等师范学校情况更难令人满意。民国初年,高等师范学校不仅没有发展,其学校数和学生数反而比清末的优级师范学堂少。1916年之前,国立高师只有北京高师、武昌高师两所,1916年才成立了南京高师。省立的高等师范学校也只有直隶、山东、河南、湖南、四川、江西、广东7所。1915年全国高等师范学校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仅分别为1917人和719人。[2] 迫于基础教育发展的强劲势头,很多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得不充实到中小学,师范教育的影响力很有限。自然,社会各界对是否有必要建立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成立专门的师范院校产生怀疑。

      (三)师范教育的专业价值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

      师范学校源于西方教会为传播教义,扩充教会学校而办的培训师资的短期学校。这类学校与当时的中、高等教育相比,缺乏系统的知识传授,更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20世纪初随着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心理学、教育学的发展,改变了师范教育缺乏科学依据的现实。但和其他诸如数学、医学等相比,教育科学的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因而以教育科学为基础的师范教育的科学价值难以得到广泛的认可。西方发达国家,早期的师范学校一直是以培养小学教师为目标,其前提是认为小学教师不需要更高深的知识;而中学教师自中世纪始就是大学(而非师范大学)培养的,其理论依据就是知识比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更重要。

      面对独立师范教育胎生的弱点,以及发达国家轰轰烈烈师范教育大学化的改革,国内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对师范教育专业价值的怀疑。20世纪20、30年代关于师范院校要不要独立建制的争论,其实质是教师是不是一个专门职业,师范教育是不是一门专业。这些争论直接影响到当时师范院校的发展。

      二、两次有关师范教育独立与否的争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