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遭遇和意外与道德学习

作 者: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内容提要:

研究道德学习在不同的生活领域发生的机制对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范式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人的教养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但教养还不完全是道德。生活中的遭遇和意外对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教养起着检验作用。正是在日常的积累和意外的触动这种双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人的品德才得以发展和完善。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日常生活与教养的形成

      衣俊卿教授将日常生活视为同个体的生命延续即个体生存直接相关的各种活动,如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与此类似,阿瑟·阿萨·伯格也认为日常生活“指的是我们在典型的一天中的各种活动,包括进餐、工作和自我娱乐。”(注:阿瑟·阿萨·伯格.通俗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姚源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P179这是以内容来界定日常生活,即通过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主要活动来界定日常生活。维持个体生存的基本活动是日常生活的原初涵义,但日常生活的概念在这一基础上又有所延伸和拓展。从语义看,“日常”就是日日都发生的事情或活动,强调的是一种常规性和反复性。实际上,伯格日常生活界定的前一部分已经揭示了日常生活的拓展性涵义:“典型的一天中的各种活动”。现代生活的深刻变化,使得“典型的一天中的各种活动”也发生了巨大变迁,并不局限在衣食住行和饮食男女等活动上。

      作为人的生活的一个基础性领域,日常生活有自己的特点:“日常”就是每天如此,所以日常生活具有重复性。赫勒说:“在生活的给定时期,这种‘每一天都发生’的无条件的持续性,是一组日常生活的特征。”(注: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P6“每一天都发生”的不是外在的事件,而是生活者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生活者确定类型活动的反复发生,必然投射到其整个人格与个性的生成中。日常生活在人格和个性生成中的影响不外是重复性思维和行为的习惯定式。具有重复性的日常生活思维是一种自在的经验思维,是从日日重复的活动模式或解决问题的方式中沉淀而来的具有“惰性”的思维方式,是“天然的常识”或“成见的体系”。(注: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P54与重复性思维相对应的是行为方式的习惯性。行为的习惯性既是日常生活的特点,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正是我们发现我们置身其中的各种情境所具有的这种相对常规性,意味着我们的行为也具有相对的常规性。”(注: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今.沈杰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P49“常规性的行为”即习惯。

      沉浸在日常生活中的人普遍持“自然态度”,对自己的生活世界只有“实践兴趣”。(注:参见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M].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P285所谓自然态度,就是接受日常生活的给定性和“如是性”,日常生活“就是这样的”,不去深究“为什么是这样”。与这种态度相一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抱持实践兴趣和实用动机,很少有理论静观的兴趣。我们所持有的日常知识可以证明这一点:日常知识体系多是“应如何”这样的实践性的知识,而较少“为什么”这样的理论知识。理论静观需要与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日常生活是直接一体的,中间没有距离,理论静观无用武之地,所以许茨将日常生活视为理论静观的“飞地”。(注:参见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M].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P285

      日常生活是一个“灌木丛”,(注: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译.杭州:译林出版社,2001.需要说明的是,“灌木丛”多用于对“生活世界”的比喻,我认为用来类比“日常生活”更为合适,因为作为生活世界组成部分的非日常生活已经呈现了分化的倾向和事实。) P80具有整体性。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尚未分化的领域,在这个世界中各种因素纠缠在一起。从人的角度看,日常生活中的人的多种维度天然地融合在一起,没有人为的割裂或碎片化。赫勒指出,感知、感受和思考等成份只有在理论上才是彼此分离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它们形成一个不可分的统一体,“当我们把某事做好,当我同某人交友,当我凝视夜空,当我宣布自己的爱情,或当我看一看表并从床上跳起时,在这些日常事件中,谁能在感觉、感情和认识之间划分界限?”(注: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P210

      具体地说,日常生活教养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

      首先,重复性思维和实践在人心理中的沉淀形成人格的基础平台。重复性的思维和实践通过接受暗示和非反思性选择这样的机制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日常知识,同时也形成心理和行为的常规性定式,这样人格和个性的基础性平台已经搭建起来。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形成了自己思考问题的习惯和选择事物和行动的倾向与定式。这些稳定的、很少激烈冲突的习惯和倾向是我们面对许多复杂问题和激烈冲突的前提和背景,是人格和个性的基础性平台。

      其次,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即对生活“如是性”的不加怀疑使人“不假思索”地接受了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因素。以习惯、习俗等为基本形式的伦理与道德规范是日常生活自发的调节因素。这些习惯和习俗在日常生活中同样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自发地被人接受和实行。在这一接受过程中,接受暗示与非反思性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我们生活在各种习惯和习俗的包围之中,不知不觉地,我们已经接受了其对我们的影响与塑造;另一方面,以现成的、常规性的方式思维和行动是理所当然的,我们没有必要去反思这样生活的理由。赫勒说:“习惯意味着某种类型的活动、决策、行为态度和思维‘对我们而言成为自然的’,它们的实践不再成问题,因为他们已成为我们性格的有机部分。”(注: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P169

      第三,由于日常生活具有整体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是教养。日常生活中的人通过接受暗示和非反思性选择,孕育着自己的整体人格:既积累着自己的感觉和感受,也丰富着自己的认识;既发展自己的品德,也发展自己的人格和社会性。准确地说,日常生活中个体品德的发展是蕴涵在整体人格的发展之中,个体实际上无法单独发展自己的品德。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的暗示与进行的非反思性选择是整体性的,不是单一性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