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后英国的共识政治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皖强,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学海

内容提要:

二战结束后,英国社会各阶层在民主、阶级、福利、文化等一系列问题上的态度都出现了趋同现象。从政策和政党政治层面看二战后英国出现的“共识政治”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承担起新的义务和责任,政府运用各种干预手段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广泛的干预。然而,但英国的政治体制并没有随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战后英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长足发展。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英国政府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自战后第一届艾德礼政府到20世纪70年代,英国社会没有发生两战之间曾经出现的大规模阶级对立,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两大政党在一系列政策上达成基本的一致,形成了所谓的“共识政治”。①

      当然,“共识政治”(consensus politics)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意味着两党之间消弭了政治冲突,或是在所有的政策上都步调一致。我们应当把“共识政治”与“政策共识”区别开来。共识政治只是部分地与政策相关,它基本上是政策获得支持并得以执行的工具。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共识政治时期,保守党左翼和工党右翼分别掌握了两党的领导权,双方轮流上台执政,使英国政党政治体现出“中间偏左”的特色。实际上,二战结束后,英国社会各阶层在民主、阶级、福利、文化等一系列问题上的态度都出现了趋同现象。英国社会整体在社会态度和价值观念上的共识,无疑是共识政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从某种意义上说,共识政治既非两大政党之间的共识,也不是政府与在野党之间的共识,而是英国的精英统治阶层之间的共识。他们都经历过两次大战之间年代英国社会的剧烈动荡,因而在充分就业、混合经济和福利国家等三个方面达成了基本的共识。③

      凯恩斯社会民主主义

      从政策层面看,战后共识政治主要包括三项基本内容,即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混合经济、福利国家。

      直到1979年以前,战后历届英国政府的经济政策都是以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理论指导的。凯恩斯认为,市场供求作用的自动调节无法达到充分就业的目的,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经常性的非自愿失业,其原因就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此,政府应当运用国家工具,包括国有化企业,来调节经济的总需求水平。一句话,政府的机能和作用必须扩大,“这是惟一切实的方法,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之全部毁灭”。④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采取了各种财政和金融政策,对国民经济的需求方面进行管理。一般说来,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有四重政策目标:适度的经济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平衡。在这四个目标中,最重要的是低失业率,即所谓的充分就业,失业率一般控制在3%左右。

      作为一项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是战时联合政府时期提出的。在1944年,联合政府发表《就业政策白皮书》宣布政府在战后将把维持高而稳定的就业水平作为首要目标和责任之一。人们普遍认为,工党在1945年大选中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提出并认同了充分就业和福利国家政策,而保守党则没有顺应潮流的变化。到1950年,保守党也基本上接受了这个政策目标。1951年大选时,保守党和工党的候选人中,分别有69%和74%完全赞同充分就业政策。⑤在之后的历次大选中,两党都把充分就业作为对选民的一项基本承诺而一再重申和强调。从实际执行情况看,这一目标在20世纪50、60年代都基本实现了。1948到1970年间,英国的年平均失业率从未超过3%,最低的1951年失业率仅有1.1%。1955年失业人数为38万,1965年到1973年间有所上升,年均59万人。1979年失业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达134万人;1979年有170万人失业,失业率5.6%。⑥相比之下,英国在两次大战之间年代里的年均失业率为10%,而1986年的失业率将近12%,失业人数高达360万人。

      国有企业在英国并非什么新生事物。早在20世纪初的1907年,国有企业的就业人数就已经达到52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7.4%;国有企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5%。20、30年代,国有化的范围和规模又有所扩大和发展,先后组建了中央电力局、英国广播公司、伦敦客运局等一批大型公共企业。⑦20世纪初,国有化主要集中在军工或相关领域,其动因明显是为国防服务。然而,只是从艾德礼政府开始,国有化及国有企业才成为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1944年,艾德礼在工党代表大会上宣布,一旦工党在战后上台执政,就将采取混合经济模式。 1945到1951年,作为战后经济重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党政府先后把一大批事关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工业部门收归国有,其中包括英格兰银行、大东电报局、国内航空、煤炭工业(1946),电力、铁路(1947),煤气(1948)以及钢铁工业 (1951),国有企业职工将近200万人。工党推行国有化的动因是十分复杂的,一般认为,主要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而不是源自意识形态的动因。⑧不仅如此,工党的国有化并未触及英国私营经济的基础,赢利的那一部分私有企业则根本没有涉及。工党推行国有化的目的是改善资本主义经济的效率,并不意味着全面改组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可以说,国有化丝毫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工党在国有化问题上的态度与政策,决定了保守党对这一政策的态度。1948年,麦克米伦在与工党负责国有化事务的赫伯特·莫里森谈及国有企业时表示:“我们的观点相差无几”⑨。在50年代保守党的纲领性文件《工业宪章》中,保守党宣布反对国有化,但又表示国有化企业与其他工业组织形式之间没有截然不同的区别,国有化不涉及任何原则问题。艾德礼后来回忆说,除了钢铁工业外,工党政府的国有化政策没有遇到任何实质性的反对。⑩

      70年代,工党威尔逊政府和保守党希思政府发动了第二次国有化浪潮。此次大规模国有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救助处于强大国际竞争压力下的企业和产业,使之生产合理化,可以说是对英国经济的结构性危机进行调整。从涉及的行业看,艾德礼政府国有化的对象主要是基础工业部分,第二次国有化浪潮则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部门,包括罗尔斯罗伊斯飞机发动机公司、莱兰汽车公司、整个机床制造业和三分之二的修船业、飞机和导弹制造业以及英国最大的机床制造企业。到1979年,政府通过参股、控股和收归国营等方式,不仅已经完全控制了主要的基础工业部门,而且掌握了相当部分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工业部门。国有企业在煤炭、造船、电力、煤气、铁路、电讯、邮政等部门的比重达到百分之百;钢铁和航空部门为75%;汽车制造和石油工业也分别达到50%和25%。国有工业的产值、就业人数和固定资产在最高年份分别达到181亿英镑、208.5万人和56.44亿英镑,占同年国内总产值、全部就业人数和总固定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0.5%、8.5%和15.3%。(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