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的神话原型批评在1987年前后获得复兴并有一定的发展。80年代神话原型批评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理论界将西方有关神话原型批评的著作译介引进国内。如叶舒宪编译的《神话——原型批评》译文集,这些原作的引入为日后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二是国内的学者结合中国文学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萧兵的《楚辞与神话》。三是对于神话原型批评的经典作家理论的探讨还停在较浅的层次,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并未得到展开,而这在20世纪90年代恰恰得到了加强。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神话原型批评在文学、文化研究中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显示了与众不同的学术阐释功能。围绕神话原型批评的研究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对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本身的研究;具体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的批评实践。综观20世纪90年代对于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探讨,主要体现在: (一)关于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来源 加拿大文学理论家弗莱的名著《批评的剖析》被视为神话原型批评的集大成之作。神话原型批评的形成是现代学术走向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的一个必然结果。关于它的理论基础,理论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及原型理论和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的“仪式派”人类学思想是构成其理论的两大基石。 在弗莱的批评理论中“神话”和“原型”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概念。它们也从一定程度上暗示了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渊源。王钟陵在《神化原型批评之我见》中,提出:“20世纪神话原型批评的直接源头,我认为是尼采。”[1]他认为是尼采的理论思想启发了弗洛伊德和荣格,弗莱接受了荣格的思想影响。而易晓明在《弗莱的神话理论的渊源和其创新》一文中,将神话批评的源头向上追溯到了意大利学者维柯。维柯十分重视神话,他的诗性思维和历史循环论都在弗莱的理论里留下了痕迹。有论者指出20世纪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他的《神话哲学》里研究了人类的神话思维。卡西尔对神话思维的研究颇有人类学的意味的表述,这些都启发了弗莱的思路,为其在进行原型批评时大量借鉴和利用[2]。上述的论者侧重于从神话的角度入手,肯定了神话学说对于弗莱理论的创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弗莱的原型观深受荣格原型理论的影响。另有学者从“原型”出发,历时态地考察了原型的发展脉络,指出:“原型批评将学理建立在柏拉图的理式和黑格尔的理念学说之上。”[3]因为荣格的原型理论强调“集体无意识”的不可意识性、原型的“先天”模式,这和前者的学说是一脉相承的。弗莱在他的原型批评的代表作《批评的剖析》里,根据自然界周而复始的循环规律归纳出四种原型。有论者指出,弗莱的这种“循环发展”的文学观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和施本格勒的“历史有机循环论”影响[4]。由上可见,神话原型批评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它吸收了多种理论学说使之整和并加以丰富完善。在弗莱那里终于建构起一套宏大的理论体系,成为当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批评流派。 (二)关于神话原型批评核心概念“原型”的辨析 荣格把“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型”,即“自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的普遍意象,是在人类最原始阶段形成的”[5]。荣格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原型”概念。加拿大文学理论家弗莱在他的神话原型批评的代表作《批评的剖析》里,在继承荣格原型理论的基础上,赋予了“原型”文学意义上的内涵。他认为,原型“通常是一个意象,它常常在文学中出现,并可能被辨认出作为一个人的整体文学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6]。这里的“原型”已经不同于荣格心理学意义上的“原型”,这样就造成了批评者在使用“原型”概念时会产生含混和歧义,因此对于“原型”的辨析显得很重要。 国内近20年关于原型探讨主要围绕弗莱的原型批评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忽略了荣格理论本身,并且荣格的原型理论与原型批评因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因而不能将二者简单的等同。基于此,重新梳理荣格的原型思想成为一种必要。张冰在《原型重释——对当下原型定义的一点补充》中指出:“荣格对原型的阐释不是确定的,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他对原型的每一次思考,将原型看作一个系统,来审视它的意义和存在价值。”[7]在荣格的原型理论中包含了“原型”、“集体无意识”等重要的概念,论者实际上认同了“原型”是荣格原型理论的核心概念。 有的学者却有不同的看法。刘思谦在《原型批评与集体无意识与性别》一文中,将原型批评的三个重要概念“原型”、“神话”、“集体无意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梳理,认为“集体无意识”是原型批评的核心概念,并提出在批评实践中应引入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这个概念,才能避免原型批评中形成的形式主义、原始主义与极端心理主义倾向,才能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把原型批评的阐释空间扩展到历史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层次[8]。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并论证了“集体无意识”与“社会无意识”具有丰富的性别心理内涵,等待着原型批评去发现和阐释。 上述学者主要侧重从荣格的原型理论出发来探讨“原型”。有的学者将荣格理论和弗莱理论作了比较分析,指出原型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有必要赋予“原型”一种新的阐释。杨丽娟在《原型概念新释》一文中指出:“原型本质上是人类早期经历中所蕴涵的后世一切文化的基因。它是一种尚未明确整理的非抽象非概念的感觉世界。因而更多地体现为无意识状态。”[9]作者认为对“原型”的内涵做为这种新的阐释,对于区分“原型”与“象征”、“意象”、“模式”、“神话母题”和“仪式”这些相关概念,以及原型批评和神话批评都大有裨益。程金城在《试论中国文学原型系统》一文里也指出,弗莱和荣格理论在发展原型观念和发挥原型优势的同时也局限了原型的应有之意,没能消除笼罩其上的神秘色彩和假设成分,在批评实践中由于将原型仅仅和神话相联系,把艺术当作了神话的移位,因此极大地局限了原型批评的意义。所以他提出了自己的三点主张:一是“原型不限于神话”;二是“原型优于神话;三是原型源于人类最为基本的生命起源和生理本能方面[10]。笔者以为,将原型和中国本土的文学经验结合起来将能更加有效的解读中国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