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义

——新批评的核心术语

作 者:
支宇 

作者简介:
支宇,四川外语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后。(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复义”(ambiguity)是英美“新批评”派(The New Criticism)用以解释文字特征、定义文学性的一个关键性术语。在新批评看来,文学文本的语义结构与科学、哲学等非文学文本具有本质性的区别。文学文本的语义不是单纯的或清晰的,而是多重的、复杂的和含混不清的。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5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复义”(ambiguity)是英美“新批评”派(The New Criticism)用以解释文学特征、定义文学性的一个关键性术语。在新批评看来,文学文本的语义结构与科学、哲学等非文学文本具有本质性的区别。文学文本的语义不是单纯的或清晰的,而是多重的、复杂的和含混不清的。“复义”概念重在分析文学文本语义结构的多重性及其所产生的朦胧之美。新批评的其他基本理论术语“隐喻”(metaphor)、“复义”(ambiguity)、“反讽”(irony)、“张力”(tension)、“悖论”(paradox)等等都是为揭示语义结构的朦胧性和复杂性这一基本目标而服务的。是否具有“复义”特征,是否具有语义叠加、语义冲突、语义交织、意义复杂等特征成为新批评区分文学文本和其他文本的最根本的标准。

      一

      文学的特征是什么?文学与其他文化现象和语言文本的根本区别在那里?这是诗学研究首先必然面对的基本问题。在西方文论史上,理论家们从不同的理论角度,使用不同的学科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注:参阅笔者与曹顺庆先生合写的论文《重释文学性》(《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这篇论文详细地梳理了文论史上理解“文学性”概念的四种理论思路(“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和“符号性”)及其当前的悖谬性处境。)20世纪之前,虽然也有理论家从语言学角度来分析和研究过这一问题,但都并不系统和全面。随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语言现象日益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语言学上升成为人文学科中的一门“显学”。20世纪以来,形式主义文论纷纷以语言学为出发点来理解和分析文学的基本性质。在这些众多的文论流派中,新批评是独树一帜的一家。其突出的特点是,它侧重于分析和考察文学文本的语义问题,主要从语义学角度来分析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

      对“复义”(ambiguity)这个来自西方的文论术语,汉语学界有多种译法。大多数学者译为“含混”(注:如葛林先生主持翻译、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二十世纪文学评论》等。赵毅衡先生最早也用此译。),赵毅衡先生后来译为“复义”(注:见《新批评》第169页至170页、《新批评文集》第304页“编者按”以及《文学符号学》第三章第四小节第117至120页的相关说明与讨论。),周邦宪先生等则译为“朦胧”(注:见《朦胧的七种类型》全译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汉语中的“含混”带较强的贬义色彩,“朦胧”强调因某种视觉原因而导致看不清楚的效果,主观感觉色彩较强,而“复义”则客观描述文本语义的复杂性特征,既无贬义色彩也非主观感受,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译语。今从赵毅衡译。

      最早明确用“复义”来概括诗歌语言基本性质的新批评家是燕卜荪(William Empson)。燕卜荪认为,“复义”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从一个相当宽泛的意义上讲,任何句子都可能有多重意义。他说:“我准备在这个词的引申义上使用它,而且认为任何导致对同一文字的不同解释及文字歧义,不管多么细微,都与我的论题有关。”[1](P1)显然,“复义”现象仍然表现为文本语义结构的多重性和复杂性。燕卜荪的整整一部书就是专门分析语言的“复义”现象和类型。正如很多批评家所正确指出的,燕卜荪在分类上存在着界线不清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复义”对揭示文本独特的文学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文学文本比较起来,科学文本则尽量避免“复义”现象。科学文本严格使用语言符号,尊重符号能指与所指约定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保证其语言的准确性和语义结构的“单一”性。科学语言由于语义“单一”故而文本清晰,而文学文本则因语言“复义”故而语义朦胧。

      关于“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这个文学理论流派,学者们众说纷纭。作为新批评的重要成员和著名批评史家,韦勒克甚至提出要废弃这一概念。(注:韦勒克在其论文The New Criticism:Pro and Contra中(见其论文集The Attack on Literature and Other Essays.New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2)曾提出这一观点。在其巨著A History of Modern,Criticism.vol.6:American Criticism,1900-1950(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6)中,韦勒克考虑到新批评成员之间的众多差异,干脆给每个新批评家们各写一章,对他们的功过逐一加以讨论。)但实际上,韦勒克本人并未真正废除这一概念,而是更加仔细也更加准确地分析了新批评内部各理论家之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本文所谓“新批评”,主要根据韦勒克的相关论述并参照中国学界的基本理解来加以认定。中国学术界对“新批评”的看法在著名学者赵毅衡先生的《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及其主编之《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两书中得到了集中的表现(注:2001年,上述两年合题为《新批评文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再版,主体内容并无多大更改。迄今为止,这两部书仍是论述新批评最全面也最深入的中文文献。)。这一观点将“新批评”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休姆、艾略特、瑞恰兹、兰色姆、退特、布鲁克斯、R·P·沃伦、布拉克墨尔、燕卜荪、维姆萨特、韦勒克、比尔兹利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