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奥尔登堡“团队研究”的理念与开展途径

——德国教师教育的一种实践模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斌艳,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内容提要:

“团队研究”是德国奥尔登堡大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研发的成果之一。“团队研究”强调一线教师与未来教师(师范生)组成团队进行研究,研究课题往往是一线教师直接带来的实践问题。该研究模式的任务在于促进参与教师主动变革教学实践;促进参与团队研究的师范生尽早接触自己未来的工作领域——学校,学会研究来自学校实践的问题;而这个模式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促进教师(包括未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反思教学实践,提出教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并评价相应的方案,从而深入认识各自的实践和观点,并进一步提出批判性问题。“团队研究”模式加强了学术理论与学校实践的互动。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12 期

字号:

      一、“团队研究”模式的基本思路

      “团队研究”模式的开发与实施是德国奥尔登堡大学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研发的成果之一,自1992年“团队研究”模式被列为创新课程以来,该模式已经受到德国北部地区(包括汉堡、不莱梅等)高校以及中小学的青睐。“团队研究”模式的核心思想表现为:中小学校与高校合作开展研究,让一线教师与师范生在研究中成长,教师与未来教师(师范生)通过研究来自学校实践的真实问题,寻求改变学校与教学现状的一些途径。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结果以及行为策略被高校作为进一步学术研究的资源,尤其作为教师教育研究的资源。

      “团队研究”模式的特点就是教师与未来教师组成团队进行研究,研究课题往往是一线教师直接带来的实践问题,而高校拥有的研究资源中心为这些课题研究提供支持,从而使“团队研究”的参与者深刻认识学校实践,促进学校实践的发展,促进教师与未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1]

      “团队研究”模式强调以团队形式开展活动,而不是“单枪匹马”从事研究。具体而言,参与者需要从不同角度设计研究方案、实施方案以及评价方案,形成有差异的、反思性的研究视角,并学会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研究角度或观点。“团队研究”要求参与者提出多视角的、相互对照的、有宽广视野的研究思路。

      总之,这个模式强调的教师与师范生共同合作有着各种积极的意义。首先通过与教师的合作,师范生(未来教师)能够尽早步入他们今后所从事的职业领域,即学校。在合作中除了共同专心于课题的研究,师范生可以有各种机会直接与一线教师互动学习,例如利用课堂观察、课后对话等等机会。其次通过共同研究学校的各类课题,师范生将会认识到贴近实践的反思性行为的意义。再次,对于参与研究的教师而言,意味着他们不必孤独地面对研究方案的设计、实施、评估等,而是与师范生成为合作伙伴,让他们成为自己实践思考的质疑者。这个合作模式与高校教师教育也溶为一体。

      二、“团队研究”模式的目标

      该模式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研究的任务在于促进参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的变革。其次参与的师范生学会研究来自学校实践的问题,而这些可能是他们未来将遭遇的问题,通过这种模式的实施,他们有机会较为直接地参与到未来实践问题的研究中,也就是说,师范生及时获得关于未来职业的认识。最后,也是这个模式追求的终极目标,即促进教师(包括未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反思教学实践,提出教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并评价相应的方案,从而深入认识各自的实践和观点,并进一步提出批判性问题。这些无疑是专业发展的必要因素。“团队研究”模式使得学术理论与学校实践互动起来。

      附图

      三、“团队研究”中研究团队的结构

      该模式中的研究团队由一线教师、师范生、实习生组成,每个团队包括4-7名成员,成员的组成需要有一个“磨合期”,在这个磨合期中,研究团队成员会明确每个成员的角色定位,明确承担的责任,明确工作规则。一般来说每个研究团队对应一个研究课题,并持续9-10个月。在研究课题启动阶段,成员们需要将研究问题分解为更为具体的子问题,对每个子问题展开具体研究并给出研究结果。然后研究团队撰写研究报告,包括明确所研究的问题,所用的研究方法,分析学校等机构对研究结果的反馈信息。由于该模式强调研究者需要有反思、批判的意识,因此团队的研究报告需要向公众展示,接受其他小组的评价。在研究过程中,团队还需要参与相关课程学习,以便熟悉这种“团队研究”模式的基本理念,了解各种研究方法等等。

      研究团队的构成还强调,尽可能将与研究问题密切相关的人员作为团队的主要成员,使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厘清主体角色,因此从广义上看,学生也能成为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如果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就能提高研究的透明度,能够与教师共同形成有效可行的行为策略,以解决问题。

      四、“团队研究”的支持系统——研究工场

      教师与未来教师是基于来自实践的具体问题而展开研究。这给参与者提出比较高的研究要求,因此研究团队会获得支持系统一研究工场的支持。这个研究工场就好象一个基地,当参与者沿着“团队研究”路线攀登时,会从这个基地学到各种需要掌握的“团队研究”的理论基础知识,获得关于研究方法等的知识,也就是说这个研究工场会提供各种可能的咨询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五、“团队研究”模式的相关课程

      针对这个模式,奥尔登堡大学开发了一系列相关课程,为教师与未来教师提供“团队研究”的导论知识。这些微型课程的任务与目标包括(1)介绍关于行动研究理论;(2)介绍相关研究方法;(3)确定研究主题以及研究问题分配;(4)编写研究方案以及论证研究方法;(5)为田野研究做准备,讨论如何进入参与教师所在学校采集数据;(6)介绍如何加工并分析所采集的数据;(7)团队撰写研究报告,向其他小组介绍并引起讨论;(8)研究结果反馈给参与的学校、培训机构等,并共同探讨这些机构给予的反馈信息,包括变革实践的具体实施情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