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

作 者:

作者简介: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教学是师生之间沟通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中学科教学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以这种活动作为源泉,引发学生的文化性发展。学生的活动得以形成的基本理论——“活动理论”,采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活动与意识动态联系的观点,综合了理解人类行为的多种学术领域,发展出超越“个体”与“环境”的二元论的“活动”概念。建构性教学的“活动理论”是实践“学习者共同体”的理论框架,可以为我国新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制度的确立,归根结底为学校的合作文化的重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11 期

字号:

      教学是师生之间沟通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中学科教学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以这种活动作为源泉,引发学生的文化性发展。在这里,倘若认为“人的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人类活动”,那么,教学中的学生文化性发展就可以解读为:参与教学的特定文化活动的“人格内部的特质与侧面”,在活动中并通过活动得以形成。因此,教学所具备的种种教育条件如何采取最适于学生活动组织的形式,乃是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课题。本文考察学生的活动得以形成的基础理论——“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内涵, 揭示建构性教学的“活动理论”对于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重大价值。

      一、从“行为主义”到“活动理论”

      (一)“行为”与“活动”的分野

      要理解何谓“活动”、何谓“活动理论”,不妨把“活动”跟行为主义心理学所说的“行为”作一比较。首先,我们来探讨行为主义心理学框架内所进行的具体研究,看看“行为”与“活动”的差异。特别是同社会、文化、历史关联起来,考察一下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行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梅尔扎克(Melzack)在一篇题为《痛觉》(1961)的论文里指出,“痛觉”未必是身体(物理性)伤害的一大变量,必须同文化或是以往经验、社会涵义联系起来考察。他举了几个例子。例一,在未开化的社会里,妇女分娩并不认为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并不像文明社会里一般被视为“痛苦的经验”。因此,孕妇即便在临产前夕也依然照常出门劳动,产后也马上下地干活。反之,丈夫倒是显出妇女一般的行为,妻子一旦临产了,丈夫也上床。在妻子分娩的时候,一直是丈夫在旁边痛苦地呻吟。例二,以狗为对象进行8个月早期经验剥夺的实验。 实验组是剥夺了早期经验的10只狗,控制组则是未剥夺早期经验的12只狗。结果,两者显示出巨大的差别。实验组的狗对于擦着的火柴靠近其鼻尖显得无动于衷,控制组的狗则逃之夭夭。这样看来,由于早期经验的差异,痛觉以及对于痛觉的行为是不同的。例三,在战场上负伤的士兵即便重伤也不跟医生说痛,而受同等程度伤害的一般民众却会感到疼痛难耐,要求医生给予镇痛剂。例四,催眠与疼痛的例子。一旦进入了催眠状态,即便不麻醉或是减少麻醉量,也照样可以进行手术。或者,病人受医生的暗示或是服药(其实不是镇痛剂而是糖水或是盐水),也可以减轻疼痛。这些例子说明,痛不是对于刺激的固定反应,而是由于个人的希望、期待与文化等因素所使然。疼痛并不完全取决于单纯物理性的有害刺激这一变量。(注:Melzack,R.The perception of pain.Scientific American,1961.204.)

      加拿大心理学家赫布(D.O.Hebb)以神经心理学为基础,创造了普通心理学的行为理论。他认为,学习的过程是神经细胞信息交换的过程。“学习”是基于反复经验在大脑神经细胞之间构成了循环回路系统的“细胞体”以及这种“细胞体”的相继产生而形成的突触,从而促进了知觉与思维。他在《论心智》(1987)中就用了“细胞体”这一神经心理学的概念来说明创造性观念的产生过程。他把“学习”最终归结为个体的大脑内部的模型。

      无论是梅尔扎克还是赫布都是把心理过程作为头脑中的过程来考察的。尽管梅尔扎克也把心理同社会、文化、历史关联起来加以考察,但他并不认为心理过程是受社会影响这一基本结构。他认为,在社会与心理过程之间看不到任何交互作用,是完全隔绝的。赫布的理论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范畴,但他也是认知心理学的先驱。事实上,现代认知科学的主流观念之一,就是把人类的信息处理过程视为个体头脑中自律地进行的过程。(注:赫布.行为学入门(第3版)[M].东京:纪伊国屋书店,1975.392.)因此,他们把心理过程描述成个体内部的自律的过程。

      随着认知科学的进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把人类的信息处理过程视为社会实践的观点,亦即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个人头脑中的事件,而是在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发生的。不过,要打破行为主义“封闭于个体的心理过程”的陷阱,尚待“活动理论”的问世。“活动理论”综合了理解人类行为的多种学术领域,发展出超越了“个体”与“环境”的二元论的“活动”概念。“活动理论”也叫“文化一历史活动理论”,它作为“一种研究不同形式人类活动的哲学,横跨学科的理论框架”,亦即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分析的模式”、“一种社会历史分析的模式”、“一种中介行动的理论”,(注:日本教育方法学会.现代教育方法事典[Z].东京:图书文化社,2004.51.)源于康德和黑格尔的古典德国哲学、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维果茨基(Л.С.Ыготский)等苏联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学派的传统,特别是采用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活动与意识动态联系的观点。活动理论认为,有意识的学习和活动完全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活动不能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意识也不能发生于活动的范围之外。

      (二)“活动”的基本界定

      如果说,所谓“活动理论”是指用“活动”的概念来解释人类的行为、意识与人格发展的理论,那么,“活动理论”中的所谓“活动”究竟是什么呢?它指的是“主体与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的过程”,跟一般心理学框架内的理解是不同的。人类通过能动地作用于外部世界而变革外部世界,进而变革自身。这里所谓的“活动”,不是S—R模式(刺激—反应模式)的行为,而是S—X—R模式的活动,媒介则是工具和符号。“人类是借助基于活动的媒介符号(工具)从心理间过程到心理内过程的“内化”(internalization)而发展的”。(注:http://www.ms.kuki.sut.ac.jp/KMSLab/kosaka/construct.htm.,2004.12-18.)可以说, 它是苏联心理学范畴中所理解的“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