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课堂教学系统中最重要的关系,教研人员和教育官员对这一关系的认识决定了他们会如何要求教师以及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师对这一关系的认识则决定了他们会怎样要求学生和怎样进行教学,并进而决定其教学的效果。唯其如此重要,才导致几乎所有著名的教育家都曾经研究过它,但时至今日,人们对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也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 2003年春季,吴康宁先生在中国的《教育研究》杂志2003年第4期上发表了题为《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的文章,吴先生在文中对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识是:当前的教师已变成“非教育者”,学生已变成“非受教育者”,教师“必须‘以生为师’”。笔者对吴先生的上述高见存有几点疑问,因而撰写了此文,并按照在同一学术刊物上与在该刊物上发表文章的作者进行商榷的原则,在2003年11月和2004年4月两次将本文向《教育研究》杂志社投稿,但是两次投稿至今都杳无音信,迫不得已,笔者只能在本校的学报上与吴先生商榷,故请编者和读者谅解。 一、笔者对吴先生观点的疑问 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真的变成“非教育者”、学生真的变成“非受教育者”了吗? 吴先生在文中说,“由于时间、兴趣及适应能力等多方面原因,学生对于这些校外学习资源的接触与接受常常要先于教师、多于教师、优于教师”,这种情况则使教师“在与学生的知识互动中的实际地位已变成一个‘非教育者’”,这又使学生“在与教师的知识互动中也已变成了一个‘非受教育者’”。[1](P45)笔者对吴先生的这种认识实在有些不解,其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近些年来,笔者并没有看到我国的“学生对于校外学习资源的接触与接受常常要先于教师、多于教师、优于教师”的普遍性事实。笔者能够看到,当然其他人也能看到的普遍性事实是:我国城市的中小学学生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就是在校外度过的那一少部分时间一般也都是忙于做各种家庭作业和上各种辅导班、补习班或特长班等,能自由接触校外学习资源的时间极其有限;现在的中小学教师也绝非不愿意学习、不善于学习、不知道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的呆子,尤其是为了在教师职称评聘的激烈竞争中能处于优势地位,他们也都在尽可能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互联网)和各种学习机会来充实和提高自己,也就是说,教师利用校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动力和机会并不比其学生的差,至少在所在城市的一些比较了解的中小学里都是如此。也许所处的这个城市的环境比较特殊,在此观察到的现象还不足以作为普遍性的事实,但不知道吴先生究竟是通过怎样科学的调查而发现“学生对于这些校外学习资源的接触与接受常常要先于教师、多于教师、优于教师”这个具有普遍性的和“社会学意义的事实”的,因为吴先生在文中既没有说明自己是怎样查明这个具有普遍性的事实的,也没有提供他人查明这一普遍性事实的根据。既然“学生对于校外学习资源的接触与接受常常要先于教师、多于教师、优于教师”这一判断本身没有充分的事实作为根据,那么吴先生根据自己的这种主观想象所做出的进一步判断也就难以令笔者相信。 其次,学生接触到校外的学习资源并不等于就一定能掌握相关的知识。笔者不知道吴先生是怎样理解“学习资源”与“知识”这两个概念的。我认为:学习资源是可以被学习者利用来获得新知识的所有的外部事物;知识则是人对各种事物及其关系的正确认识。[2](P91)在学习资源中,有些事物(如教师、书籍、网络课堂等)可以直接向学习者提供现成的知识,有些事物(如天上的白云、地上的土壤等)则不能直接向学习者提供现成的关于它们形成和变化规律的知识,学习者要想通过后者获得这些知识,就必须对来自它们的信息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建构成对它们的正确认识。对于建构过程较简单的知识,人人都能根据所获信息很快地建构成,而对于建构过程较复杂的知识,则并非人人都能根据所获信息建构成。学生利用校外学习资源获得知识的情况也是这样,对于那些建构过程比较复杂的知识,他们有时就没有能力根据所获信息建构成。但其教师则不然,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前都曾受到过系统的训练,其分析能力通常都明显地高于其学生,而且又经常钻研自己任教学科的内容,所以其学生根据所获信息建构不成的某些复杂的学科知识,他们却往往能建构成。这种情况表明,即便学生对于校外学习资源的接触确实先于教师、多于教师、优于教师,也不足以使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际地位“变成一个‘非教育者’”,学生则“变成了一个‘非受教育者’”。 其三,学生通过校外学习资源获得的某一课程的知识往往是零星的、不系统的,其教师所掌握的该课程的知识则比较全面。因为合格的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前都在高等院校进行过比较系统的专业学习,其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则没有这样的经历。虽然在获得信息的渠道如此多样的今天,学生也可以通过校外的各种信息渠道获得与其所学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但是学生在校外接触到的信息的内容往往包罗万象,其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是与其所学课程相关的,就是这数量非常有限的相关内容,也未必都像教材和教师所介绍的那样系统全面,而且,就是对如此有限的相关内容,学生也并非能全盘接纳,而往往会在其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来学习,这就使学生在校外获得的与其所学课程相关的知识大都比较零星而不系统。师生对该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上述差异,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只可能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这些学科知识,而不可能反过来。这种情况再一次表明,即便学生对于校外学习资源的接触确实先于教师、多于教师、优于教师,也不足以使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际地位“变成一个‘非教育者’”,学生则“变成了一个‘非受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