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认识论的冲突与澄清

作 者:

作者简介:
郝德永,渤海大学副校长、教授。(辽宁锦州 121000)

原文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内容提要:

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更新,更为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转换。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的教育改革运动,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范式的根本转换。然而,认识上的分歧,使新课程改革在理论探究与教学实践中都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非议、抵制与排斥。因而,不解决课程认识论问题,就会因为保守僵化的思维方式而使改革陷入困境与误区。基于此,本文在对传统课程认识论的批判性分析基础上,探索了当代课程的品质、使命与运行机制。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4 期

字号:

      新世纪之初,我国基础教育以实施素质教育为鲜明旗帜,掀起了一场盛况空前的课程改革运动。这是一场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史上力度最大、最彻底的一次课程改革运动,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范式的根本转换。然而,认识上的分歧,不仅使新课程改革在理论探究层面引发了激烈的冲突,而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也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非议、抵制与排斥。显然,课程改革能否成功,首先取决于改革者、研究者与实施者的课程认识问题。不解决课程认识论问题,就会因为不当的或保守僵化的思维方式,而使改革陷入困境与误区。

      一、两种课程思维方式的分歧与冲突

      改革意味着抛弃某些滞后的信念、内容、方法与运行路径、机制,实现理论与实践范式的转换。因而,改革必然会遭遇到来自认识上的冲突与行动上的抵制,尤其是保守僵化的思维方式,是任何改革都必须首先面对并需认真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无疑,在今日我国新课程研究与实施过程中,明显存在着新旧两种思维方式的冲突与斗争。

      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在社会各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褒贬不一。无论是在教育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在教育实践领域,甚至在学生家长中,都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并最终引发了两种课程认识论的分歧与冲突。最近,王策三先生撰文《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1]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问题、新课程改革问题、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尤其是重申了何谓课程与教学的问题。对此,钟启泉、有宝华先生撰文《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2]对前文的论点进行了商榷与反驳。《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为此还开辟了“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专栏。无疑,这种分歧与冲突已然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对课程认识论问题的探究,即将掀起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新高潮。

      围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问题,王策三先生强调,推进我国教育实现根本性的变革,当前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认真对待和克服一股以“轻视知识”为特点的教育思潮。这种思潮具体表现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如今,这种知识降位论,不只是议论,而是已经转化为实际。在王先生看来,按照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应试教育的核心是知识教育,素质教育是非知识教育,是一种与知识教育势不两立、要把知识降位的教育。[3]因而,必须坚决摒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不如此,思想混乱就不会澄清和消除,我们一贯遵循的教育理论将不能进一步发展,教育方针政策将不能顺利贯彻,教育改革将受到干扰、特别是偏离了正确的改革目标。[4]

      那么,王先生所说的我们一贯遵循的教育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呢?围绕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王先生主要从教学认识论、课程本质、教学职能等方面阐述了他的看法与主张。

      王先生重申个体认识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个体认识不是从零开始,不是从头做起。个人的发展主要是知识长期内化积淀的产物,其途径就是学会、掌握前人已获得的主要认识成果。学校设置课程,是为学生提供认识的客体,以便学生作用于这个客体,发生教学认识过程。所以,课程本质上就是教学认识的客体,也就是人类认识成果,也就是知识。教学活动就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领(主)导学生,学习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即现成知识,使学生认识世界并发展自身的活动。教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知识之于人(尤其学生个体)的发展,就如同经济之于社会发展一样,是基础,是中心,是水之源、木之本。知识中心或知识居于课程的中心地位,是课程的本质决定的,知识传授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因而,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根本、永远不存在“过于”的问题,而是根本、永远不够、要不断加强的问题。[5]在王先生看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倡导者,之所以轻视知识,主要是对课程的本质就是知识的道理缺乏了解,对以传授现成知识为逻辑的教学认识论缺乏了解。他们把发展与知识割裂、对立起来,轻视知识而谋发展。为此,王先生主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就要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而要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就要采取由教师领(主)导学生主要学习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即现成知识的教学认识策略。如果舍弃这个策略,轻视知识,减其量,降其质,强调学生直接见闻,不仅违反个体的认识和发展规律,尤其违反学生个体的认识和发展规律。[6]

      无疑,王先生所重申和辩护的课程与教学认识论,曾经作为一种金科玉律,在我国的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中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堪称“经典”理论。近些年来,在我国,无论是课程与教学理论探究,还是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都试图超越这种传统认识论的制约与束缚,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课程、教学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都明显地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然而,这种“经典”的课程与教学认识论,不仅造成了目前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中的分歧与冲突局面,而且造成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种种抵触情绪与抵制现象,构成了新课程改革研究与实施的阻力,并使新课程改革面临挑战。对此,钟启泉、有宝华先生从时代发展的状况与需要的角度,批驳了这种以“凯洛夫教育学”为代表的传统课程与教学认识论,并对新课程所倡导的价值观、知识观等予以澄清与辩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