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合作与交流不断地增加。在全球化的市场条件下,丰富的专业知识、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对于自身的经济目标的把握是取得国际合作成功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困惑与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合作成功的重要因素,如何将文化差异变成优势则成为人们从事国际合作活动的重要能力。 从目前我国现行的管理教育大纲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我国的跨文化教育,以培养国际型人才应该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跨文化教育的发展 跨文化教育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国家首先发展起来,虽然在发展的背景和内容方面各有不同,但是总地来说,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是跨文化教育发展的共同的驱动因素。比如,由于19世纪以来的移民政策的发展,不同种族、国家的人涌入美国,使社会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族与种族的矛盾非常突出,有关多元文化的讨论在美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跨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德国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大量外国劳工的涌入带来的外国人的融合及子女的教育问题以及发展援助问题。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启动了所谓援助第三世界的计划,对于接受援助国家风俗习惯的了解、人民的文化诉求等情况的了解成为援助项目有效执行的重要影响因素。 尽管每个国家跨文化教育发展的驱动因素不同,教育的对象各异,但也存在共同的特点。其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跨文化教育都是从相对主义的文化理解出发,也就是说目标群体文化的价值和行为准则都被赋予了各自文化背景的相对有效性,异文化中的生活习惯、风俗尽最大可能地被保留。另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本文化的目标和利益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很好的反思,而文化相对主义对于文化平等的诉求没有得到真正地体现,而异文化在这种政策的架构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的色彩。 现在所说的跨文化教育虽然在理论上有很多文化相对主义的踪迹,但是教育的目的及对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跨文化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种族的理解”、“减少民族偏见”等方面。这种意义的跨文化教育和学习的形式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联邦事务部门(Department of State)的外事服务协会(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对美国外交官的培训。外事服务协会在对二次世界大战的外交经验进行分析之后认为,美国外交官工作成果的低效是由于外交官对于驻在国的文化特点缺乏了解而造成的,并建议通过必要的培训措施提高外交人员的跨文化素质。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文化培训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很多跨国公司中,跨文化培训逐渐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外派经理人员的岗前培训。 这样的跨文化学习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合作,为了“Going International”,为了如何在全球市场中建立良好的关系,有效地处理复杂的关系,为了管理组织中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带来的多样性问题。而在组织中的跨文化学习则被理解为感知知识、实践能力及动机愿望的不断改善。这种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个体在面对异文化的个体或组织时所必需的感知知识。这种对知识的获取不仅在于本文化和异文化的价值和行为标准,同时也在于一个国家的历史、社会及经济的背景。这种教育方式在于使得学习的人如何比较不同文化的人的行为特点,对不同的文化特征做出解释。 实践能力的改善的意义在于个体发展能够利用不同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合作。动机愿望的改善在于在跨文化场景下对自我的动机以及动机背后所隐藏的文化价值的反思,特别是在于如何离开业已熟悉的交流与合作的土壤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伙伴达到互动中行为准则的契约。 由于实践对于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的变化,也带动了高等学校管理教育的发展。从商学和管理学科的课程设置来看,近年发展起来的国际商务管理、国际投资管理、国际市场影响、跨国公司管理等等都涵盖了从事国际商务所必备的知识,从中也可以看到高等学校对于学生进行国际商务教育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合全球化市场环境的管理人才,跨文化管理与跨文化交际学更是逐渐发展成为管理教育重要的课程。 二、跨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管理教育中,文化虽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学科的观点不同,跨文化管理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课程设置也有很大的不同。一种情况是在课堂中主要是向学员传授一些如何与目标文化的人打交道的一些实用知识,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个体在异文化环境中工作的有效性仅靠一些表面化的使用知识是很难达到的,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持才有可能真正地理解目标文化。 由于受目标和学科出发点的影响,跨文化教育在内容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人类学及跨文化教育学的目的是研究社会中的文化多样性的问题,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以反对种族主义为主,强调民族中心主义和主宰性文化在社会跨文化互动关系中的影响。管理教育中的跨文化管理关注的是经济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的文化问题,在教育的内容上也由于基于的理论基础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行为互动理论认为“Going International”是直接或间接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在教学内容上则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为主,如自我意识、文化知识、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以及一些相关的管理知识。而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关注的不仅是个体行为的影响,而且强调组织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因而在跨文化教育的内容上不仅有跨文化行为互动的内容,而且包括组织文化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