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同伴群体文化是指相对稳定的学生群体在面临相同或是类似的情境时较为一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是“学生特有的文化,指的是学生与之交往的特定的群体所共有的文化特征”,[1]是学校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关系作为学校场域中发生的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受到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影响。学生同伴群体文化形成了师生关系构建和发展过程中一支不容忽视的文化力量。由于青春期“是学生疏离家庭而加入同伴团体的时期,其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都较此前有较大的变化”,[2]所以本文关注的是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同伴群体文化。身处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同伴群体突出的特点便是“一是表现与成人相异的、自主的需求;二是为维持认同成人的需求”。[3]两种相互矛盾的需求共生于学生同伴群体的文化内容中,表现出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相悖性,即与师疏离倾向和与师亲近倾向的并存,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倾向决定着师生关系的最终面貌。 一、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相悖性中的与师疏离倾向 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中的与师疏离倾向是指学生缺乏与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动机和行为努力,与教师保持着疏远的心理距离。这种疏离倾向主要来源于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以下三方面特征: (一)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反叛性 处在青少年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已接近成人水平,却没有在社会中获得相应的“成人地位”。这种状况使学生倾向于与同辈形成关系密切的学生同伴群体,并且形成反叛成人社会的文化特征。他们强烈反对制度权威,反对束缚和压抑,对成人为他们安排的生活轨道表示不满和抗议。为极力树立自身独立的“成人地位”,学生同伴群体往往把反叛性表现在与整个成人社会的所有互动活动中,并非仅仅针对于成人社会强加于其身的不合理要求。在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中,教师作为学校场域中成人社会的代表,无疑是最有可能成为学生同伴群体反叛的对象。教师往往被学生同伴群体视作与“我们群”截然对立的另一群体。学生会以“我们就不按你们要求的去做”来回应教师的教育要求。学生刻意与教师保持疏远的心理距离,以维护自身的独立性。 (二)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与教师文化的异质性 教师文化是指教师群体所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知识技能以及语言符号等。教师和学生是同处一个学校场域的两个互为异质的群体,彼此有着“普遍性与个别性、科层组织的非人格化和初级群体的情感性、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异时和现时、支配和从属”[4]等等截然对立的特征。这些特征相应地构成了彼此互为异质的学生同伴群体文化和教师文化。彼此文化的异质性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比如,美国学者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就曾经对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中的反智文化进行过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学生都认为,在人群中广受欢迎比在智力上超群出众要好”;“高分数和学业成就在各校的地位都比较低下”。[5]在我国,情况基本相似,“通常学术成就并不是获得文化群体中较高地位的合法基础”[6]。而与此相对的是,教师文化是一种主智文化,教师文化的精英主义倾向使教师话语中渗透着成就中心的价值取向。师生之间文化的异质性使教师和学生各有各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他们在进行关系活动时将会不可避免地感受到彼此文化的隔阂,其结果便是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中的“过客”心态 在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中,学校往往被当作学生按照父母、教师等成人的旨意暂时停留的“客栈”,学生只是在其中渡过一段年少时光的“过客”而已。“过客”心态的存在使学生在学校场域生活却没有归属感,因而也没有“主人翁”意识。由此产生了学生对学校中人和事冷眼旁观、漠不关心的消极态度。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中的“过客”心态导致了学生工具主义的教师观。这种教师观把教师仅仅视作学生完成学业,顺利离开学校这一暂时栖身之所,以进入社会这一最终生活空间的“工具”而已。教师在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视野中非人格化,边缘化了。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与教师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因而不愿积极地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相悖性中的与师亲近倾向 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中的与师亲近倾向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保持良好人际关系,努力缩小彼此的心理距离,表现为亲近和合作的态度及行为。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与师亲近倾向主要来源于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以下三方面特征: (一)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顺从性 “学生同济团体,既传递同济文化,也传递成人社会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7]学生同伴群体文化对成人社会的顺从性一定程度上是学生社会化的成果。社会化使学生认同并内化了成人社会的目标和手段,表现出顺从性的文化特征。学生“热切地关注着自己在教育上和其他方面的追求,以作为获得名符其实的成人地位与独立性、成为成人社会中正式一员的跳板”。[8]他们渴望与教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与教师的关系活动中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行动,多表现为亲近教师,与教师合作等正向行为。 (二)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与教师文化的相对同质性 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作为特殊的社会次级文化,有着不同于社会大众文化的理想追求。在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中,“脾气暴躁、明显的妒忌、忧郁、怪癖、名利心、自以为是、出人头地的愿望都成了冒犯同龄群体的最坏的品质”。[9]在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中,强调的是平等、真诚、、忠实、善良的价值,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把这些价值绝对化。正是这些非辨证性的价值观念使他们无法容忍社会大众文化中的所谓“世故”、“做作”和“虚伪”。这也是学生同伴群体疏远成人社会的原因之一。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教师往往能成为社会新文化的缔造者之一,表现出不同于社会大众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教师文化中对真、善、美的弘扬和履践,正契合了学生同伴群体文化对真善美的理想主义追求,形成了对学生强烈的人际吸引力,无形之中促进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