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讨论教育与爱的关系问题,缘于两个原因:一是我们都感到爱对于孩子,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世界都相当重要。但是,爱究竟是什么,怎样才算爱,到目前为止,无论从理论上到实践上都还不是十分成熟。二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不少有关爱的问题需要解决。科技进步了,经济发展了。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人,尤其是作为今天的儿童,明天的太阳,21世纪的人才,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最缺少的又是什么?有人说,最缺少的是情,最需要的是爱,这里暂且不讨论这是不是就是最需要的,最缺少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就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看,儿童接受的爱远远大于他们付出的爱,甚至有些孩子接受了爱,却并未感受到爱,更想不到还需要付出爱。其实当然,这不是说给孩子的爱太多了,爱从来不会多,也不是说孩子不缺少爱,不少孩子还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爱,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更为严重的在于接受爱与付出爱极度失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我们的教育走了一段弯路,片面强调知识教育、智力教育,或者说是围着升学考试的指挥棒转的应试教育,孩子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其二,这几年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转轨,竞争机制的引入,在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产生了新旧价值观、人生观的剧烈冲突、碰撞。一些人对人生的态度、需求发生了变化,对中国传统社会一贯强调的道德、良心、爱产生了困惑、怀疑,甚至唾弃;其三,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是国情的需要,是对的,但又毕竟大大超越了我国几千年传统的生育观、育儿观,再加上对独生子女发展的环境与规律需要有一个认识过程,因此造成了一批“小公主”、“小皇帝”,所谓的“四、二、一综合症。” 尽快地扭转儿童中爱的失衡以及教育者错误的爱的方式,这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本文对教育与爱关系粗浅的探讨目的也在于此。 一、对爱的理解 1.爱的性质。爱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剖析: ①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爱首先是一种态度,是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对世界的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反映。具有爱的人,接纳自己,接纳别人;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尊重自己,但决不自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他们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地关注着世界,尽管他们也会遇到困难、挫折与失败,但他们这种对人生的总的态度与信念坚定不移。 ②爱是生长发展的需要。每个人都需要爱,渴望爱,孩子需要父母的爱,学生需要教师的爱,恋人需要情侣的爱,夫妻需要配偶的爱,病人需要医生、护士的爱,灾区人民需要非灾区人民的爱……人民需要人民公仆的爱,祖国需要全体人民的爱,而世界需要全人类的爱。人们把爱比喻为生命的源泉,没有爱,人的生命将会枯渴,而如果人人都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这不是艺术的夸张,而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人的生长发展离不开物质需要和生理需要,也离不开象爱这样的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当然,爱的需要本身有的也穿插着物质的或生理的需要。 ③爱是高尚的行动。爱是一种态度,一种需要,而且还是一种行动,说它是高尚的行动,那是因为爱的行动是无私的、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奉献。一般人把爱狭隘地理解为是接受爱的施予后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感。其实不然,爱的本质特点不在于接受,而是付出,是给予爱的行动。而爱的情感体验是在接受者与给予者的爱的行动过程中产生的种种肯定的体验,如激动、喜悦、感激、崇拜、幸福等等,如果离开了对人生的态度、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爱的行动,怎样理解上述的体验究竟是爱,还是别的什么?而且,事实上,只有当将爱付诸于行动时才能真正体会爱的快乐,爱的幸福。一个总是等待别人伸出援助之手来给予爱,而自己从不愿付出爱的人是很难感受到别人爱的,哪怕是他已经得到了爱,这就是爱的双向性。你想享受爱的幸福吗?请你先要学会付出爱。 2.爱的作用 ①爱是人的一种动力。爱可以激发一个人去从事最艰难甚至最危险的但却是最有价值的活动。爱可以支持一个人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爱还可以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而不断地调整和组织一个人的行动,正因为心中有了爱,人可以征服一切困难,创造人类的奇迹。 ②爱可以产生爱。前面提到爱的本质不在于接受,而在于给予,给予什么?给予生命。给予他的生命的活力,给予他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给予他的知识,给予他的欢乐与悲哀,总之,爱就是把一个人对生命的全部理解和表达方式通过自己的行动给予(或传递)另一个人,并使另一个人在接受爱之后也成为爱的给予者。假若我们把给予爱的人比喻为是一支已经点亮的蜡烛的话,它能用自己的火去点燃另一支尚未点亮的蜡烛;既而,那被点亮的蜡烛又去点亮另一支蜡烛,于是,一支烛光变成了两支烛光、四支烛光……最后换来的是一片光明。爱的给予者越多,人间的爱就越浓、越温馨,不仅爱的给予者在施予爱的行动中生产出更多的爱的使者,同时爱的给予者在给予爱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认识了自己,认识到人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也体验到爱的幸福感,于是,更激励和强化了爱的行动。爱使一个人的人格变得更加完善,精神变得更加崇高。 3.爱的要素。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提出爱的要素由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组成。根据我们的演绎和认识,认为爱由关心、责任、尊重、理解、信任、期望五个成分构成。 ①关心。这是爱的切入口,是爱的行动的具体表现。父母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和身体;教师认真地传授知识,解难答疑;孩子们到敬老院为老人们讲故事、聊天、梳洗、打扫卫生;人们到福利院抱一抱孤儿,把孤儿带回家,过一过“家”的生活;一个同学病倒,其他同学前去安慰问候,帮助补上拖下的功课;一个地区受灾,全社会都伸手捐款、捐物……所有这些都发自内心的真诚的主动的关心。这里特别要提一下,对孩子的爱的关心应该是细腻的、无微不至的;要关心孩子的物质需要,也要关心孩子的精神需要。但关心不是替代,不是越俎代疱,不是放任,不是溺爱,不是过度保护,不是过度干涉,不然,爱的关心就会走向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