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教育学存在的另一种解释 围绕教育学是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教育学理论是描述性、解释性理论还是实践性、规范性理论,教育界的争鸣与辩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有学者曾从教育学的历史演变,尤其是通过对近代教育学史的梳理来透视历史的“教育学现象”,提出“教育学会‘消亡’么?”等问题[1](p.352)。当前随着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不断发展,随着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不断调整,确实有种种迹象表明,教育学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学问正在面临要么转型要么“终结”的尴尬命运。可以说,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理论定位、实践形态等重大学术问题始终纠缠在一起,困扰着教育学和教育学者。不首先解决这些问题,教育学将难以在人类知识与学科之林中立足,其进一步的发展将缺少起码的平台,或者说失去了“栖居的借口”。 曾经有学者([德]朔伊尔和施密特,1970)提出教育学有4种不同的意义:1.作为教育的行为方式和观念;2.作为教育理论;3.作为教育科学;4.作为建立在牢固科学基础上的教育学[2](pp.299-307)。笔者认为这种区分是十分有价值的,因为现实中的教育学往往是在不同意义上存在着的。循着这样的思路,笔者联系个人生活史,考察了我们周围的教育学现象,感受到教育学可能有两种不同的形态与命运:一是作为学科的教育学,它致力于教育知识的增长与体系的完善,有着特定的视阈与特有的思维,是众多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栖身、话语的场所,但教育学不断分化的事实使许多人开始怀疑作为学科的教育学存在的价值,它面临着存亡与改造的艰难选择;二是作为课程的教育学,它致力于实际影响人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是每个走上教师之路的人必需的进修,从师范生到在职教师,整个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都离不了教育学课程的滋养,它不仅有存在的理由,更有拓展的空间。两种形态的教育学在现实中是分别存在着的,但由于大部分教育学学者虽在学院教授教育学课程,但更多以教育理论工作者自命,所以他们的元教育学研究更多的是从教育学科建设的“自我意识”出发,主要探讨作为学科形态的教育学的运行轨迹,其中有的兼论到教育学课程,却大都混为一谈,而没有对这两种形态的教育学做清楚的区分,缺乏清晰的课程视野。笔者感到应该换一个角度来解读教育学,即从课程形态的角度而不是单纯从学科性质来考察这个学问的生存与发展。 认识学科与课程的相互关系,是我们反思教育学的一个新思路。从学理上说,两者是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有着各自独特的运行轨迹,值得加以区分。 从学理上来讲,首先,课程与学科确实有相互独立、各自按自己轨迹运行的一面。 关于课程,已有的定义纷繁复杂,几乎每个课程工作者都有自己的界定。笔者这里不想再作阐述,只引述国内著名学者施良方先生的分类,其中与本文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第一种:“课程即教学科目”[3](p.3)。确实在许多人眼里,课程就是学科,学科就是课程。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在历史上由来已久,目前我国的《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众多教育学教材也这样认为。然而这种定义不仅从实质看,过于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典型的“教程”,而且从逻辑上也是不周延的。一方面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范围远远超出了正式列入课程的学科,活动和社会实践正日益进入学校课程的视野。另一方面作为人类精神财富总积累的学科体系其范围远比课程大得多,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总是只有较少的被人们认为特别有价值的学科能进入学校课程体系,成为学生学习着的学科。即使我们就把课程仅仅定位在教学科目(学科中的一小部分)之上,根据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分析,人们谈论的课程往往还不是同样的意义,至少存在着五种不同的课程:1.理想的课程(ideological curriculum);2.正式的课程(formal curriculum);3.领悟的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4.运作的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5.经验的课程(experiential curriculum)[3](pp.7-9)。可见如果说作为学科现象的教育学有着自身的历史发展轨迹,不断进行研究范式或研究传统的嬗变与更迭的话,作为课程现象的教育学则有着自己的运行轨迹:它不仅要接受来自学科发展的影响,不断把最新的学科进展体现在学校的课程内容当中,而且要接受国家意志、学校意志乃至教师、学生意志的改造(我们姑且简化地认为学科的发展主要体现大教育家、重要学者们的意志)。如果说学科发展的载体主要是教育学的专著,具划时代意义的教育名著或运动往往标志着教育学学科的转型的话,那么教育学课程的载体则主要是各种类型的教材,在更大范围内、更重要程度上得到开设,并由众多优秀的教育学教师将这门课程带入更多求学者的世界,才是作为课程形态的教育学的理想境界。某种意义上,作为学科的教育学更具形而上的色彩,可以在“书斋”内做更多哲学性、人文性的沉思;而作为课程的教育学则更具形而下的特征,必须面对教育实践的挑剔与质问,必须进行更多社会性、经济性以及政治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