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荪民主主义思想述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邱若宏,历史学博士,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083)

原文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张东荪是一位笃信民主主义并对民主主义有过深刻研究的思想家。他认为民主并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而是一种“文化之全体”,是一种文明形态;自由、平等、理性、人权等概念构成民主主义的基本内容,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同一回事;民主主义正为现代中国所必需,“士”便是实现这种新文明的主要托命者。传统文化中也隐含着迎接这种新文明的若干接轨点。张东荪宣传的虽然本质上仍是资产阶级民主理论,但他的许多大胆创新和独立思考精神为今天的民主建设提供了借鉴与启迪。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张东荪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一生“以哲学兴趣为主,而又不能忘情于政治”。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已有不少学者对其哲学、文化等方面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对其政治思想的研究则显得薄弱。本文试图对张东荪政治思想的主要方面,即其民主主义理论做一分析,以引起更多研究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

      一、民主主义是一种文化

      张东荪认为,民主主义原文是Democracy,此字发源于希腊,意指平民政治,这乃是近代以前的情况。进入近代以后,经历一番“再民主化”,民主政治化为民主主义,使其除政治外尚包括各方面,于是民主主义便是一种文化或文明了,而不仅是一个制度而已。因此,“我们总括来说,民主主义同时是个政治制度,同时是个社会组织,同时是个教育精神,同时是个生活态度,同时是个思维方法,同时是个前途的理想,同时是个切身的习惯。这样则民主主义就等于一个传统的文化之全体。”[1](649)张东荪批评多数中国人只知道民主是一个政治制度,而不了解其广泛涵义。连他一贯所推崇的梁启超先生,“对于民主式文化之真髓”也“尚未彻底了解”[2](3)。因此,他竭力从社会、历史、哲学、伦理等各方面来论述民主主义,想让大家知道民主主义是一个复杂的东西。

      张东荪把民主主义视为一种文化,实际上强调的是一种文化精神。他认为,只要精神是合乎民主的,则纵使其外表的形式有种种不同,亦决不要紧,反之,我们纵使有民主政治之制度,而无其精神亦是徒然。张东荪很少讨论民主制度的具体设置。他认为,“民主之根本要义在于自己治理自己”[2](143),民主主义之根本要素在于“最大多数的最高幸福”。只要符合这一原则和精神,就称得上是民主。

      在张东荪看来,我们通常所说的民主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作理想与原则,一是指制度而言。”[2](154)理想、原则和精神本身是看不见的,它必须附丽于具体制度之中。所以,我们所见的是英美等国的各种具体的民主制度。而制度与理想、原则、精神之间无论如何总有距离。也就是说,现实中,“民主不免是有程度的”。这并非说民主的理想、原则、精神本身有问题,而是指有各种不同的制度以实现这个唯一的理想、原则、精神,遂发生各种问题。因此,我们只能以其实现民主理想、原则、精神之程度的多寡来判断这些不同制度的高下并提出修正改革的方案,却不可以因为实际上未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而对民主本身发生任何怀疑。要知道,民主的理想、原则、精神虽然不一定能百分之百地实现,但“能贯彻一分就算一分”,“多一分自较少一分为好”[2](144)。

      针对有人宜称“民主政治是幼稚政治”等言论,张东荪高度评价和赞赏了民主主义的进步性。他指出:“专制与独裁都是政治上的病态,而独有民主主义乃是真的健全的正常状态。”[1](660)民主主义是在实现“最大多数的最高幸福”方面做得最为成功的一种文明形态,也是人人参与、不断“习得而进步”的一种政治。我们可以说民主政治或许在最初是比较幼稚的,亦未可知。但一旦建立以后,有了实际的习练,决可得进步。因此我们可以称民主政治为进步的政治,即有进步可能性的政治。

      二、民主主义的概念基型是自由平等

      张东荪还引导人们从概念基型上来认识民主主义。他认为,一个理论系统,一种制度以至一种文化都是由若干基本概念作“台柱子”而建筑成功的。这些基本概念可称为该文化的概念基型。“民主主义的概念基型是自由平等。这二概念可说是一个理想的基本概念。自由与平等有互相关系遂又发生一些概念介乎其间,即公道、人权、与理性等是已。再把这一些概念加入其中便形成一簇或一个概念群。”[3](p26)这便是民主主义之基本概念系统,亦可说是民主的理论系统。由此可见,在张东荪心目中,正是自由、平等、理性、公道、人权、个人、容忍等概念构成了民主主义的基本内容。他对这些基本概念及其与民主的相互关系进行了一番深入细致的分析:

      (一)民主与理性

      张东荪认为,“主张民主,其要旨是在于认定人人都是同样知道是非善恶的。即所谓人有理性是也。‘人之理性’(The rationality of man)的假设乃是民主主义的前提。”[3](4)“所以民主主义同时必是理性主义。换言之,即在民主主义之下只有讲理。从反面来说,则亦唯有在讲理的人群生活中乃能建立民主制度。二者是相倚为命的。我相信这个民主主义与理性主义是西方文化上之最大的两个宝贝。”[1](662-663)

      显然,在张东荪眼里,民主主义的逐步实现,整个文明的进步,都有赖于理性的发达和扩张。理性成为一种主义,其根本的内容无非是一种讲理之风,即科学的精神,也就是一种批判的精神和解放的倾向。可以说,理性不但是民主主义的动力基础,而且是整个文明进步的主动因。当然,反过来,科学的发达与理性的弘扬也依赖于民主。“真正的科学必须在民主主义之下才能存在。在非民主的国家却可有当作技术知识的科学,而决不能有当作解放精神与批判态度的科学,”[4](173-174)总之,民主与理性互为前提,紧密相依,几乎就是同一个东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