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体转型的目标 社会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变革过程,而同时是一种深刻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和推动市场经济向着现代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迫切要求政治体制改革迈出更大步伐,尽快消除现行政治体制中落后于甚至阻碍经济现代化的因素,加快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历史进程。然而政治体制改革如果仅仅确立“市场化”的价值目标,很难使改革取得彻底性成效。因为政治体制改革还担负着另一个重要使命:适应经济民主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要求,消除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实现对经济、社会的民主、高效的管理,加快社会各个方面的民主化进程。在1986年9月至10月间, 邓小平几次概括了他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目的或目标的主张,他说:“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1 〕相对于“市场化”目标来说,“民主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性目标和深层次任务。是否把社会主义民主化纳入现阶段政治体制转型的价值目标体系,并积极稳妥地把握改革中的民主化建设,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也是社会转型的关节点。 二、转型中民主的成本 民主( Democracy )一词是由希腊词“domos”(人民)和“kratia”(统治或权威)演变而来,意即“人民自治”。〔2 〕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作为一种社会管理体制的实质正是:“在该体制中社会成员大体上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可以参与影响全体成员的决策。”〔3〕然而,在人数众多的社会中, 由全体直接参与全部或大多数决策是不可能的,参与的形式只能是“间接控制的体制”〔4〕, 即各种形式的代议制,全体或大部分社会成员通过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对政治决策的最后控制权。民主的内涵有两项:其一是授权,即由名义上拥有国家权力的全体社会成员通过一定的程序把该种权力授予一小部分人,使后者获得法定的权威来组织政府,并对全社会进行管理;其二是监督,确保掌握权力者在管理的全过程中仍然或多或少地接受全社会的监督。显然民主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公民对政府的制约。 可见,民主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管理体制:对政治管理的主体(即政府)而言,它可以解决“政府怎样获得授权来进行管理”的问题;对政府管理的客体(即全体社会成员)而言,它可以解决“怎样使政府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的问题。这里涉及的只是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政府对社会的协调和控制,都属于政治管理范畴。 民主既然是为了实现政治管理而做出的制度安排,那么这种制度安排必须要有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也就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民主成本就是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它的建立、实施所要耗费的社会资源。1959年,美国政治学家利普塞特(S.M.Lipset)曾经做了一次富有成果的实证性研究。他通过对48个国家的考察发现,经济发展与民主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经济发达的国家并不一定就是民主国家,但是,有着稳定的民主政治的国家却几乎都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换句话说,有了发达的经济,并不一定有民主的政治,而没有发达的经济,就不可能有民主的政治。“在人民由于种族或人种的差异而严重分裂的地方,在群众由于无知或贫困而不能参加社会生活的地方,民主是不能兴盛起来的。在危机和长期不安定的条件下,它也不能成功。”〔5 〕这也就是说,民主政治的实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美国政治学家科恩曾经将这些条件概括为五个方面,即“物质条件”、“法制条件”、“心理条件”、“知识条件”和“防卫条件”。〔6〕据此, 我们可以把民主成本分为五部分: ⑴保障成本:即民主的物质投入,包括经济方面的如地理环境及参与的物质设施,也包括公民的物质条件与社会整体的经济安排。 ⑵认同成本:即民主的合法性成本,在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民主社会中,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非常重要,为使公民认识、接受民主政治所花费的教育、宣传成本,就是认同成本。它投入的目的就是要使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具有民主的一般知识和心理素质:愿意和解,自我克制,依法办事等。 ⑶能力成本:这部分涉及培养公民履行民主赋予的各种任务能力所花费的训练费用,以及为提高能力所提供的必不可少的信息成本。 ⑷规范成本:即制定保护公民权利以便使能真正充分参与政治事务的法律规范的费用。民主政治也是程序政治,法律政治,立法工作非常重要。 ⑸防护成本:即为保护民主政治而抵御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进攻与破坏所要花费的社会资源,也就是执法成本。 保障成本和防护成本可称作民主的硬成本;认同成本、能力成本、规范成本构成民主的软成本。只有软硬成本都得到满足,民主政治才可能真正实现。而这些成本的授入必须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和政治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对于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又需要政治民主化来促进,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更是如此。 民主政治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直接的作用,它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政治环境。民主的主要功能和效益在于:它能够塑造市场经济所不可缺少的自主独立人格,能够有效地组织社会公众从事生产活动,发挥出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从而为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有效的利用创造必要的政治人文条件。正是在这意义上,邓小平始终把民主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把民主与四个现代化相联系,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