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

作 者:
张怡 

作者简介:
张怡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原文出处:
外国文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4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529(2004)04-0061-07

      一句话概说

      “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一词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3)提出的文化社会学的关键概念。借助布尔迪厄的思想,我们进入“作为资本的文化”这一新视域,重新理解被传统神圣化、经典化的文化,并透视文化隐秘的利益逻辑,探查文化所包含的复杂的权力运作。亲历了文化社会学的解魅后,我们发现文化作为人类实践生活的基础,一方面提供人们相互理解、交往、参与社会实践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生成权力与利益支配的生生不息的源头。

      大背景解说

      布尔迪厄是法国继涂尔干(Emile Durkheim)之后的最重要的社会学家。在当今法国人文思想界,他的影响和地位堪与50年代的萨特和80年代的福柯媲美。

      20世纪70年代以后,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渐渐受到众多领域的青睐,一改曾经只在人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领域内传播的现象,频频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的文学理论、文化研究场域。90年代末,连学术圈外的媒体如法国国家电视台和《世界报》、《费加罗报》、《新观察家》等著名杂志都卷入“布尔迪厄浪潮”中来。

      2003年1月23日,布尔迪厄因癌症在巴黎辞世,终止了他求索不息的思想历程。消息传来,《世界报》为了在首版登载这一噩耗推迟了几小时出版。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电视台在首条新闻的位置播报了这一消息,并传达了法国总统、总理等社会要人和学者们对他的哀悼。

      布尔迪厄如此轰动的社会影响力不仅与他的社会学成就有关,更因为自90年代以来,他以科学知识分子的身份捍卫自主的“知识政治”,质朴刚健地战斗在反全球化、反资本主义体制化的舞台上,并受到学术圈内外的广泛关注。他无法坐视全球化消费意识形态、媒体网络对自主学术的侵蚀,对弱势群体的无情且无声的劫掠。强烈的忧患感促使他直面媒体,以其人之矛攻其人之盾,站在媒体的讲坛上传播学术,干预社会。应该说布尔迪厄激活了自左拉、萨特以及福柯以来的知识分子干预时政的传统,使科学、学术越出学院进入日常生活,成为争取社会公义和道德的有效力量。面对纷纭变幻的世相,布尔迪厄提出“知识分子何为”、“社会科学何为”等问题,而对“文化资本”及其符号权力的揭示,也是他回答这些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的基础和起点。

      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

      近年来,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陆续进入中国学术领域,人们越来越多地译介和运用他的理论。应当说,他关于文化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巧妙融汇了西方古典社会学的3大传统,并做出了具有原创意义的发展。首先,他吸取涂尔干社会关系分类图式与社会客观分类对应的思路;其次,他接受韦伯利用经济学术语研究宗教、精神空间的启示;第三,他深受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影响,将“资本”概念广泛应用于文化分析,这也是布尔迪厄有功于西方左派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进入布尔迪厄的理论大厦之前需要说明的是,布尔迪厄的研究虽然跨越经济、政治、文化、宗教、法律等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但其中的脉络却是一以贯之的。随着布尔迪厄的批评触角的伸展,经验研究和理论建构两条思路和谐地交织在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理论里。贯串他的文化社会学研究的主线,就是对文化的符号权力的解魅。那么,布尔迪厄是如何揭开符号系统的特殊逻辑,并说明它的社会区分功能的呢?

      为遵循他的思路,我们首先需要对传统的“文化”观念做一次结构性转换,用布尔迪厄的话说,就是要把狭隘单一的大写文化(Culture)扩展成能施行人类学分析的小写复数文化(cultures)。我们必须使传统文化从经典文献、神秘光环、高尚使命、典雅品位中解脱出来,转而带入我们对于日常生活的整体关注之中。

      再者,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的核心任务,恰是要分析文化象征领域与社会空间的结构性对应。或者说,他最热衷的工作,是查找并分析文化系统中的分类,是如何与社会空间中的权力支配关系相互对应的。布尔迪厄坚信,人类的各种文化实践从来就不会脱离社会的政治经济权力运作,也不会隔绝于社会变迁与历史转型过程。文化从来也不只是这些历史过程的被动记录,相反,它一直是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等级结构的重要且隐秘的力量。

      早在社会学名著《原始分类》中,涂尔干和莫斯(Marcel Mauss)就已提出,应当仔细研究人类分类观念的形成历史。布尔迪厄继承两位社会学先驱的眼光,进而敏锐地发现,在原始社会中久已存在的认知图式与社会结构的对应,同样存在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只不过这种对应关系受到了不同社会场域中相对自主而成熟的制度的维持和掩饰。因此,发达社会中的这种对应关系,并不是以直接方式,而是以隐蔽或变形的方式流露于文化实践之中。布尔迪厄写到:“在社会结构与心智结构之间,在对社会世界的各种客观划分——尤其是各场域中支配与被支配者的区分——与行动者适用于社会世界的看法、及其划分的原则之间,都存在某种对应关系。”确认这层对应关系之后,他又建立起一整套微观分析方法。布尔迪厄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不知不觉地养成自己特有的惯习(Habitus),而此种惯习,就是客观社会机制与主观认知图式之间的重要中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