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学间性与文学活动诸要素的相互关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毅,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博士生。代表论文有《何所爱,何以传?》、《网络民主:互联网与公共空间》等。 邹国红,北京工商大学外语系教师。代表论文有《海明威对人类生存价值的求索——论海明威“硬汉形象”的性格发展》、《从麦克高夫和卡明斯的诗看英诗的字位文体变异》等。

原文出处:
创作评谭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4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世纪的西方文论和批评范式发生了三次重大转折。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三大理论体系在相互否定的转换中交叉运作,极大地推动了文艺学理论的发展。其中,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一译“互文性”)理论和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一译“交互主体性”)理论对于文本生成和意义生成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并非毫无联系,找到二者之间的交叉层面,就能够将两大理论体系整合为一,从而产生新的“视阈融合”;而二者的契合点就在于作者主体与读者主体的前理解。可以说,前理解是文本间性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的逻辑中介,因为作者前理解与读者前理解之间的文本间性平行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主体间性。我们把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的交叉关系称为“文学间性”。它是一种复合间性,是连接两大间性网络的网络,是“间性的间性”,能够引发对文本生成和意义生成两方面的重新阐释。

      一、文本生成与意义生成的“原料库”——前理解

      前理解是文学解释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写作或理解活动发生之前就已存储于主体大脑中的、对写作和理解活动有着导向和制约作用的语言、历史、文化、经验、情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对于对象的预期等因素的综合信息。这一概念肇始于海德格尔,系统化于伽达默尔,并由尧斯引入文学史研究。解释学的几位代表人物对这一概念的外延进行了尝试性的描述,基本上可归纳出三种倾向:

      (一)依不同文化层次,可以划分为“历史的”、“经验的”和“当下的”;

      (二)依不同心理层次,可以划分为“潜意识的”、“前意识的”和“意识的”;

      (三)依主体的态度,又可以划分为“严肃的真前见”与“轻率的假前见”等等。

      广义地说,前理解是由不同的前文本(pre-texts)构成的人生经验的累积。这个广义的、能动的前文本有着三重含义:一是前在的理解,即主体心灵的能动性、判断力、理解力;二是语言、传统、历史;三是由主体依据当下情况选取出来的当下判断的前提。这样,前理解既包含着文化、历史、经验、情绪等因素,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范畴。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可以同理解活动一样,标示人的存在,阐释审美规律。

      在与对象接触之前,主体是已经具有理解能力和相应知识、体验的主体,他向着可能的方向来筹划自己的理解。一切理解活动都必须在前理解的前提下开始。如果没有前理解,就不可能有理解活动的展开,更不会有意义的生成。从现象学的角度看,前理解具有一定程度的意向性。它使主体的理解不单是寻找“作者意图”之类的预设意义,而且还要向文本提问,以图逐渐完成自我印证。因此,是前理解使主体与对象主体之间产生了对话关系。

      人的审美理解活动是人在现实条件下的生存实践活动。人的本质力量是审美的最初动因和最终目的,理解活动其实就是本质力量不断选择自我印证的形式、不断探索自我印证的方式的实践过程。然而,文学的审美理解过程与一般的理解有所不同,这是由文学语言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正如金元浦先生所说:“前理解状态先于主体与客体区分的自觉意识,任何文学作品的理解都只能从这种‘前理解’状态开始,而不是由‘主体’开始。语言、经验、记忆、动机、意向,包括情感、直觉、潜意识等构成了前理解的本体性因素。”(注:金元浦:《文学解释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5页。)

      前理解以语言和视觉形象等形式储存于主体的头脑记忆中。任何一种语言形式都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其话语中蕴含含义必然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语言的含义是没有穷尽的,它会在一定的历史情况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只要时间在发展,实践在发展,语言的意义就会不断地发展,它从来不会滞留于过去,一成不变。这就是伽达默尔所说的“效果历史”。因此,主要以语言形式留存在头脑中的前理解在解释过程中的具体化(即它在当下的意义),将随着现实的具体条件及主体在当下的状态而发展。

      前理解是文学间性的存在前提和条件。无论是作者主体,还是读者主体,一旦前理解缺失,文学间性也就随之消亡。所以,文学间性并不存在于文本本身。它就像道路一样,形成一种相互关联的开放式网络。这是我们对前理解的理解,也是对文学间性的理解,更是对二者关系的理解。

      前理解的构成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我们把这个因素称为“识商”,它对于个体对艺术的直觉把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世界观和价值观。世界观是人生境况和体验与后天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它能够影响价值观,后者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事实形态是一个已然的世界,而价值形态则是一个应然的世界,存在于事实形态之外,是一个由未然向已然转变的、不断生成的场。它是一个按照人的目的和需要构建起来的价值体系,包含着主体的需要、信念和理想,是对生命的意义和潜力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基本信赖。

      (三)文化视野。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在现实生活世界中,个体的人总是附属于某种特定的文化群体。不同的文化群之间存在着同质与异质的种种因素,其差异犹如视觉的盲点,往往会影响解释和理解。

      (四)文艺素养和接受累积。马克思曾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再优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能构成对象。因此,文艺素养和阅读一接受的经验累积是文本间性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具有一定水平的文艺素养但却缺乏接受累积,终究无法打通文本间性之途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前理解的视野盲点”。这种盲点意味着前理解信息库(前文本库)的荒芜和萎缩,而前理解与文本间性的关系如同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说,文本间性就存在于阅读—接受的经验累积之中。视野盲点越大,文本间性的场就会越小;相反,盲点越小,场的空间就越大,文本间性对于解释活动的参与也就越积极,生成的文本意义也就越丰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