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德国思想界,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批判理论仍是一个很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思想派别。霍克海姆、阿多尔诺、马尔库塞这些法兰克福学派的创立者的思想,不断被后人重新解释、批判和反思;而哈贝马斯作为第二代批判理论的领袖,60年代以来,深刻地影响了德国思想界。我们注意到,继哈贝马斯之后,或许可以宽泛地称之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三代人,或批判理论的“新一代”,正在作为一种不可小觑的思想力量崛起。在这批人中,魏尔默(Albrecht Wellmer)和比格尔(Peter Bürger)尤其值得关注。前者从哲学角度,后者从文学角度, 进一步深化了批判理论的主题和思想。 比格尔现为德国不来梅大学法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他60年代进入西德文学理论和批评界时,正是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以及斯皮策的文学理论流行的年代。这路理论关心文本的内在分析,注重形式、语言和修辞的分析,忽略了文学和社会历史之间复杂的关联。比格尔对这种现状深为不满,他努力寻找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力图把文本分析和特定社会的文学功能的社会学分析结合起来。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他不断地在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学术思想中寻找灵感和启迪。自60年代初他出版了论法国超现实主义文学的著作以来,比格尔一直在阿多尔诺、哈贝马斯等法兰克福学派的语境中思考,他的研究具有典型的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特色。 1974年,比格尔出版了《先锋派的理论》,这本书很快蜚声西方学术界,给作者带来了巨大声誉。1984年该书被译成英语,分别在美国和英国同时出版,列入了曼彻斯特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丛书”。这以后该书被译成许多文字,遗憾的是目前尚未有中文版。在《先锋派的理论》中,比格尔着力发展了两个主题:第一,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文学实际上具有一种自律体制(autonomous institution)的功能;第二,早期的先锋派运动是一种摧毁这种体制的尝试,把文学的潜能解放出来,以变革日常生活。他的这个研究是建立在两种不同的方法基础之上的。一是新的文学社会学,它继承了韦伯以来的德国社会学传统,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学理论,集中于研究文学体制的历史和结构;二是一种新的美学观,即比格尔主张,必须在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分离和复杂关系中,对唯心主义美学的基本范畴(艺术品、天才、静观等)进行批判的考察。这里译出的两篇论文就广泛地涉及到他的这些基本理论及其在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中的运用。在《先锋派的理论》一书中,比格尔还对一些流行观念做了辨析,并提出了许多新的并引起极大争议的看法。一般认为,他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区别了现代主义和先锋派的不同。比格尔发现,早期的先锋派,以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为代表,显然有别于其他现代主义运动,比如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等。区别主要在于现代主义追求一种艺术的自律性,而先锋派则是对这种自律性的坚决否定。这和许多别的现代主义理论大相径庭。那么,为什么先锋派会走到这个文化立场上去呢?比格尔认为,先锋派的出现有一个明显的指向,那就是要摧毁资产阶级社会中的艺术体制。现代主义艺术是建立在把艺术和生活实践区别开来这一基本原则基础之上的,体现为对某种有机统一的艺术品观念之中。先锋派有意要拒绝审美的自律性观念,它所要创造的乃是一种非有机统一的人造物,以便把被现代主义刻意强调的艺术与生活实践的鸿沟弥合起来。这种倾向在超现实主义者杜香的艺术实践中最为明显,他的许多“现成物”作品,是对当时现代主义者所追求的那种个人风格和匠心独运的莫大嘲讽。因为越来越趋向于体制化的资产阶级艺术(现代主义)的批判性和对抗性已日渐衰落,先锋派正是在这里体现出彰明较著的先锋性。比格尔的这种说法和美国现代主义艺术的发言人格林伯格的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后者看来,先锋派(他所说的先锋派正是比格尔的现代主义)与流行艺术其实互为转化,通过某种金钱的诱惑和“时尚”的流行,先锋派已经失去了先锋性,它们变成为真正的“后卫”而非“先锋”。晚近比格尔的这个观念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实践和理论发现所证实。比如,加拿大先锋派戏剧专家因尼斯就发现,先锋派戏剧现在已经充分体制化了,它不再是和社会对抗的文化,毋宁说,体制化已经把先锋派彻底地融入现存资本主义的文化之中了,以至于某些表面激进的先锋派戏剧成为真正的“大众狂欢”。在有关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讨论中,比格尔的理论更是富有启发性,正像利奥塔区分了两种崇高的现代艺术,并把后现代视为现代主义的初期形态一样,比格尔的这个区分也把先锋派(如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问题联系起来了。比格尔的这个观点晚近在西方学术界被广为争论,并且和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纠缠在一起。再如,他在书中提出了现代主义不同于传统的古典艺术,其显著特征之一是追求某种绝对和普遍。换言之,现代主义者不是要写一部书,而是要用艺术来做一切可能做的事。这个观点后来在詹姆逊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以至于詹姆逊认为,现代主义要写的唯一作品是宇宙之书。诸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埃略特的《荒原》等。 自70年代以来,比格尔和他的同事克里斯塔·比格尔,彼德·霍恩达尔,以及其弟子汉斯·桑德斯等人合作,逐渐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理论派别,出版了许多专著和文集,其中许多已经被翻译成英文和法文。比格尔的主要学术著作有:《先锋派的理论》,除了英译外,还被译成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和韩国语等;《中介—接受—功能:美学理论和文学理论的方法论》(1979);《唯心主义美学精神》(1983),该书已被译成法文。在这部书中,比格尔以哈贝马斯方式,讨论了唯心主义美学;《现代散文》(1988,与克里斯塔·比格尔合作),以一种阿多尔诺式的立场,来分析从德国浪漫主义到乔伊斯、贝克特的现代文学文本中的真理内容;《大师的思想》(1992),该书分析了巴塔耶、布朗肖、福柯、德里达和海德格尔,特别指出了这些现代大师的反黑格尔主义思想;《艺术的体制》(与克里斯塔·比格尔合作),分析了17世纪到20世纪法国和德国文学中文学体制形成的历史过程;《现代主义的衰落》(1992)是比格尔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回应,该书表明作者关心作为一种古老的知识类型的文学,以及文学如何进入世界;《尤利西斯的眼泪》(1993),作者对巴塔耶、拉康和阿多尔诺进行了新的解释,并指出这些具有不同思想背景的知识分子如何弥合社会主义和左派思想危机之间的断裂。《法国超现实主义》(1996),比尔格进一步发展了他早期关于先锋派的理论。 这里译出的两篇论文:《先锋派对艺术自律性的否定》和《文学体制与现代化》,分别译自《先锋派理论》和《现代主义的衰落》。这两篇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比尔格的基本观念,涉及到他对现代主义和先锋派文学的看法。这两篇论文转译自英译本,并得到了作者和德文版出版社的授权,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