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的深刻与整体的偏狭

——对影响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几种形式主义理论的学术剖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潘天强(1954-),男,上海市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马列文论、文艺思潮、影视美学。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涌入的西方形式主义文艺理论对我国的文学创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文艺形式理论研究的不足。然而有些论点尽管含有“片面的深刻的真理”,但作为一种解释整体文艺世界的理论却暴露出自身的矛盾和偏狭。无论是苏珊·朗格的“艺术即情感符号的创造”的学说,还是马尔库塞的“新的感受力”的观点,甚至刘再复“文体革命”的理论都具有这种矛盾的特征,但是他们还是希望找到一条文艺自律的道路。然而后现代主义文艺观的极端主义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从内容到形式,从主观到客观的彻底的虚无,使文学创作渐渐滑入拒绝一切理想和情感的纯文字游戏。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4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320(2004)01-0070-04

      新时期文坛观念之纷繁、流派之众多是中国文学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在这种既碰撞又渗透的大潮中,20世纪以来的欧美的哲学、文化学、美学、艺术学、语言学,对形式、语言、符号的精深研究,大大弥补、丰富了内容与形式的理论。这些体系化、精细化的新学说、新观念强调文艺的形式因素的性质和功能,注重文艺的形式因素对文艺内容因素的选择、内化和建构作用。但西方形式主义理论的真伪对错是纠缠在一起的,有些论点尽管含有“片面的深刻的真理”,但作为一种解释整体文艺世界的现象却暴露出自身的矛盾和偏狭。这些理论经受不住实践的检验,在与现实主义理论碰撞中显得虚假而脆弱,因为它们明显地、断然地将内容与形式割裂开来,坠入读者无法认同的深渊。新时期文艺论争中真正能与现实主义相抗衡而又不易被察觉的,往往是那些表面上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立足点实际上仍站在形式方面的论点;或以马克思主义为逻辑起点,自觉不自觉地得出唯心主义结论的观点。这些形式理论往往以貌似严密的逻辑推理的假象掩盖着实质上的疏漏和偏颇。

       一、“情感符号创造”的理论剖析

      “情感符号创造”是主张“形式大于内容”的人经常使用的术语。“艺术即情感符号的创造”是美国现代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汲取和改造了新康德主义的代表人物卡西尔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美学形式理论。她的目的是为了调和康德以后西方美学有支配地位而又互不相容的两大派即艺术形式论和艺术直觉论,以创立一种联接和融合艺术形式与艺术情感的完美无缺的艺术形式理论。朗格认为,人类的内在生命本体中,有极其复杂的生命感受,而作为符号形式之一的语言,虽然具有交流传达的功能,却无法完整地表达复杂的生命感受即人类的情感和情绪。于是人类要求创造一种特殊的符号。但创作本身并非是个人情感的发泄。她在《哲学新解》中说,“发泄情感的规律是自身的规律而不是艺术的规律”,“嚎啕大哭的儿童恐怕比一个音乐家表现出更多的个人情感”。艺术表现的情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情感,然而表现这种情感的艺术抽象不同于语言抽象。语言用概念来抽象,而艺术用来表达人类共同情感的抽象物是体现情感结构的感性形式。比如一首乐曲,可以表现和抒发人类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情感,但乐曲本身已被形式化了,即把具体内容加以抽象。乐曲来自具体的情感,化为艺术便铸成了一种有表现力的形式,比原来的情感概括和蕴涵了更多的内容。由于它以“这一个”而不是这一类的具体形式呈现在直观与想象面前,所以把握情感的过程绝对不能依靠理性,只能靠直觉。艺术创作的过程,借用具体真实的情感进行情感的抽象,抽象出来的形式便成为情感符号。抽象结果必然既是具体的视听形式又具有普遍意义,它与现实鲜明有别,而又能为具有感情经验的人所感悟。这样,普遍的情感与形式融为了一体,可以有“意味”地表现人类普遍情感,成为通过形式加以对象化了的人类情感,艺术“成为一种表达意味的符号,运用全球通用的形式,表现着情感经验”。于是将现代美学中的“表现论”与“形式论”调和统一在一起。朗格的推理是严密的,治学的态度也是严谨的。“情感符号的创造”理论的确为形式主义找到了一条走出怪圈的途径。然而,朗格的理论不是无懈可击的,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剖析,便使得这种美学理论捉襟见肘。

      首先,这种理论的立论基础有错误。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的确含有大量的情感成分,但表现情感并非是艺术的全部目的。艺术既表现人类的感情,同时也传达人们的思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如果把情感作为惟一尺度来衡量艺术,即使是强调情感的共通性和普遍性也是不全面的。它否定了艺术对人类巨大的认知和教育功能,只能为艺术脱离政治、追求纯艺术提供理论依据。其次,朗格颠倒了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错误地以为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在于符号的抽象和意识的抽象。而且她继承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观,认为符号活动是人类精神把握杂乱现象世界的本能行为,从而彻底否定了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活动的基础,即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再次,朗格的情感理论完全脱离了特定时代与特定环境对情感的制约作用。情感活动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其中既有遵循某些生理、心理的基本规律和共同特征,也渗入了大量可变的社会因素。朗格强调了人类情感中的生理、心理因素而排除了社会性因素,不但无法解释情感及艺术趣味的差异性,也否定了不同时代、社会、阶级、阶层、民族的情感的不同特性,无法解释“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的殊异。此外,朗格以音乐为基础论述情感与艺术的关系,然后推而广之,用音乐的艺术形式理论来解释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学领域,必然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

      二、“新的感受力”的理论剖析

      “新的感受力”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提出来的重要理论之一。马尔库塞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改变人的精神活动因为屈从于现行社会体系的压制而形成的单线性或单向度的残缺状态。社会解放的精神标志是挣脱社会对人的自由意识具有极大限制性的思维方式和感受方式,为此,必须摧毁和颠覆传统价值观念,谋建能体现新的观念格局的所谓“新的感受力”。因而,艺术的批判功能及其对解放斗争的贡献,寓于美学形式之中。一件艺术品真实与否,不只看它的内容,也不只看它的形式,而要看内容是否变成形式。只有艺术形式才能构成艺术的自主性,使之与生活之间产生了一种疏离,因而使得艺术从阶级斗争的实用主义中挣脱出来。这种自由性的艺术形式具有离经叛道的品质,使艺术能从“任务文学”和生产领域中分离出来。艺术对现实的肯定有其特定的功能,与社会生产的过程不能相提并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即艺术自身。艺术形式上的突破,显示出打破被现实的传统压抑、禁锢、窒息的生命力。因此,现代主义艺术不仅意味着用一种风格代替另一种风格,而且是以一种“新的感受力”来摧毁那些被强化了的、秩序化了的、法则化了的旧的感觉结构和感觉方式。从这个意义上看,形式变成了内容,内容也变成了形式。现代主义艺术创作中的形式是最积极的、最活跃的、最有生命力的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