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一个讨论

——兼及当前文艺学的变革与出路

作 者:

作者简介:
陶东风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原文出处:
文艺争鸣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4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主持人:陶东风

      参加者: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博士生王瑾、和磊、喻书琴、陈晓华

      陶东风:关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新媒介人阶层的兴起以及美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等问题,从西美尔、本雅明到博德里拉,西方理论界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在目前已经翻译成中文的西方著作中,费瑟斯通的《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0年)与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这两本书,特别是后者,集中地讨论了这些问题。费瑟斯通在《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提及了审美化的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艺术亚文化的兴起,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和超现实运动,他们追求的是消解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消解艺术的灵气;二是将生活转换为艺术作品的谋划,具体指追求生活方式的风格化、审美化(顺便指出,今天的人已经越来越依据人的消费方式或生活方式,而不是根据一个人的出身、门第、内在德性,甚至不是根据人的职业来辨认与划分人的身份、认同乃至社会地位);三是日常生活符号和影像的泛滥。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符号化、影像化,它越来越像一面“镜子”,构成现实幻觉化的空间。按鲍德里亚的观点,我们生活在一个仿真的世界,一个由符号包裹的超现实世界。

      生活审美化的现象我们并不陌生,它就发生在我们中间,其基本表现是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模糊乃至消失了,借助大众传播、文化工业等,审美普及了,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利,也不再局限于音乐厅和美术馆等和日常生活隔离的高雅艺术场所,它就发生在我们的生活空间中,如百货商场、街心公园、主题乐园、度假胜地等;发生在对自己的身体进行美化的美容院、健身房等场所。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认识与评价这种现象?有人说这是一种进步,是审美的民主化,也有人认为它是美学和审美活动的堕落。作为从事美学文艺学研究的人,我们还要关注这种现象对我们的美学研究、传统的美学观念以及其他方面造成的冲击。有人可能会说,以前也有过关于审美泛化现象的讨论,并出现了泛美学研究,如饮食美学、环境美学、形体美学等。但我认为,我们今天的审美化现象以及它所引发的美学学科反思,跟这种泛美学研究还不太一样。这些所谓泛美学研究基本没有触及到一些传统美学的根基,只不过扩展了美学的研究范围,冒出了一大堆“新兴学科”,而且对于生活审美化的社会文化与历史语境缺少深入的解释。现在似乎要把讨论更深一步,特别是要深入认识生活审美化出现的社会文化语境,大众传媒的关系、它与文化市场以及消费文化的关系。另外必须指出,我们谈论生活的审美化的现象,决不是无条件地为它辩护。这是—个开放性话题。

      王瑾:20世纪以前,美学家们往往把人类的审美、文化活动局限在艺术美的领域之内,他们根本就没有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一切列入审美、文化的范围。但是在短短百年的时间内,人类还来不及对审美、文化作出十分成熟的理性反省时,审美文化已经大举进入了日常生活的领域,许多西方著名的社会学家与美学家都一致认为:审美化正在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原则。就中国现实而言,关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理解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1、审美启蒙的淡出。大家都知道,在20世纪80年代,审美文化基本属于精英文化的范围,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而言,他们必须创造出一种真美的艺术去唤醒公众的社会使命感和文化批判热情。比如说《班主任》里的教师张俊石,《芙蓉镇》里的知识分子秦书田,还有《歌德巴赫猜想》里的数学家陈景润等等,他们都是启蒙意识的化身。但是到90年代,中国社会审美风尚出现了由启蒙模式向消费模式的转换,人们往往会以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去构筑现实生活的感性满足。在这种转换过程中,知识分子的职能开始出现变化,产生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也就是“新型媒介人”。这些新型媒介人往往通过制造消费偶像来引导日常生活。最近新浪网进行的关于文化偶像的评选其实也正是一个制造偶像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法兰克福理论家洛文塔尔所提出的生产性偶像向消费性偶像的转变。总体来说,在现代中国,审美已不再是一种诗意表达(陶东风:也可以说是一种泛化了的诗意表达),而是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物质满足的快乐,美已经从理想精神的高峰回到了人世生活的享受之中。

      2、日常审美的打造,即费瑟斯通提出的“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进入20世纪,审美、文化由于社会的发展而逐渐丧失了传统的神秘色彩,开始降低姿态,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审美在内化着人们的生活。

      3、审美消费。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指出,我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现在,商品、服装、百货和餐饮都转化成文化。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也提出了“硬件”和“软件”的位移问题,原先是硬件的物品如今成了附件,而原先是软件的美学则成为主流。具体地说,消费除了是对文化意义的消费以外,更多的是对文化差异和社会结构差异的消费,商品的卖点就是那些与众不同的特点,特别是那些象征社会地位的特点,比如买房子是中国人的一件大事,那么很多房产广告中就会出现这样的句子“上等地段,荟集精英名仕、企业总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