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述略

作 者:

作者简介:
宋骐远,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邹赞,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原文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内容提要:

考察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依靠早期中共党员和文化界知名人士的文艺活动、社会团体的文艺实践、报纸刊物的文艺宣传以及苏联的文艺工作等传播路径,共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并对新疆现当代多民族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21 年 08 期

字号: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拟将研究对象聚焦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轨辙与发展状况,深入思考其对新疆现当代多民族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实践的深远影响。根据已经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来看,针对这个话题的研究方兴未艾,大多数相关论文和著作是从某个角度或侧面切入,尚未揭示这一重要论题的整体图景。在归纳并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发现,俞秀松、杜重远、林基路、张仲实、茅盾、赵丹等早期中共党员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在新疆的文艺活动,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新疆各民族文化促进会、新疆文化协会等社会团体在新疆的文艺实践,《反帝战线》《新芒》《新疆妇女》《新疆日报》文艺副刊等报纸杂志在新疆的文艺宣传,苏联在新疆的一系列文艺工作,均可看作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地区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梳理发掘,尝试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进行专题研究,旨在绘制出其发展轨辙与整体状貌。

      一 早期中共党员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在新疆的文艺活动

      早期中共党员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在新疆开展了大量工作,其中文化方面的工作是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从事文艺工作时,以生动的文艺载体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丰富内涵与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或隐或显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早期在新疆从事文艺活动的中共党员和文化界知名人士主要有俞秀松、杜重远、林基路、张仲实、茅盾,赵丹等人。

      1935年5月,俞秀松从苏联进入新疆,先后担任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秘书长、新疆学院院长、省立一中校长、《反帝战线》杂志主编等职务。①俞秀松把关注焦点放在新疆的文化事业上。他建议成立多个民族的文化促进会,包括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这些文化促进会组织了歌咏队、话剧团、歌舞团等,开展了丰富的演出活动,在推动新疆多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反帝战线》杂志是俞秀松一手创办的,并以此为载体介绍苏联的有关情况、译介马列经典著作等,他还从苏联和中国内地的进步书店购买了大量马列理论经典著作、中共领导人的论著及相关领域的优秀书籍,开办了文化书店。②俞秀松在担任新疆学院院长和省立一中校长期间,高度重视政治思想工作,明确要求两个学校的必修课中要加入马列主义理论。俞秀松是第一个在新疆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他提出发展新疆文化应当遵循“以民族为形式,以马列主义为内容”的原则。③俞秀松藏书丰富,其中包括俄文原版的《联共党史简明教程》《政治经济学》《简明哲学辞典》《资本论》和高尔基等作家的文学作品,他不仅自己反复阅读学习,还非常热情地将这些书籍与青年学子分享。俞秀松的《辛亥革命的教训》一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考察中国近代历史,启发了广大学生。俞秀松在新疆期间,一方面大力向新疆各族人民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另一方面十分关心新疆多民族文化事业发展,表现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鲜明导向。

      1937年9月,杜重远开始了他的新疆之行。杜重远为新疆引进了大批人才,如茅盾、张仲实、萨空了、史枚、赵丹等。为了建设新疆的文化事业,杜重远多次不辞劳苦往返内地,采购了许多进步文化书籍和多种文化技术设备带回新疆。④杜重远任新疆学院院长期间,在新疆学院的抗日救亡宣传和学术研究活动上倾注了大量心血。1939年7月,杜重远和茅盾、张仲实等人共同创办了新疆学院院刊《新芒》,该杂志发表了很多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其中主要有:郝永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核心是什么?马恩怎样发展了它?》、李玉祥《国家的起源与本质》、姜作周《政治经济学研究提纲》、图奇春译《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赵普林译《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陈锡华译《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介如译《发展是对立的统一与斗争》等。⑤研究马列主义、探讨现实的文章在《新芒》大量刊登,呈现出活跃的学术气氛。杜重远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在课堂上讲述团结抗战的重要意义,深受学生欢迎。他要求学生以实际行动为抗日效力。1939年7月,杜重远和郭春则等人组织了“新疆学院暑期赴伊犁旅行团”,杜重远亲自担任团长,带领师生到新疆各地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激发了新疆各族人民抗日救国的热情。⑥杜重远在新疆学院的这段工作经历,始终聚焦抗日救国这一根本宗旨,严格遵循“言必抗战,行必救国”的原则。⑦杜重远在新疆的文化活动,是他在文化战线上宣传抗日爱国的具体实践。

      1938年2月,林基路受中共党组织派遣进入新疆。⑧林基路在新疆大力推动教材革新,为学校师生和进步青年创造良好条件,让他们能够接触到马列主义理论书籍和革命文艺作品。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教育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曾亲自讲授《新政治学》《新哲学》《社会结构论》和《中国现代革命史》等课程,向广大青年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⑨林基路还借助多样的文艺形式进行抗战宣传工作,例如:教唱抗战歌曲,编演抗战戏剧,创办与抗战有关的墙报、黑板报,开展纪念性的活动,举办抗战演讲,为奋战在一线的抗战将士进行募捐等。通过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文艺样式,让人民大众了解到抗战的具体情况。1938年10月,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各校联合举办的话剧比赛活动中,新疆学院演出的由林基路编导的话剧《呼号》荣获第一名。⑩林基路对话剧运动的支持是他在新疆从事文艺工作的一部分,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早期在新疆开展工作的中共党员代表,林基路对新疆的文化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精力,他的文艺实践很好地融合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观点,如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大众化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