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60(2004)02-0001-06 一、教育交往行为的理解 交往理论是当代中西哲学视域的焦点,在教育理论界,交往与教育问题已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但对交往进行教育本体论理解的思想却不多见。很多人仍然站在工具理性的角度对交往进行手段性地理解,认为交往是教育、教学的一种方法、手段。不可否认,交往对于教育、教学具有工具性的价值,它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这种认识仍然属于认识论哲学范畴的,这与交往理论本身对认识论哲学超越的旨趣相去甚远。局限于这种认识,交往的“主体—客体—主体”框架便会“沦落”为“主体—客体”的结构,交往在教育中便会名存实亡。 交往是主体以语言、符号为媒介,通过对话而进行知识、情感、观念、信息的交流,以形成相互“理解”与“共识”的行为。首先,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存在体现着双重关系,“一个方面——人们对自然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人对人的作用”。[1](p.33)人与自然的作用主要是一种工具性行为,而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交往行为。其次,交往是作为主体的人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行为,如果以客体的性质所参与的交往不是真正的交往,而是变相的工具性行为。 交往本身就蕴涵主体间的自由、民主、平等精神;交往的旨趣在于给没有“窗户”的封闭主体开一扇“窗户”,使困扰人们已久的片面“主体性”变为全面的“主体性”即“主体间性”。如果认为主体与客体发生的行为也是交往,这就是工具性行为“合理化”的结果,也就是哈贝马斯所批判的“工具合理性”对“交往合理性”的压制而造成“系统”对”生活世界”的入浸,最终导致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抱守此论调者长期浸淫于“手段—目的”的语境中形成的工具主义思维使其难以对交往进行一种本真的理解。 如果“不把对于交往问题的研究提高到对交往理性研究的高度来理解,提高到哲学思维范式转换即人类学思维范式结构的高度来理解,我们就很难抓住交往问题的实质,而可能只是流于交往现象的一些表浅的描述”[2](p.4)。这一告诫对于我们研究教育交往问题极具启发意义。因此,在教育研究中,我们不能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交往,否则我们就仅仅学到了形式上的东西,而丢掉了具有实质意义的内涵。我们要打破主体改造客体的教育工具化行为,实现教育范式的真正转变,必须对教育与交往问题进行本体论的理解,用“人类学思维范式”来理解交往、教育及教育世界中的人。 交往对教育具有本体论上的意义,这一方面是说教育应归属于交往行为范式,在实践中应遵循合理交往的规范。前苏联教育家季亚琴科在分析教学的本质时指出,教育活动中的师生交往不是教学的手段,不是与教学平行的过程,而是教学存在本身。没有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教学就无法实现。杜威在探讨“教育和沟通”时也说过,“社会在传递中、在沟通中生存”,“社会生活不仅和沟通完全相同,而且一切沟通都具有教育性”[3](pp.9-10)。他这里所使用的沟通就是英语中的“communication”,也就是人们现在所译的交往。 另一方面是指教育生活中的具体交往行为对于教育具有本体论的价值,即它可以实现教育的“成人”目标。教育的旨趣在于“成人”,“成人”即人的生成,一种完整的、有个性的主体的生成。如《学会生存》一书所说:“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4](p.195)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出现的“批判—交往教学论学派”(kritisch-kommunikation didaktik)就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交往过程,认为教学交往的最高目标是“解放”,即使学生从社会的、技术的、自然的与他人的压制中解脱出来、获得自由。学生所获得的自由是对称的自由,是他们应有的而不是教师施舍的自由。为了实现“解放”的教学目标,交往教学论认为教学应打破不平等的规范,实现合理的交往。前苏联合作教育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教育,教育过程应建立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师生在交往中彼此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解放儿童”、“发展个性”的目标。 总之,与工具性教育追求工具化的人相反,属于交往行为范式的教育所追求的是一种大写的人,大写的人不是单子式的主体,而是能与他人共生的主体,这种大写的人也就是具备主体间性的人。因此,教育交往行为应超越对个体主体性的迷恋而走向主体间性。 二、主体间性内涵的分析 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有人也把它称之为交互主体性、主体际性、主体通性、共主体性、主体间本位等。主体间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美国哲学家M.怀特在《分析的时代》一书中就说过,对于胡塞尔称之为“交互主体性”的东西,“本书作者不十分了解,不能详加说明”,同时他又指出,这种情况“不只是本作者,同时也是较老一辈、较为博学和对加括号较为训练有素的哲学家所共有的过失”[5](p.142)。另外,对主体间性有过论述的不仅仅是胡塞尔一人,所以本文对他们的主体间性思想只能作简单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