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04)04-0005-04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入第三个学年,人们在品尝改革带来成果的同时,也为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深深困惑,评价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不能及时“解困”,评价问题就会成为前进中的障碍,课程改革蓝图的实现就会变得遥不可及。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评价问题也是全方位的,本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是从评价原理角度,作一些评价方法论及一般策略上的探讨。 一、教育评价的理论走向:从“客观判断”到“理解式对话” 评价历来被视为一种判断,不是事实判断就是价值判断,或者是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然而,在社会日益强调尊重主体、价值多元的今天,评价越来越成为一种对话,一种平等的真诚的充满建设性的对话。 如果从对话的视角来回顾历史,那么—— 最古老的考试,倒也是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先是“背靠背”的(如笔试),然后是“面对面”的(如面试),武状元的考试则还需加上“兵戎相见”。然而,“话语霸权”在主考官的掌握之中,说是对话,实质是典型的“一言堂”。 测量强调“用数据说话”,似乎十分客观,然而数据本身不会说话,实质是人在借数据说话,人的价值标准隐于其后,决定着搜集哪些数据、如何分析这些数据。 自泰勒以来的评价(人称“第二代评价”)强调“描述”,即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这种描述是独白式的。结果与目标一致究竟意味着什么,评价双方似乎双双“失语”。 第三代教育评价强调判断,即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并主张客观性与教育性(发展性)相结合。然而实践中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所谓的事实判断并不可能“客观”,二是所谓价值判断其实只是评价者用权威的“价值标准”与被评者居高临下地说话。 以古巴和林肯为代表的第四代评价,批判了以往各代评价对价值多元性的忽视、评价者高高在上的姿态以及“过分依赖科学范式”等弊端。显然,第四代评价抛弃了“价值中立”的信念,也不认为众多价值中有哪种价值值得特别推崇,因而主张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评价过程即是一个协商对话、多方参与的过程,而非一方控制一方。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性研究方法。 也就是说,新的评价观要求把评价理解为对话——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平等而真诚的对话。即使以课程产品为对象的评价也是如此,如课程标准评价,其直接对象是文本,但间接对象是制定和使用文本的人,因而,课程标准评价实质上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对话。 二、给独白留下空间:反思对话式评价之后的结论 这里说的独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言自语,而是专指接受评价者的独立的、反思性的言说,一般包括述说与申辩。 在前三代教育评价理念指导下的评价,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评价者完全以一种权威姿态出现在评价对象面前,从制定评价标准到依据标准作出评价结论,所有主动权都掌握在评价者手里,他们完全控制整个评价过程,被评价者只有被动接受评价,没有任何发言权。在这些完全忽视评价对象主体性的评价活动中,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完全没有坦诚交流和平等对话的可能。 对话式的评价意在革掉这种不坦诚和不平等,然而,这取决于是否进行了真正的对话。马丁·布伯把对话分为三种:真正的对话、技术性的对话以及装扮成对话的独白。真正的对话是“每一位参与者都真正心怀对方或他人当下和特殊的存在,并带着在他自己与他们之间建立一种活生生的相互关系的动机而转向他们”。因此对话的基本运动是转向他人。技术性的对话是指单纯由客观理解的需要所激起的对话,它大量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装扮成对话的独白,其基本运动是“反映”。独白的人只关注自己、考虑自己、自我崇拜。他者的存在、观点、态度沦为经验,成为“自我”的一部分。他者没有与自我一样独立的存在,没有特殊的人格、独有的价值观念。如果评价者是这样一种独白的人,那对被评价者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 乐观的观点认为,在以真正对话方式进行的评价活动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可以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的对话世界,评价双方互相沟通、理解,让评价成为一种双方作为活生生的“人”的交流,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公平性。同时,平等的对话世界是对人的自由创造性的强调,能为人的自由创造敞开宽松、和谐的空间。人文化的评价方式重视所有参与评价的人的看法在评价中的作用,并以协商、对话的方式来消除分歧,得出结论。同时,评价者亲自进入评价现场,参加到评价对象之中,取得评价对象的信任,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利用参与观察、行动研究的方法收集信息资料。以这种资料得出的结论由于其真实具体,切合被评价者的需要而易于被评价者所接受。这种消除了评价双方不平等、摆脱了所谓价值中立的评价被称为“走向理解的评价”(注:可以把理解看作一个“视界融合”的过程。视界主要指人的前判断,在理解过程中,理解者的视界不断与被理解者的视界交流,并不断地生成、扩大和丰富,达到与不同视界的融合。)。在理解的评价之中,受评者一改被动受评的状态,以委托人的姿态与评价者对话、沟通,评价者也一改过去权威判断者的姿态,作为受委托者设计评价方案,根据委托人的要求获取必要的信息;在向受评者反馈时,也不是简单地给一个评语或等级了事,而是在信息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供受评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