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228(2004)01-0042-04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理解教育”诞生已四年有余。它在教学上产生的深刻影响,是值得人们关注的。 一、独特的理解教学观 与其它教学观念不同,理解教育的教学观强调理解在教学中的价值,注意“活动实在”、“学生实惠”。所谓“活动实在”与“学生实惠”,是说无论开展什么样的教学活动,都必须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不要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的目的性与规律性,把力气在真正的“理解”(包括师生自我理解与相互理解等)上。因为对教育的理解越肤浅,越是只能做表面的工作,教育效果越不尽如人意。理解教育把深入地全面地理解后进学生作为深入理解整体教育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对教师来说,后进生身上存在更多的挑战,能把后进生教好或教得较好的教师,再教优秀学生也就不在话下。在这种意义上,理解教育认为“真正优秀的教师不是只能教优秀生的教师,而是连后进生都能教好的教师”。而要教好后进生,先要把理解教育的“要想使讨厌学习的学生喜欢学习,首先让他喜欢要他学习的人”的观念变成现实。因此理解教育鼓励教师增加“人格魅力”与“工作魅力”以吸引后进学生。人格魅力主要指由良好的个性品质如热情、真诚、善解人意、乐于助人、慷慨大方、兴趣比较广泛等构成的吸引力。工作魅力是由做思想工作与开展课堂教学的巧妙的技巧等构成的吸引力。在这两种魅力合一的教师面前,再后进的学生都会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迅速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去。 二、对话的师生关系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把教师看做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与学生成为互相利用、互相控制的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以致师生都不能积极地投入到新型师生关系的建设中。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1]这种师生关系是教育误解的重要表现之一。 与此大相径庭,理解教育认为,只有建立在深入理解基础上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的主要方面在教师。教师理解学生远难于理解教学内容与手段等。因为教师是否理解了教学内容,只要看他在那个教学内容范围内解题的正确性就行。而是否理解了学生,可能没有标准答案可对。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做到,才能看出是否达到了真的理解。 对话不一定通过言语,有时行为也可以。事实上主体间所理解的就是对方的“言”与“行”,人的最本质的意义都是通过这两者表现的。表面上看来,“行”似乎是无声的,不如“言”生动活泼,实质上,“行”乃“言”,“言”即“行”。在这种意义上,主体之间通过对话,达到“视界的融合”就是理解。因此,理解教育非常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主张通过对话来进入彼此的心灵深处,达到深度理解。“人类之所以以社会方式存在,取决于相互承认,教育之所以能够进行,就在于师生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承认和对话。”[2]“对话本身的发展就带动双方精神的发展。从这些意义上来看,对话就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和策略,而是教育本身。教育就是对话,是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是人类的历史经验与学生个体的对话。”[1]雅斯贝尔斯甚而认为:“对话的惟一目标便是对真理的本然之思。”[3]师生在互相对话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主体性,形成主体间性,并完成各自的意义建构。 当然,不是有了意愿就可以实现对话的,真正的对话还需借助相应的环境,下面谈理解教育中对话环境的设置问题。 三、平等对话的环境 理解教育认为,如果没有平等对话的环境,即使形式上在对话,实际上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对话式”压迫。是强者迫使弱者接受强者的意志的过程。这种对话只会远离理解,凭添误解。因此,理解教育提倡真正的对话,即在哈贝马斯主张的对话情境中进行的对话。这种对话情境意味着在对话过程中,双方真诚地和正确地使用语言。遇到意见分歧的时候,不依靠权威或其它扭曲的手段去令对方接受自己的见解,而是双方信守着有效声称的规则,用论证支持着自己的论点,通过反复讨论达成共识(consensus)。[4]哈氏认为“理想的沟通情境”(沟通即对话)具有以下三个特征:每一个说话和行动主体均可参加讨论;各人均可质疑任何提议,可在讨论中引入任何提议,并产可表达其态度、愿望和需要;没有讲话者会受到外来或内在的禁止而不能行使上诉的权利。[5] 因此,理解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消解话语霸权,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平常不爱发言的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对话表面上看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但实际上它与权力紧密相连。当讲话者尤其是教师发言时,他(她)似乎必须比听者懂得更多;而学生作为听者,其接受的角色似乎被先天地限定了。在这样的模式中,对话双方不可能真正平等地进行交谈。为改变这种状况,理解教育倡导教师在课堂上增强“反思环节”,即让学生谈这堂课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怎样教他们可能学得更好。此外,让学生“创读”教学内容,教师认真“倾听”等,都是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也有评价教师的机会,让学生有充分表演的机会。教师越是这样做,越能赢得学生的欢迎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