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209(2004)03-0020-06 一、全球化:中国道德教育的新视角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的应用范围首先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即所谓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等。由于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这一语词逐渐跨越了经济学的范畴而走向其他领域,于是有了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等说法。这样,全球化一词就具有了复合意义。正是在这种复合的意义上,人们把全球化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即,它是现代性(modernity)(注:现代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1)市场经济,(2)民主政治,(3)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4)人是目的。前三者大致对应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它们的共同指向是“人是目的”。)的当代状态。 作为当今影响最大的全球趋势,全球化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当人们产生了这样的思考时,全球化就不仅仅是一个当下正在发生的客观事实或过程,而是凝聚着人们的主观价值判断与态度。后者当然不能脱离前者,但后者又的确具有了前者本身所不具有的思想内涵。因此,全球化对于各个学科来说扮演着两个角色: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作为分析和研究的背景。前者是作为问题而存在的,是变量;后者是作为环境而存在的,是常量。这是由全球化本身的二重性决定的:一方面,全球化是一个活生生的客观实在,它发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产生了各种影响;另一方面,全球化又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一种认识方法,它不仅可以成为人们认识问题的工具或参照系,而且构成了当代条件下各个学科进行对话与合作的一个基本前提。在此意义上,全球化是在特定条件下思考问题的方式。 作为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全球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考察、规划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基本维度:一方面,它可以激活我们已有的关于教育的知识储备,从一个新的视域思考中国道德教育的未来走向;另一方面,这种努力将使我们的道德教育具备真正的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从而与时代的脉动契合起来。“历史已然说明,中国20世纪中对现代化的延宕,已经造成了重要的民族生存问题的根本症结,如今,只有在全球化语境中切实地从事自身的现代化建设,才有可能使改革开放的策略,成为新世纪中国形象重新书写的基本保证。”[1](P202)一言以蔽之,我们应该自觉地把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纳入到宏大的全球化视野之中加以考察。也只有如此,我们的道德教育才能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然而,有不少人对全球化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解。例如,就文化层面而言,有人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设置的文化陷阱,其实质是以西方的价值标准来剪裁不同的文化类型,其最终结果是消解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尤其是弱势文化),从而生成以西方文化为基本框架的单一文化类型。作为一种善意的提醒,这种见解是值得重视的,但作为一种学理研究,这种看法就带有片面性和误导性了,它将使我们丧失一次调整、规划包括道德教育在内的中国教育的机会。所以,笔者在此郑重指出,全球化并不是文化的单一化或西方化,它更多的是指一种开放的心态、多元并存的取向以及共生互补的策略。在此意义上,所谓教育全球化就是以“现代性”的标准来规范、引导教育学的发展,这里的实质在于一种开放的当代精神或当代气质,而不是把教育学化约为几种范式乃至简约为唯一的范式。教育全球化的这种精神气质主要体现在人性层面上,也就是说,教育学不仅具有民族性,它还同时具有人类性。作为一种契机,教育全球化就是把这种人性的要求以明确的方式归拢、凝聚起来。所以,不同民族的教育学又应当共同恪守一个最为基本的原则:对生命的尊重,对爱的呼唤,对人的权利的承认和对理性的信念。这才是教育全球化的根本所在。处在这一背景中的中国道德教育,其“现代性”所在,就是充分体现人是目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正是全球化为中国道德教育提供的新视角。如果说我们以往的道德教育从未达到这样的高度,那么在建构“现代性”的“教育学话语”的今天,我们的道德教育应该做到这一点,也能够做到这一点。 二、培养类主体:全球化时代中国道德教育的目的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加之长期封建主义的影响,中国人的个人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相当薄弱。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打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开始了一场真正的具有革命意义的社会转型。这次社会转型,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先导,由此引起一系列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这一变革的一个明显结果是个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显著增强,表明了人们正在逐渐由依附人格走向独立人格。 反映在道德教育理论上,就是“人是主体”的思想得到了确立。这一思想的确立对于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表明了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已经从服从、适应的层次提升到了自主、超越的层次。用康德的话来说,一个行为之所以是道德的,不仅在于它是合乎道德的,更在于它是出于道德的,否则,那种相合就是很偶然的、因而也是靠不住的[2](P38)。在此意义上,没有学生自觉自愿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发展和真正的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