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4)02-0024-06 进入新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变革的时代。正如加拿大著名学者迈克·富兰(Michael Fullan)所说:“变革是普遍存在的和持续不懈的,它经常出现在我们面前。”在知识经济时代,变革将不再是一个特定时期的特定的活动,而是生活的一种普遍形态,持续变革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持续变革的时代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要求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能够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不断吸收与创造新知识。变革的教育不仅需要新的知识观、新的人才观、新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而且需要新的学校管理模式。学习型学校是一个全新的学校管理模式,是适应变革时代要求而提出的持续变革,追求卓越的学校管理模式。 一、现行学校管理和教育改革方式与教育改革目标不可协调的内在矛盾 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科尔曼报告》指出学校在决定学生学业成就上没有重要作用,家庭以及同伴的影响被认为是决定学生学业成就的关键因素。换言之,教育组织是低效的。到20世纪末,著名学者迈克·富兰(Michael Fullan)在其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中仍然在苦叹:“我们正在进行着一场毫无结果的艰难的战斗。”[1](P10)迈克·富兰认为6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收效甚微。迈克·富兰的苦叹同样也折磨着中国教育界。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的素质教育改革至今仍是雷声大雨点小,实际效果令人质疑。为什么当我们提出教育改革的理念时,没有人不赞同,但具体到实践领域中,受各界一致赞同的理念却无法实施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与现行的学校管理模式存在着根本性的冲突,面对各种新理念,执着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学校要么仍然继续传统的教育模式,要么将面临学校管理的困境。那么教育改革与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的冲突到底存在于哪些方面呢?怎么样才能缓解,甚至解决这些冲突呢? 著名的新制度经济学家阿尔钦认为,团体管理的核心始于监督成本。当一个人进行生产时(个体经营、自然经济中的农民),其经营的核心是计算怎样生产最为合理。当团体生产出现后,管理的核心问题便出现了。由于雇主与雇员双方利益不同,在固定工资的条件下,雇主期望雇员能更努力的生产,而雇员则期望尽可能少地付出努力,双方利益不一致导致雇主与雇员要签定合同,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雇主监督雇员努力工作。但是监督也是有成本的,监督的成本往往与所监督对象的规模与劳动的复杂程度有关。监督对象越多,劳动的复杂程度越高,监督成本越高。 现行学校管理模式在组织设计上遵循的韦伯式的理性的科层组织结构,整个组织以效率为原则,围绕着组织目标进行设计,以便高效地达到组织的目标。这种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整个组织的设计的目的是如何实施有效的控制?这样的体制当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利益冲突与意见不同时,有效管理的前提是管理者能够有效监督被管理者,使其按照管理者的意志行事。但这样的监督能否有效,正如上面所分析的,关键在于监督成本。而这与所监督对象的规模与劳动的复杂程度有关。教育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特殊劳动,对于监督来说,尤其困难的是许多教育的效果往往在许多年之后才能显现出来。也就是说,许多教育效果,在目前的管理模式下是无法监督的,或者说监督成本非常之高,在管理上没有可行性。从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为什么我们无法改变分数至上的教条。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它也根植于现行的管理模式。 我们将这一点扩展至整个教育改革同样可得到一个非常有益的启示,即素质教育以及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的目标,实际上都属于短期内无法监督的目标,这意味着,如果教师与学校对于改革不是完全从内心支持的话,在目前的管理模式下,改革仍然是不可能有效实施。相反,当我们苦叹教育改革低效之时,其实并不是所有改革都没有有效实施,那些有利于学校、校长与教师的一些改革就能有效的实施,有时还走过了头。比如,由于教育经费紧张而实施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处于有利地位的学校就充分利用了这一政策增加了教育经费。这里我们先不讨论这一政策带来许多负面的问题。不过,它确实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原因很简单,它的实施有利于学校与教师。很显然,素质教育无法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目前的这些改革的实施模式与改革的目标存在矛盾,既面对这些注重长期目标的教育改革,在没有得到校长与教师的真正认同前,我们所能得到的只能是一些拿出来给人看的表面的东西,而对日常的课堂教学或者学校活动的绝大部分时间没有真正的影响。我们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有效实施的前提是存在有效的监督体系。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的改革目标绝大部分执着于长期的短期内无法测量的教育目标。因此,从管理学与经济学的角度看,我们目前这种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模式与执着于长期效益的教育改革目标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协调的矛盾。要想提高教育改革有效性,解决现行学校管理模式与教育改革目标之间的内在矛盾,必须从改变学校管理模式及教育改革方式上着手。让学校管理放松控制,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让教育改革更多地来自于教学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