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01)07-0024-05 学习的动力问题一直是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理论及实践关注的最重要领域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与学习动力有关的心理品质及其形成过程,希望对教学理论和实践有所启发。 一、学习动力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动力系统是由学习需要、目标(动力的源泉和核心)、自信心(动力的支撑、调节器)、情绪情感(动力的激励、促进器)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结构。 (一)学习需要和目标 需要是人类行为动力的源泉,也是个性的基础。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便作出各种各样的努力,学生之所以进行学习活动也是由于各种需要的推动。例如,学习可能是由于好奇心、求知欲的推动,也可能是为了获得教师的好感(交往需要)或者某种物质奖励(生理需要)。可以说,没有需要就不可能有积极的学习行为。有一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你只能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强迫它喝水。 但是,需要只是一种潜在的行为动力,只有当主体意识到外部环境中存在某种满足需要的目标或诱因并采取行动时,需要才转化为现实的行动。学习活动,即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个性的活动因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而可能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目标种类。 1.学习需要和目标的结构。 按照需要与学习行为相联系的形式(直接联系或间接联系),可把需要分为两种:一是直接学习需要,二是间接学习需要。与此相应,可把学习动机过程分为学习的直接动机过程和间接动机过程两种。二者的区别在于学习行为是需要的直接目的还是满足需要的一种手段。例如,认识需要是直接学习需要,而交往需要则是间接学习需要。在认识需要的推动下,学习活动本身就是活动的目的,它对需要有直接满足的作用;而在交往需要的推动下,学习活动本身并不能直接满足交往需要,但它却是满足交往需要的一种手段。特别要指出的是,过去那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说法是不恰当的。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学习行为)的动力都直接来源于需要,需要并没有内部或外部的区分,仅仅是相对于学习行为而言,有直接推动学习行为的需要和间接推动学习行为的需要之分。 2.学习需要和目标的功能。 直接学习需要的功能是直接推动学习行为,即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这种需要所追求的目的,它能直接满足需要而不必经过其他中间环节。根据目前的研究,这类需要主要有下列几种:探究倾向,好奇心,求知欲,掌握、影响、控制学习任务的需要,成功进步的需要,等等。我们将前三种称为认识需要,后几种称为效果的需要。由认识需要推动的学习行为,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如好奇心,它是一种随时准备着被激发的内驱力,由于主体自身的这种需要和外界适当的刺激而被发动,产生内驱力与环境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一旦产生,人就会致力于信息收集活动,产生探究、学习行为。具有良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品质的人兴趣广泛而深入,能专注、沉溺于对象而不为外物所干扰,表现出对外界事物现象和规律进行探索的强烈欲望。效果的需要追求不断的进步,它体现出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现实化的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希望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和现象,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希望看到学习对象和任务在自己的努力下不断变化,从中获得无穷的快乐和满足,追求“效果”成为学习的强大动力。如学生之所以能克服饥饿、疲劳和外界干扰而坐在计算机前,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计算机里有许多有趣、未知的东西吸引着他(认识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能明显体会到自己努力的成效,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和能力。正是对这种“有效感”的追求推动着他孜孜不倦地学习。 间接学习需要对学习活动的影响较复杂。(1)间接推动学习行为。在学校教育条件下,生理、交往等间接需要的满足是与学习行为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好分数与受尊重相联系、积极学习的行为与受表扬相联系。为满足这些需要,学生便积极努力学习。(2)间接需要的满足为学习提供前提条件。基本生理需要的满足是学习活动的基本前提。一般情况下很难想像学生能在饥饿、寒冷的条件下专心学习。作为需要的一个基本方面,交往需要的满足,即获得群体的承认和接受是建立个人安全感的基础,为学生积极学习、大胆探索、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创造了条件。而一个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常常是由于被同伴孤立和教师拒绝。(3)间接动机过程对直接动机过程有削弱阻碍作用。首先,满足生理和交往等间接需要的外部奖励和评价可能削弱直接动机过程。20世纪70年代,Deci和Lepper对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提出挑战。他们通过研究证实,食物、奖金、表扬等外部奖励和评价可能削弱直接动机过程(他们称为内部动机)。因为一个原来由直接动机(如兴趣)推动的学习行为受到外部奖励时,间接需要的动力就取代或削弱了直接需要的作用。以后,一旦奖励消失,学生由于失去直接动力而不再积极学习。(注:Deci,E.L.Ryan,The support of autonomy and the control of behavi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3,1987.)其次,间接需要可能阻碍直接需要作用的发挥。在竞争环境中,由于自尊的需要,学生在预料到自己不可能成功时,即使对学习任务有兴趣,他也可能放弃努力,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显示出自己低能。(4)间接需要是外部要求转化为直接学习需要的一个中介。在学生缺乏直接需要的情况下,利用间接需要的作用可以激发学习行为。以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能会由于任务的特点(有趣)、任务对自己的价值或能学会(效果的需要)而接受这种要求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直接学习需要,形成新的动力源。 学习目标是内部需要转化成行为、外部要求转化为内部需要的中介。它的另一个作用是使外部要求和内部需要的动力稳定化,促进意志行为。当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外部要求建立起明确的学习目标时,需要和要求就成为稳定的观念甚至表现为某种物质形态(如书面目标、计划),目标的建立促进自我分析、制定计划、克服困难,为实现目标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最终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