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分析理论视角下的课堂管理策略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森,西南师范大学教科所教授,博士,主要研究课程论、教学论; 西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所, 重庆 400715 潘光文,西南师范大学教科所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01级硕士研究生。 西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 400715

原文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内容提要:

课堂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师生以课程为中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殊人际心理环境。为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和谐而融洽的人际心理环境是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对构成课堂环境的基本要素进行协调和控制,即课堂管理。作为一种分析行为发生原因的理论,行为分析旨在探明行为由以发生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刺激,准确地解读行为。根据行为分析理论所揭示的行为原因,人际沟通和操纵强化是进行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03)11-0030-04

      课堂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心理环境。课堂教学就是发生在这种环境之中以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为核心的师生交往、互动的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课堂教学本身,而且还有赖于课堂管理。因此,协调和控制构成课堂环境的基本要素,保持其动态平衡,构建合理的课堂生态,营造宽松而不失紧张、和谐而不失内心激动、融洽而不失师生各自角色的人际心理环境,显得尤为必要,这也正是课堂管理的主旨所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课堂管理的行为研究已成为教育研究的新领域,理论成果纷至沓来。但是,反观课堂管理实践,仍然存在一些尚待探讨的问题。理论要走向实践,成为切实指导实践的理论,还必须转化为一系列的操作性策略。有鉴于此,本文拟从行为分析的角度,探讨课堂管理的策略。

      一、课堂管理和行为分析的实质

      (一)课堂管理:对课堂环境基本构成要素进行的协调和控制

      作为一种特殊人际心理环境,课堂是由教师、学生和课程三个相互关联的最基本的要素构成的。教师和学生是构成课堂这一特殊人际心理环境的人的因素,课程是文化因素。学生这个因素是比较复杂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特定的背景,主要包括特殊的家庭背景、家庭教养方式、早期经历、文化背景、性格倾向、认知方式、认知发展水平和能力水平等。在长期共处的校园和班级生活中,学生之间逐渐发生了非人为的横向和纵向分化。在横向分化方面,具有相似背景和倾向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聚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形式的非正式群体。(注:王旭东. 国外师生关系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69-70.)少数学生游离于任何群体之外,成为“孤星”“被轻视的人”“被抛弃的人”。(注:鲁洁. 教育社会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97.)在纵向分化方面,群体内部成员有不同的角色,如起领导作用的“领袖人物”、起联络和沟通作用的“明星”、一般“群众”等。教师是构成课堂人际心理环境的另一重要的人的因素,也具有特定的背景,如个性特征、社会特征、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等。作为课堂人际心理环境中的文化因素,课程是联系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纽带。从教的角度,课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线索或中介;从学的角度,课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而各种课程具有彼此不同的特征,如学术性课程与经验性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等。因此,课堂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具有不同特征的教师和学生以一定的课程为中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殊人际心理环境。

      构成课堂人际心理环境的三个基本要素由于各自的特征不同,因而存在彼此协调和相互配合的问题。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课堂要素彼此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和谐而融洽的课堂人际心理环境。这种协调与配合,其实质是克服彼此之间产生的矛盾与冲突,进而相互适应,师生之间相互配合,其主要外在表现,是师生之间默契的课堂行为。其二,课堂环境基本要素之间不协调,导致师生对课程的不适应,甚至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不当或违规课堂行为,从而导致紧张而有失宽松融洽、冲突而有失和谐欢乐的课堂人际心理环境,消解了教师为有效课堂教学而进行的种种努力,成为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一大障碍。不论是维持师生之间默契的课堂行为,还是矫正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当或违规课堂行为,都是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因此,课堂管理的实质是对课堂基本要素进行的协调和控制,目的是为有效课堂教学营造和谐而融洽的人际心理环境,主要表现为对正当课堂行为的维持和强化,以及对不当或违规课堂行为的矫正。

      (二)行为分析:探明行为由以发生的外界刺激和内在动机,解读行为的过程

      行为分析理论主要由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构成。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认为,行为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被动的应答性反应。有机体对刺激的应答性反应是在刺激替代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中习得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认为,行为是有机体在动机的驱动下做出的主动的操作性反应,其关键在于反应之后的强化。(注: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89.)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具有自我成长的潜能,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为,并非只是被动地由外在刺激所引起,而是出自他主动自愿的选择性反应。学生在某种情境中所表现的选择性反应,则是根据他对情境的知觉所做出的主观决定。学生之所以有时在行为上表现不当或违规,乃是由于他不了解自己行为会产生不良后果所致。”(注: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1998.528.)可见,这三种理论都科学地揭示了行为发生的原因,为探讨课堂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特定背景的教师和学生,在以特定课程为中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各种不同的行为反应。师生作用于特定的课程,产生或积极、或消极、或两者兼有的情绪体验。在一定的时间、地点,以某种方式,这些情绪体验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来,影响师生在课堂上的行为。教师对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的行为、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对教师的行为,也会根据各自对对方行为的解读,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形成良性或恶性的师生课堂行为互动。为准确地解读各种行为,形成良性行为互动,或者把各种行为对课堂教学的不良影响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必须分析行为发生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刺激,探明行为之所以发生的真实原因。因此,行为分析是指探明行为由以发生的外界刺激和内在动机,准确解读行为,生成其意义的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