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批评的社会基础透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生全(1972- ),男,河南省商城县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讲师,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内容提要:

教育批评的盛行有其深刻的社会基础,集中反映了教育和社会关系的崭新变化与时代特征。质言之,教育批评的盛行在于教育在社会中的位置正在发生着从边缘到中心的转移,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一个教育基础。对教育批评的社会基础的透析,一定意义和程度上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对教育和社会关系的基本解释。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60(2003)02-0032-10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批评已成为世纪之交一种非常突出而重要的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已经并将继续给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带来复杂而深刻的影响。教育批评之盛行,反映了现代社会中教育和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具有深刻的社会基础。但由于我国教育理论界目前对教育批评现象关注不够,必要的专题性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缺失,尤其是对教育和社会关系的已然变化及其特征、教育批评的社会基础及其所反映的教育的社会定位的转变等根本性理论问题缺乏足够重视和应有探赜,结果不可避免地导致我们对于现实中汹涌而至的教育批评,要么视而不见、漠然置之,要么所作的诸多分析和回应,程度不同地带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色彩,直接影响到各项教育政策和改革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乃至影响到教育发展进程的整体推进。

      基于此,本文以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的变革历程为基础,并以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走势为潜在参照,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就教育批评的社会基础及当前教育的社会地位所发生的变化这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作些描述与分析,以期对深入认识和积极回应时下盛行的教育批评现象,乃至反思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观点有所助益。

      二、教育批评的社会基础

      教育批评是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具体互动形态。准确言之,本文所谓的“教育批评”,系指现代社会中盛行起来的,以对教育的不满、议论、闲话、指责和批判等为存在形态的一种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注:有关教育批评的基本涵义、特征、教育基础、功能与回答等问题可参见拙文《教育批评的教育基础刍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教育批评与教育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教育批评直接植根于社会,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所谓社会基础,即教育批评的社会根源,本文亦指从社会角度对教育批评的产生和盛行所作的理论解释。概言之,教育批评的社会基础表现为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改变了教育和社会的传统关系及其特征,从而使教育的功能、社会取向和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

      (一)新的社会形态观和社会发展模式充分确证和极大提升了教育的意义与地位。

      当今时代发展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社会的知识化、信息化程度日趋加深,人类正阔步迈向知识社会。(注:知识社会是以工业社会知识化的一定成熟程度为基础,以知识、信息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中心取代物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中心的社会。人们常以“知识经济”来代称知识社会,“所渭‘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经济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见吴季松著《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4页)。)这种崭新的社会形态观正在广泛蔓延并日益形成共识。知识社会对知识(产业)的要求和依赖,以及知识(产业)与教育的天然关系,客观上决定了知识社会对教育的依赖和强调。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型的“第一次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的彩电、音响、电话机和一些元器件等的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尽管如此,有关人士指出,截至1999年,我国的知识创新指数(14)和知识传播指数(30)均明显低于世界平均值(54和37);我国的“第二次现代化”(即以发展知识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化)指数(30)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值(46),世界排名仅为第56位。[1](p.8)“在世界经济格局当中,中国还没有形成世界性的技术创新中心。”[1](p.49)可喜的是,人们已经意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社会知识化和知识产业发展上的鸿沟,意识到提高人口素质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跨跃式发展、尽快缩短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知识化差距的紧迫性,意识到教育事业在开发人力资源和发展科技,以及促进知识产业发展、推动社会知识化进程中的举足轻重地位,(注:例如,江泽民同志于2002年5月强调指出:“人才竞争,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7页))开始呼吁知识经济要“以教育和培训为原动力”[1](p.49)。

      作为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所应保持的一种持续、和谐、整体、平等的关系,无疑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观和社会发展模式。这种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的形成与提出与其说是理论上的,不如说是人类社会目前所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使然。(注:世界自然基金组织发表的《生存行星指数》报告指出,1970~1995年间,世界自然资源由于人类的活动而损失了1/3。基于全球350种动物的生存状况及152个国家和地区对自然资源损耗的数据基础上的这份统计表明,在短短的一代人时间内,世界森林面临减少了约10%,海洋生态系统损耗了30%,淡水生态系统损耗了50%左右。报告还指出,过去25年是自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以来自然资源破坏最大的时期。(《全球自然资源25年损失1/3》,见《光明日报》,1998年10月8日)这种严峻的形势使可持续发展迅速成为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和践行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究其实质,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的问题,即人的发展观及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动问题,进而言之,可持续发展也就是一个“教育”问题,即对人的发展观念、素质结构的培育、引导和完善,对人们所实施的具体社会行动的导引与调控问题。这种内在的关联决定了可持续发展过程对教育过程的依赖性。当前,可持续发展和教育发展在我国宏观社会发展规划中均被提到战略性高度加以强调。根据两大战略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一种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整体的社会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本身就包含有教育发展这层内涵;作为一种协调的社会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强调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整体性,特别强调教育的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作为一种持续的社会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把教育作为一种利国利民的千秋基业来对待;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对教育这种育人的社会活动赋予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使命。可见,教育的发展成为经济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知识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对教育的绝对依赖,肯定和彰显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功能,使其成为支撑社会发展的资源结构中的重要构成因素,从而奠定了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举目寰球,今天的教育已成为为世界各国政府所高度重视的一项社会事业;成为各个政治实体重视和强调的、与促进社会公正密切相关的一项基本人权;成为与个人的社会流动紧密相连、各个利益群体竞相角逐的一种本源性社会资源;成为各个民族国家藉以根除种种“疑难杂症”、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剂“良方”;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加快推进社会知识化进程、迎接全球化浪潮冲击的一件“法宝”……近些年来,教育在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功能日益得到重视和加强,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赋予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以历史重任”[1](pp.77-78)的重要时期,教育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更加突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实的教育尚未很好地扮演这种重要角色,暴露出诸多难以担当这种重任的弊端。故此,自政府总理至寻常百姓,无不在对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加以强调,对教育的弊端和“沉疴”进行分析,对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提出种种意见和看法,教育因此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和议论的中心,教育批评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