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860(2019)11-0060-06 当互联网时代还方兴未已,人工智能时代已悄然来临。近年来,人工智能(简称AI)的运用掀起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颠覆了社会生活结构,推动了全球经济飞跃,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甚至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将引领人类走向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卓越贡献有目共睹,引起了众多领域的重大革新,人工智能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举足轻重。2017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明确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1]。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智能化”将成为教育信息化体系建设五大方向之一,号召教育领域应从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化1.0时代跨越升级为大数据、智能化领跑的信息化2.0时代[2]。2019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对运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变革等问题达成共识。可见,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作为教育者,不仅要与时俱进、积极响应技术变革教育的时代号召,更要在这股人工智能热潮之余做理性的冷思考。例如,处于初步融合阶段的我们应如何把握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及尺度?人工智能运用于教育领域的边界与极限在哪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直面与深思的新问题,唯有从理论根源上明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合理应用新兴技术,才能使教育真正走向智能化,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智慧型人才。 一、异化与批判: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的失衡现象 人工智能开启了教育领域的新格局,智能教学系统、机器人创客教育、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智能技术也日益得到普及应用,为教育生态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动力引擎。然而,教育行业在一边欢欣鼓舞、极力迎合新技术的冲击时,一边仍需反思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是否存在尺度。教育有其自身坚守的使命与责任,融合发展并不意味着无条件顺从,只有合理把握智能技术与教育结合过程中的平衡与张力,明晰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关系,才能将技术对教育的积极作用达到最优化。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实然的人工智能教育现状中,仍时常出现一些技术异化教育的失衡现象。 (一)智能技术依赖导致主体意识缺失 虽然智能技术为教育提供了诸多便利和无限可能性,很多师生对智能技术的教学应用推崇备至,但技术终究是人的劳动产物,它或许能替代部分简易工作,但不能让技术绑架了我们的大脑,失去了主体判断能力。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认为人是一种主体性存在,强调彰显自由个性的主体性思想,社会发展规律要与人的主体地位相统一。教育是实践,是人的行动,是人的事情或事件。人文之事的事理是理念,是对事情本原的价值规定,处理教育的事情就必须按照教育内在的目的所要求的价值原则、方式去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价值才能彰显[3]。教育的主体是人,我们应立足“主体人”的本质去探讨解决之道。然而,追溯计算机学科的认识论背景大多以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为理论来源,把认知当作人大脑里的私有财产,并且认为心智优先于身体,抛弃了社会情境对人的心灵的作用。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早有学者提出对传统认知心理学的批判:“认知心理学的核心假设是人脑类似于计算机,思维就是计算,认知过程有如计算机的表征和运算过程,这种符号加工模式无法反映认知过程的灵活性”[4]。假如我们将这种统一认知模式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不免会把复杂多元的“主体人”当作固化统一的“机器人”。学生或老师对智能技术的过分依赖很有可能会造成使用者趋易避难、迷失自我,久而久之将丢弃了人本身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与本质。正所谓,造出像人一样的机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培养出像机器一样的人。 (二)理性主义盲崇致使单向度教育观 智能技术对教育领域的过分干预不仅引起主体意识的缺失,还愈发固化人们的理性主义盲目崇拜。学习成绩的数据分析、学习行为的实时监控等智能化手段无不对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促逼和限定,即强迫学生进入某种非自然状态,忽视他们的天然特征。如若教师一味凭借量化的智能技术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终将会导致单一化的教学活动和单向度的教育理念。究其根本,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扎根于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实证主义惯用将理论概念化作变量来处理,对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并用可重复的实验方法来验证假设。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方法由来已久,早期的科学家们只坚信单一方法带来的客观性和科学逻辑推演下的真理,狭隘地认为只有规范的实证科学以及量化的认知方式才能保证研究的正确性,因而,他们把人们的生活经验、思想文明、社会文化等精神物质转变为可以测量的物理实体。然而,单一片面的观察视角无法看到世界的真实全貌,实证主义惯于描述个人层面的“行为”和“认知”,却看不到解释主义中的“关系”和“生活世界”[5]。比如,很多时候教师若想知道一个学生是否理解了这个知识点,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用智能技术测试其答题分数,但经过量化的分数就能完全代表他的理解水平吗?显然,人的行为是不确定的、未知的、充满复杂性的,我们不应陷落工具理性的困境,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时应建立在合理量规的基础上,不因过度沉迷于“求知求真”而忽视了“求善求美”。教育中的人不是单向度的人,教育要促进个体的差异化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每一个类主体要能全面地占有多种多样的人的本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