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辉(1963-),男,重庆开县人,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比较教育、外国教育;西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重庆市 400715 王静(1974-),女,重庆南川人,重庆工商大学党委宣传部,讲师,主要研究比较教育学。重庆工商大学 党委宣传部,重庆市 400060

原文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国际理解教育是面向21世纪的新的教育观念,是推进世界和平的重要教育内容。分析国际理解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和主要内容并以英、美、日等国为例具体分析目前世界各国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措施并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开展积极有效的国际理解教育不无裨益。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3)06-0085-05

      一、国际理解教育产生的背景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面向21世纪的新的教育观念,是推进世界和平的重要教育内容。它是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增加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种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他们之间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变成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

      国际理解教育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总体而言,二战以后,随着交通、通讯的迅猛发展,导致人们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国际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日渐加深;同时世界规模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摩擦和矛盾也日益频繁和尖锐。而且全球性问题的不断涌现,使解决这些问题的国际间合作的必要性更加日益突出。由于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的基础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所以,教育将在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教育就是重视培养具有丰富本国文化知识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即国际理解教育。具体来说,国际理解教育的出现主要源自以下的社会变化:

      (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世界,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开展了科技竞争。以信息工程、生物工程为主导的高科技革命迅速发展起来。这就要求掌握新科学技术的人员具有不断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才能,同时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道德修养。如何与他人在激烈的竞争中学会合作,谋求共同的发展是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崭新课题。

      另外,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交流技术的快速发展,地区性和世界网络的形成,使国际间知识与技术的传播瞬间即成。信息跨国界的传播导致了知识可以在世界范围共享,传统的以各自国家的教育内容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和课程设置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冲击,同时在许多方面也为各国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二)国际化时代的挑战

      随着新技术和交通工具的发达、经济协作的加强、多极化新联合体的形成,以及地球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难民问题等全球性问题的增多,更加深了国家间相互协作与相互依赖的关系。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存都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国际化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重大课题,这在新时期有着特殊、深刻的意义。为此,如何在教育、科研、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中开展国际交流——并为这些领域的发展做出具有国际影响的贡献,成为各国际成员国在国际化时代下新的历史使命。这种新的历史使命,要求各民族国家公民不仅要具有国际责任感、国际知识、国际交往能力以及对多元文化、多元制度的深刻理解,而且还要保持本民族国家文化的个性。造就这种面向世界的本国教育已经成为当今各国的目标之一。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及基本内容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

      “国际理解教育”被作为国际教育的重大主题而确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并最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国际理解教育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主要历经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的倡导;50年代的初步实施;60年代的进一步推进;70年代中期的转折;80、90年代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后期,由于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理解教育从政治阴影中走出,迈上了新台阶。

      国际理解教育主要是通过国际组织的倡导、各国政府积极响应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推动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几次重要国际教育大会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通过这些国际教育大会,我们可以大致地了解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

      194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章程就规定,教育应在不同文化和种族之间促进人们的相互理解,依靠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和平,这被界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伦理使命[2]。各国应采取行动,通过教育使其成员了解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把本国文化放在世界文化背景下来理解,促进受教育者对于人类文化统一性的认识,意识到适用于各民族成员基本相同的生活条件和愿望,产生自己所肩负的国际主义义务的责任感。

      在此章程的指引下,1948年6月28日国际公共教育大会第11届会议在日内瓦召开。该会议建议各国教育部和其他教育当局应鼓励培养青少年的国际理解精神,并对有关以促进世界和平为己任的国际组织的教学提供帮助。由于成年人担负着作为父母和公民的责任,因而应采取措施通过广泛的成人教育,提高他们对国际组织有关知识的了解[3](pp78-79)。在1950年的国际公共教育大会第13届会议上,与会委员还一致认为,教师和教育者之间的国际交流,是促进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人民之间加深理解及提高教育标准的最有效果实践的一种方法;鉴于这些交流对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性,会议倡导各国要继续促进教师的国际相互交流计划和到国外非终身任职的安排[3](p91)。

      1974年第1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关于促进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的教育以及关于人权与基本自由的教育的建议》[4]。从内容上看,它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贯倡导的和平与合作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精神的体现,同时又是在新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相互依赖的条件下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在此文件的倡议推动下,许多国家的中小学乃至大学都实施了国际合作学校教育,以消除种族的、宗教的歧视,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为人类个体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又编写了国际理解教育指引,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界定,认为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和平处事的人;培养具有人权意识的人;培养认识自己国家和具有国民自觉意识的人;理解并增进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及其文化;认识国际相互依存关系与全国共同存在的问题,形成全世界的连带意识;养成具有国际协调、国际合作的态度并能实践。”使各国对国际理解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冷战结束后,国际交往的性质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呈多极化发展趋势。但是暴力、种族歧视、仇外情绪、寻衅的民族主义、文化排斥、恐怖主义等现象并未终结,反而具有新的性质。在这种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在日内瓦召开了“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主题是“国际理解教育的总结与展望”,中心内容是“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大会确立了新时期“国际理解教育”及相应的“和平文化”的内涵。大会通过了《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及相应的《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为世界各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指明了方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