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政党执政方式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觉哉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

原文出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

西方国家的政党和政党体制经过长期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运作方式和规则,它们在推动整个西方社会的发展上,总体上说是有成效的,其中有一部分经验和教训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其主要表现有:一、从“阶级党”向“人民党”转变,做全民族利益的代表;二、扩大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使之适应社会整合的需要;三、政党制度的选择必须适应特定的政治生态环境;四、发挥兼容和同化的政治功能,建立制度化的政治参与体系;五、理清各政治要素之间的法理关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政党是西方民主宪政和议会民主的产物,是随着选举权的普及和政治参与的大众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政党政治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世界现象。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绝大多数实行政党政治,其中多党制国家有一百六十多个,政党政治决定着绝大多数国家内政和外交的基本走向。应当承认,西方国家的政党和政党体制产生较早,又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运作方式和规则,它们在推动整个西方社会的发展中,尽管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总体上说是有成效的。国外政党的执政行为离不开它们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他国家和政党不能照搬,但其中有一部分反映政党活动共同规律的经验和教训,则可供我们借鉴。

      现今,社会的发展已向我们提出了政党现代化的要求,这就需要研究政党的结构、功能、机制和活动方式如何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问题,需要研究政党活动的规律和基本原则。可以说,一个政党能否赢得民众,执政党建设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政党是否掌握了这些规律,并创造性地把它们运用到党的建设实践中去。笔者以为,国外政党在执政过程中有以下一些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一、从“阶级党”向“全民党”转变,打全民族利益的旗号

      把“阶级党”逐步演变为“人民党”,同时在社会各阶层中继续保持自己的左翼形象,是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发展的一条基本轨迹。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北欧各党就以“人民党”自居并开展相应的活动,其中最典型的是瑞典社会民主党的“人民之家”主张及其实践。早在1928年前后,该党第二任主席汉森就在党报上撰文认为,当时,社民党若要赢得农民和中间阶级,就必须摆脱阶级的局限,视自己为“人民的党”或“民族的党”,把为人民获得自由并建立一个团结和睦的民族之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汉森指出,对于党的现实活动而言,人民的概念将大大有利于阶级的概念,因为国家好比一个家庭,人人都希望这个家庭的基础是一致和团结的,而不是对立和分化的。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瑞典社民党开始进入“历史性妥协”时期,即以合作妥协为主要特征的改良主义实践,并以全民代表的姿态从事自己的政治活动,推行各阶级、各政党共同参与的阶级合作主义。1949年,在社民党的倡导下,成立了“星期四俱乐部”,政府与企业界人士每逢星期四便聚会在一起,就国内的重大经济问题进行磋商。从1955年起,首相埃兰德定期邀请企业界、工会以及各大利益集团领导人到他的乡间别墅“哈普森”进行会谈,共商国事,形成所谓“哈普森民主”。其结果是每一重大问题在议会投票前,已在各政党间达成某种默契或协议,避免了政治上的冲突和对抗。

      从1960年代初起,社民党更加强调阶级和谐,1960年的党纲公开取消了“阶级斗争”的概念。1975年经过修改的党纲把“自由、平等、团结、民主和劳动”作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其目的在于使每个瑞典公民“都能有机会享受丰富而有意义的生活”,“让全体人民参与社会发展的进程”。1984年社民党提出的思想纲领表示,要使人人都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并有可能去实现这种价值。1987年社民党三十大通过的关于《未来社会的民主》的决议,强调要继续实现政治民主,努力争取经济、社会和文化民主,从而使瑞典成为一个高度和谐的国家。由于实施了从“阶级党”向“人民党”转变的策略,一改“两败俱伤”为“各得其所”的局面,社民党因此在瑞典政坛独执牛耳,自1932年起连续执政达44年之久,成为瑞典社会中一支无法取代的政治力量。

      在这过程中,挪威工党1930年代的“危机折衷方案”和英国工党1940年代的“福利国家”实践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而德、奥两国社会民主党是在二战之后的特殊条件下完成这一转变的。奥地利社会党以与人民党共同执政长达20年(1947-1966年)的大联合政府为标志,大力推行社会伙伴关系,逐渐淡化自己的阶级色彩,竭力充当全民族的代表。与此同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在谋求执政的道路上,也日益演变成左翼各派社会势力的共同代表,并最终通过《哥德斯堡纲领》并发表,表明了“社会民主党已经从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党变成了一个人民的政党”。南欧的社会党由于身处阶级矛盾相对激烈的社会环境,从“阶级党”转变为“人民党”的进程虽然早已开始,但最终完成却是在1980年代中后期,执政实践成了它们完成转变的主要原因。以法国社会党为例,1990年该党在雷恩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最后文件,把党定性为“一个具有人民性和具有改革社会的愿望、鼓励讨论和思想交流的政党”,以便扩大选民基础。

      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党地位的变化,政党和阶级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了。当然,政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代表的是部分人群的利益,本质上它仍然是阶级的代表,如果代表了全部人群的利益,政党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全民党”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任何政党也不可能成为所谓全民性的政党。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作为执政党情况就不同了,它有责任把社会上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凝聚在一起,共同建设国家,因此它们应该是整合导向型的政党,或者说是主观上追求全民性的政党。对任何执政党来说,都有一个如何把“本阶级”与“全民族”这两者协调起来的问题,这正是执政方式在起作用。我们以前对“全民党”这个概念一直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扼杀了党的阶级性,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执政党强调自己的人民性,正是该党试图强化自己整合功能的体现。所以,执政党既不能在执政过程中始终强调自己的阶级性,也不能为了执政而放弃这种属性,而应该在保持阶级性不变的情况下,体现出自己是全民族利益的代表,是全社会的整合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