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怪的力和美

——中国怪孩子故事的审美艺术

作 者:

作者简介:
林继富(1963~ ),男,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2002级民俗学博士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西北民族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选取中国各族民众喜爱的怪孩子故事的一个侧面——审美艺术进行分析,重点解剖了怪孩子故事的结构模式和审美艺术的表现形态,为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学的文学研究提供了思索的文本。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3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558(2003)02-0127-07

      流传于世界各地的怪孩子故事,是世界民间故事中较为独特的一个类型,它曾引起不少民间文艺家和文化史家的注意,瑞士的麦克斯·吕蒂(注:[瑞士]麦克斯·吕蒂著,张田英译.童话的魅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美国的艾伦·奇南(注:[美]艾伦·奇南著,刘幼怡译.秋空爽朗[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中国的刘守华(注:刘守华.中国民间童话概说[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等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怪孩子故事的思想内涵、文化意义、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但是对该类型故事的研究并不深入,难怪美国民间文艺家斯蒂·汤普森在考论世界民间故事主要类型时说,怪孩子故事的“历史从未经过彻底的研究,所以应当加以补偿”。(注:[美]斯蒂·汤普森著,郑凡等译.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107.)本文作者对已搜集到的一百八十余篇中国怪孩子故事逐一分析,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表一些不成熟的意见,期望对怪孩子故事类型的研究有所帮助,本文就是其中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中国怪孩子故事的结构模式

      1.1 中国怪孩子故事的界定

      以“怪异儿”为核心的民间故事,在中国流传十分广泛,像蛤蟆儿、枣核儿、瓜儿、竹儿、蛋儿等。如果不加界定地将故事中有点怪异的孩子统统纳入到怪孩子故事系列,就会使该类型故事显得纷繁杂乱。因此研究中国怪孩子故事的首要步骤,就是对它进行界定,以期将中国怪孩子故事纳入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进行研究。怪孩子故事中怪孩子的活动是故事的中心,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均是围绕怪孩子的,故事包蕴的文化精神也是从怪孩子身上发生出来的,也就是说怪孩子是该类型故事叙述的核心。

      怪孩子故事中怪孩子形象的显著特征是“怪”,这种“怪”具体指:

      出生的“怪”:它包含怀孕的怪,有的夫妇随便说说就立马怀孕。有的身触异物而孕,有的祈神有孕。孕期的怪:有的妇人怀孕达几年之久,有的怀孕只有几个时辰。出生的怪:有的孩子从额头出生,有的孩子出自膝盖等。

      形体的“怪”:其主要表现有孩子以动物的形体出现,以植物的形貌活动,孩子以怪异人形象生活等。

      行为的“怪”:怪孩子出生后,有的以动物变人的曲折经历再现其成长历程;有的孩子从出生到成人永远是那么小,那么轻;有的孩子以奇小的身躯从事生产劳动;有的孩子能使天上打雷、下雨,使大地震动。这些行为超出常人,显露出神奇的特征。

      怪孩子在故事中的核心地位以及怪孩子的“三怪”,是我们界定中国怪孩子故事的主要标准。

      1.2 中国怪孩子故事的结构模式

      怪孩子故事在怪孩子怪异形象的支撑下,演绎出许多动人的故事情节,其故事梗概为:

      结婚多年的夫妻,膝下无子。在急切盼子的夫妇祈神或玩笑似的求子话语中,妻子怀孕生子。然而喜不自胜的夫妇盼来的是怪胎,令他们伤心不已。外貌奇特的怪孩子具有人的情感和超人的力量,他孝顺父母,乐于助人。在与敌人或魔鬼的斗争中,他利用自己怪异的身体特征,战胜对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这类怪孩子故事在美国学者斯蒂·汤普森对芬兰学者安·阿·阿尔奈编制的《故事类型索引》进行修订增删时,分别列为440型的“蛙王或铁匠亨利”和700型的“拇指汤姆”。(注:STITH THOMPSON:THE TYPES OF THE FOLKTALE,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3.)后来美籍华人丁乃通教授在他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根据中国民间故事的现实特点,在AT分类法的基础上,增加了440A型“神蛙丈夫”。(注:[美]丁乃通著,郑建成译.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129.)像这样按照AT分类法来套,还可以列出一些亚型。这就把原本有相似人物、相似主题的故事分解得七零八落,并不适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民族审美习惯,因而笔者拟将怪孩子故事作为中国民间故事的一个类型来考论。借鉴AT分类法和丁乃通先生对中国民间故事的研究成果,根据中国怪孩子故事的文本特点,笔者将其基本情节单元分解为:

      父母:孩子的父母常常年龄较大,结婚多年,无儿无女,或有女无子。他们绝大部分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农民或牧民,以砍柴、卖菜、种地、放牧为生。夫妻恩爱,但无儿无女的寂寞难以忍受,有的夫妇还为没有孩子吵架,闹得原本孤单的老两口不得不分开过日子。怪孩子的父亲在外劳动,维持家庭生计,但心太狠;母亲主持家务,心地慈善。

      祈子:夫妻祈祷的是儿子,它分两种情况:无子的老夫妇,年轻时没有孩子,老来对生子不抱任何希望,在玩笑式的说话中,生子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夫妇二人有一个女儿,这对夫妇一般比较年轻,为了祈求男孩,渴望神灵赐子,在二人的祷告中,妻子怀孕生子,满足夫妇的愿望。

      怪孩子外貌体形:怪孩子外貌体形是怪孩子故事极富文化意蕴的情节单元。它主要表现为:植物型孩子:包括葫芦娃、椰子儿、冬瓜仔、滚豆儿、南瓜儿、枣核儿、核桃格格、豆芽儿、绿娃、小豆孩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