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新与消费文化(座谈)

作者简介:
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章建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殷双喜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主编助理、博士 张晓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王昱东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副馆长、副研究员 杨斌 本刊栏目主持人

原文出处:
美术观察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3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时间/2002年8月6日

      地点/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消费文化对艺术创新有什么样的影响

      杨斌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话题的思路。“艺术创新与消费文化”这个话题看似比较新,实际上,在话语逻辑上还是来源于“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这一命题,也可以看作“艺术与生活”的一种具有当代性意味的表述。在今天的艺术活动中,创新,几乎成为每个艺术家的一种潜在自觉和努力,也是说,创新虽然不是艺术活动的全部意义,但在当下,创新基本上代表了艺术活动的文化逻辑和主因。如何把握艺术创新的脉络,揭示艺术创新的深层联系,如何判断艺术创新在当代及历史中的意义,在思路上,我们还是脱离不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个命题。当我们反思当代艺术时,我们只有对当代的生活有了一个清醒和明晰的认识以后,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当代艺术的种种创新。而当代生活已经变得非常丰富多彩了,已不同于以往。当代生活的文化主因可以很多,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人的一种生活观念和方式的消费文化已经无可置疑地成为当代大众生活的一个重要表征,日益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主调。生活在此中或被包围在此中的艺术家自然会受到消费文化的支配和影响,这种支配或影响又会被各种直接或间接,乐观或消极的方式反映在艺术家的创新努力中。同时,物质生活的充裕,传播手段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消费渐渐成为人们在基本生活消费之外的另一个日趋重要的部分,也影响并生成新的艺术创新价值观。

      同时,艺术不仅是对生活的反映,也具有强有力的文化建构作用,但这种建构作用的力度必须要寻找到一个恰当的支点才会发挥出来,才会成为美好和健康的人文环境的源头活水。此时的问题可以表述为:与消费文化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艺术创新如何能提升、引导,赋予消费文化更多的人文意义,在消费文化的情境中,这不仅与艺术家的观念与表述方式有关,也许更多地和艺术价值实现的现实渠道和策略有关。那么,引出这个话题意图就是,通过对消费文化的剖析和透视,阐明当代艺术创新的路向和内在动源,探讨如何使当代艺术创新与大众消费文化形成良性循环,以及艺术中介机构在市场化情境中如何引导和满足大众文化消费的需求。

      金元浦 我认为艺术创新说到底是艺术家对当代现实提出的问题所作的创造性回答。认识和评价当下的艺术创新,必须对今日艺术发展的语境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那么,今日艺术发展的语境是什么呢?我想主要提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视觉文化的转向;第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第三,消费时代的来临与消费主义的兴起。

      先说视觉文化的转向。世纪之交,文学艺术发生了文化的“转向”,文化的转向中最为抢眼的景观是视觉图像的“转向”。今日的视觉图像铺天盖地,无所不在,它已经“帝国主义式”地占领了文化的大片领地。不管是触目皆是的街头广告,还是热浪叠起的居室装修,不管是电视台的“欢乐总动员”,还是电影《大话西游》,不管是流行歌曲MTV,还是电视报道美国轰炸阿富汗塔利班,不管是城市白领们翻阅的时尚杂志,还是打工仔喜欢的卡通读物,我们都离不开图像,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图像的时代。

      无疑,人们今天的经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象化了,人们如今就生活在视觉文化中,人们更加关注视觉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成了区分当下与过去的分水岭。因而继文化研究,怪异理论和黑人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之后,西方兴起了视觉文化这个时髦的、有争议的研究交叉学科的新方法。视觉图像成了从事摄影、电影、电视、广告、美术、艺术史、社会学及其它视觉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中心,也在无形中形成我们另一种艺术的欣赏和接受方式。这样一个巨大的转型,给当代艺术创新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无法估量的需求。需求是终极的动力源。有需求必定有发展。

      第二,当代社会与文化另一个突出变化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审美化。在这个变化中,审美已不再专属于艺术,审美性也不再是区别艺术与非艺术的根本要素。这一现象已引起全球艺术家、美学家、艺术理论家以及文化学家、社会学等的广泛关注。西方美学家艾迪拉多·德·弗恩特在题为《社会学与美学》的一篇文献综述中曾指出:西方的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审美化(aestheticization)过程,以至于当代社会的形式越来越像一件艺术品,审美化正在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原则。德国美学家、艺术理论家维尔什也认为: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着一种美学的膨胀。它从个体的风格化、城市的设计与组织,扩展到理论领域。

      今天的审美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所谓纯艺术的范围,更为深入地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艺术展示的场所也已不再是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而是百姓可以自由出入的空间,如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艺术接受休闲化与日常生活化了。在这些场所中,艺术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共展并存,交错进行,互惠互利。由之,高难文化与大众通俗文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面对这种当代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方式,我们的艺术家、艺术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深入思考,转变观念,适时调整战略,抓住创新的契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