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03)02-0032-03 学习评定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既对学生起到信息反馈和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又是检查课程计划、教学程序以至教学目的的手段,也是考查学生个别差异,便于因材施教的途径”[1]。表扬与批评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典型的评定方式,也是教育工作者管理受教育者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关表扬与批评的利弊以及如何进行表扬与批评等问题,已有大量的论述和说明,而且大量的实证研究也充分证实与支持了这些观点。然而,目前流行的或基本上成定论的有关表扬与批评的看法尚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而这些危害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与重视。如果教育工作者能结合归因理论的观点来适当地运用的话,这些危害性将大大减弱或得以根除,并能获得更佳的教育效果。下面就从归因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对学生的学习评定的问题。 一 归因理论是说明和解释人们的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归因理论者假设,人是有理性的,并且有一种理解环境的需要[2]。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就依据各种信息线索对所发生的事情或行为结果进行推断,分析行为变化的原因,达到理解、预测、操纵和控制客观世界的目的。因此,当知道一件事情或行为结果为什么发生的原因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能对未来的结果做出预测,对未来的行为做出考虑或规划,从而影响其对周围事物的反应。归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与推论,进而通过这种因果关系来认识、预测、控制周围的环境和行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Heider.F.)是归因理论的奠基人。海德的最大贡献是从根本上把影响人的行为的原因分为两大部分: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3]。按照海德的分析,人们对一个事件的解释,不是归因于个人的原因(内部原因),就是归因于环境的原因(外部原因)。个人原因和环境原因的区分是:个人原因是个体自身的原因,如人格、心境、态度、动机、能力、努力等;环境原因则是情境的原因,如运气、工作难度等。然而,活动结果的内部和外部归因还不是活动分析的终止,继之会与其他心理过程相互作用,导致特定的情感体验、对未来的期望和行为选择。或者说对不同的原因(个人和环境)进行分配造成了不同的情感体验、未来期望和行为。 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4]中进行了丰富的、复杂的分析,他把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提高到归因的角度来解释,认为每个人(不单纯是心理学家)都要花费精力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他将活动结果设想为有效的人力和有效的环境力的函数,公式为:活动结果=f(有效的人力·有效的环境力)。有效的人力包括努力和能力,这样,上列公式就成为:活动结果=f(努力·能力·环境)。海德对上述公式又作了进一步分析,认为能否达到目标取决于努力、能力、环境三方面因素的组合。具体来说,能力和环境因素的联系决定了一个目标是否“能够(can)”达成。当然了,在活动中是否“能够”达成目标还需要依靠努力。努力和“能够”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讲:当我们说他能够做到,但失败了,这是因为他没尽最大程度的努力。如果他更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 海德认为,努力和能力的联系是倍增的,在有能力且有努力的情况下,就能克服环境的障碍。既然有效的人力是由努力和能力决定的,那么一个人有较强的能力就可以用较少的努力去克服环境中的障碍(这里要考虑到一项任务的难度,即环境因素),公式为:努力=f(难度/能力)。这个公式意味着,如果两个人有同样的能力,那么,一项任务获得成功的最少努力将随着其难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任务难度是不变的,那么,一个能力较低的人要获得成功就需要更加努力。当一个人能力很低且面临任务很困难时,就需要最大的努力。通过简单的数学转换,上述公式就变为:能力=f(难度/努力)。这个公式意味着,如果两个人有同样的努力程度,那么,能力较强的人就能够完成更困难的任务,能力较低的人要完成一项困难任务就要尽更大的努力。一个人用很少的努力就能完成一项困难的任务,就表明他有很高的能力。总而言之,能力,和努力在一项任务中是一对函数关系,所以,对于一项任务的成功,努力了则能力低,不努力则能力强。为此,完成了简单的任务,教师给予表扬则暗示学生能力低,不表扬学生则暗示能力高,学生反而感到高兴。从这一点来看,教师的表扬与批评要慎重,表扬的结果不能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能力低。 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越严厉,暗示学生能力越高。因此,一贯的表扬是不科学的。教师的严厉批评是应该的,特别是对应该完成而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教师必须给予严厉的批评。一般来讲,成功后受表扬学生认为自己能力低,而成功后受中性反应学生则会认为自己能力高;失败后受中性反应学生认为自己能力低,而失败后受批评则学生认为自己能力高。当然了,由于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学生则应该给予表扬,对于能力真正低的学生,也应给予偏高的表扬,而对于那些真正能够完成任务的学生则不需要表扬,并可以适当指出其存在的不足。 韦纳(Weiner,B)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归因理论家,他从个体的归因过程出发,探求个体对成败结果的归因与成就行为的关系,对影响行为结果的可觉察的原因特性、原因结构,以及原因归因和情感反应的关系、情感反应的激励作用等都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其理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韦纳的理论有创建性地把行为者对成就行为的归因与后来的期望变化、情感反应及将来的行为联系起来,并在课堂的背景中进一步探索教师的归因和情感对每一个学生的期望和行为的影响,这是其理论在教育上应用的一个突出表现。 韦纳十分重视归因对后继行为的动力作用,这种动力作用主要是通过期望变化和情绪反应体现出来的[5]。韦纳认为期望变化是和稳定性原因维度联系在一起的,为此他提出了期望原则:一次行为结果后,期望变化受知觉到的原因的稳定性影响。根据这一原则,如果将失败结果归因于能力差、任务难等稳定性原因时,个体则难以克服造成失败的内、外条件,并对将来成功失去信心,期望降低;反之,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等不稳定的原因时,更增强今后成功的期望;如果将成功归因于稳定性原因时,则增强成功的期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