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作学习的教学论贡献

作 者:
王坦 

作者简介:
王坦,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教学论和教育改革研究。

原文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内容提要:

合作学习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刨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不仅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提高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和显著实效,而且还在许多方面创造性地推动了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合作学习的教学论贡献是:1.开拓了现代教学研究的新领域;2.丰富了教学互动理论;3.创新了教学组织形式;4.凸显了教学的情意功能;5.建立了师生角色的科学定位。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03)08-0016-05

      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于美国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现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中影响最大和成果最多的改革之一”。(注:Johnson,D.W.,Johnson,R T.&Stanne,M.B.(2003).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s:A Meta-Analysis.http://www.clcrc.com.)合作学习之所以能在三十多年的时间内在全球范围里成为一种主流教学思想与策略,除了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具有极其积极的实效之外,还在于它从许多方面创造性地推动了现代教学论的发展历程。有鉴于此,本文拟就合作学习的现代教学论贡献作一简要的探讨。

      一、合作学习开拓了现代教学研究的新领域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与竞争一样,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人类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合作性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合作的地位与作用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今天的学生毕业后将面对的是一个多元、复合、多变、互赖的社会,他们不仅应从学校习得如何竞争,更应当掌握如何合作。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世界里更为重要。”(注:吴也显.教学论新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09.)

      合作学习把合作的观念引入了教学系统,符合时代的要求。它抓住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重大课题。合作学习的倡导者们之所以把合作的观念引入教学系统,除了因为合作学习在提高学业成绩,形成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态度,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之外,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使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将其所学所能应用于合作情境之中,而不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上,最终改变传统教学片面强凋竞争的格局。合作学习的重要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Johnson & Johnson)认为:“如果学生不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与他人的合作性互动之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是失败的。”(注:Johnson,D.W.,Johnson,R.T.,& Holubec,E.J.(1993),Circles of Learning: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4th ed.)Edina.Minn:Interaction Book Co.,17.)他们还认为,现有的教育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世界反差太大。学生们在学校中所学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价值。学校传统上注重的是个人作业,不帮助他人,分数是唯一重要的,每个人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个人在测验中的成绩。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几乎所有工作的核心都是协力配合(teamwork),协力配合、相互交流、有效的调节和分工是大多数现实生活情境的特征。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合作学习把合作的观念引入教学系统,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也是为了顺应教育社会化,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需要。

      反观我国教育的现状,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技能的问题也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目前的中小学教育过多地强调竞争,而忽视了合作。这与我们尚未完成由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有关。这种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不言而喻的。它把一个人的成功建立在其他人失败的基础之上。学生们那视别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败。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学生养成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应的利己行为。他们大都缺乏合作意识,更少有利他行为,缺乏与别人相处与交往的基本技能。这种状况与我们所处的需要合作意识与社会技能的信息时代甚不合拍。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占相当比例的今天,这种状况就更加令人担忧。”(注:王坦.试谈中小学教育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1993-11-11.)由于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取向是竞争而不是合作,这种教育的惯性很强,如何把合作的观念引入我国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之中,使之与竞争机制统合起来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我们在较长时期内进行探讨的新课题。

      合作学习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使他们更加热爱学校、善爱同学、爱护班级,具有与他人协同活动的能力,学会自尊自爱,善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能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等,比较好地解决了如何使学生学会、会学、好学、乐学等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使教学在社会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从此意义上讲,把合作的观念引进教学系统,是对传统教学体系的一次革命,符合时代的需要,代表了现代教学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开拓了教学论研究的新领域。

      二、合作学习丰富了教学互动理论

      合作学习的倡导者们认为,以往的课堂教学互动理论,只限于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彼此影响,否认了学生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即使承认有这种影响力,也常常把它看作是带有消极作用的破坏力量。这种把教与学的过程只看成是成人一儿童的双边活动的观点,实在是过于简单化了。实际上,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切行为,几乎都发生在同伴群体相互作用的情境之中。(注:盛群力.小组互助合作学习革新评述[J].外国教育资料.1992.(2).)

      约翰逊兄弟等人认为,以往的课堂互动理论是成人中心观(adult-centric view)在学校中的反映。从传统上看,“成年人总是把成年人与儿童之间的互动视为确保儿童有效发展与社会化的最重要的手段。至于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关系,说得好一点,是相对不重要的,说得差一点,则是一种不健康的影响。这种成人中心的观点在学校的政策中得到了反映。在学校中,学生之间的最合法的同伴互动被限制为一些课程以外的活动。这些活动很少与课堂上的基本问题有直接的关系。教学系统所强调的是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课堂独立作业。如果学生试图进行彼此之间的互动,那将会被认为是具有破坏性的。从本质上讲,教与学的成人国标儿童双边观(adult-child dyadic view)过低地估计了课堂中学生—学生关系的重要性。”(注:Johnson,D.W.,Johnson,R.T.,& Holubec,E.J.(1993).Circles of Learning: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4th ed.)Edina.Minn:Interaction Book Co.,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