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教学研究的规定语境与人文特性

作 者:
彭钢 

作者简介:
彭钢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原文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从局部到整体的现实图景

      考察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两条不完全相同的认识逻辑与展开路径。教学理论研究中占主流地位的仍然是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教学论思维传统和分析路径。我们已经习惯于在学科体系内进行概念、法则、原理的演绎、推理和运算,在教学任务、教学本质、教学过程、教学原则、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教学论基本范畴下,进行着知识体系的建构、基本观点的修正和新的事实的收集。教学改革实践从来不相信教条和迷信,它们按照现实的逻辑,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为第一要务,走出了一条从教学的局部改革到教学整体探索的现实图景。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今天,20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之间没有十分明确的划界,但都直接指向教学实践本身的合理性问题,是实践自身对自身的反思与批判,是实践自身对自身的变革与超越,因而具有十分明确的问题意识、主攻方向和标志性成果:

      一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以教学的局部改革为主要特征,直接指向教学过程中教师“死教书、教死书”,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知识积累和形成与智力、能力的发展严重分离等教学现实问题,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切入,涉及到教学过程、教学结构,教材改革等,强调教学要实现从知识传授到智力发展、从智力发展到能力发展的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其标志性成果是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涌现出多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我国本土化的教学方法,同时为教学的整体改革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丰富的土壤。

      二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98年左右为第二阶段,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下,将局部的教学改革,推进到一个整体改革的新阶段,直接指向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高耗低效”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为主要目标,将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教学的主要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以课堂教学的整体改革、整体研究和整体探索为主要特征,以面向全体学生、形成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其标志性成果是在教学模式的建构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涌现出多种不同教学理论和教学理念支撑下的我国本土化的教学模式,同时为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思想储备。

      三是从1999年以来到今天为第三阶段,在第三次全教会提出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的背景下,重建课程体系也同时意味着教学体系的重建,因而成为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历史上声势最为浩大、力度最为强悍、涉及最为广泛、变革最为彻底的一次教学改革,它几乎要终结和颠覆我们习以为常的关于教学的最为前提性和基本性的预设,其中包括什么是学校教育、什么是教师、什么是学生、什么是教学、什么是学习等一系列重要命题。这场变革还在进行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引发我们的教学理念、观念、思想等理性思考、价值取向的深刻变化,将导致学校教育和课堂教育制度、规则、秩序的深刻变化,将孕育一种崭新的学校和课堂文化,将生成一种指向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教学行为、教学操作和教学模式。

      从局部到整体、从方法到模式、从外部行为到思想理念,从预设前提到对前提的怀疑和质询,教学改革和实践表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体现出对自身实践合理性的自主反思和批判意识。教学改革与实践在实现自身运行、自身发展、自身提高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强大现实力量,迫使教学理论关注和聚焦于教学的整体研究,参与教学整体研究,在面对现实问题、把握现实问题、研究现实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教学理论自身的发展,从而体现出教学理论自身的价值,不断增强解释现实、预测现实和指导现实的理论功能。

      2.整体性教学研究的规定语境

      当教学理论开始关注现实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时,当把理论自身放置于现实的语境中进行“情境性”和“涉入性”的考察和分析时,“整体性的教学研究”或“研究整体性的教学”究竟意味着什么?应该从什么样的层面上来理解,应该从什么样的角度来把握这里的所说的“教学”?这是首先需要廓清和厘定的前提条件,并希望能够达成一种理解和共识,从而作为我们研究教学的基本预设。

      以整体的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描述。

      这里的表述首先意味着缩小了教学的概念,将研究的重点聚焦在学校教育制度最主要的方面——课堂教学上,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已经达成共识的。主要是因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战场、主阵地,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实施各科教学、进行教学管理和评价等的主要场所,是一系列教育教学措施得以施放、呈现和生效的重要领域,更是学生形成全面素质,个性得到发展的主要时空。可以说抓住了课堂教学,也就抓住了学校教育的主体部分和关键部分。

      ——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迅速解决,将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来说,不仅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所谓的“低效劳动、无效劳动”,提高教学效率仍然是主要问题之一,更重要的是,课堂里集中体现了学校教育制度下非教育、反教育的许多弊端,存在着所谓大量的“有害劳动”,严重阻碍着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课堂历来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中心,也历来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不能引发和导致课堂发生积极性变化的教学改革,不能促进和改善教学行为的教学改革,不能转化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无法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的改革,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改革。

      ——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和重视,不是我国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孤立现象,而是世界各国致力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由于基于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教育水平,所提出的问题和所面对的问题情境不同,因此所追求和实现的教育理想和教学目标,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式、步骤等也可能不同。但通过改革课堂、探索课堂、研究课堂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却是普遍性的趋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