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特殊教育理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云英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特殊教育室,北京 100088

原文出处:
中国特殊教育

内容提要:

本文尝试从现有文献中分析归纳出影响特殊教育的学说和假设,内容分为特殊教育理论危机、特殊教育发展的假说、人道与人权思想、个体论与社会论的争辩,特殊教育的不同学说几个主题。希望从中国的研究中建构、提取特殊教育的理论或假说。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7 期

字号:

      指导特殊教育的理论是什么?特殊教育是一门技术?还是一个学科或者一个专业?笔者讲学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教师说:“我努力的学习,学会了许多方法,但是我就是不知道自己用得好不好?自己用对了没有?”这种情况反映出,没有理论指导的方法。当教师面对学生的种种需要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反思来建构特殊教育的理论体系,使之引起特殊教育理论界和教学界的充分重视,并通过研究和实践活动,对理论进行探讨、提炼、总结和完善。我们不能期望特殊教育的理论已经成熟到不需要发展,而是应该弄清楚我们已经建构了什么?我们还缺少什么?我们如何去建构?如何去发展还没有成型的理论?

      一、特殊教育理论空白的危机

      1998年英国的克拉克(Clark,et.Al.1998)等专家出版了《建构特殊教育理论》一书,引发了笔者对特殊教育理论的思考。80年代,笔者在华盛顿攻读博士学位时,曾经和班上的同学、教授探讨过这个问题。当时的结论是:特殊教育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没有自己专业的理论,指导特殊教育的理论是从其它学科借来的,如: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的学科理论是特殊教育经常引用的。近代的脑科学研究和电子计算机学的研究也被特殊教育充分的引用。特殊教育为了解决残疾人就学、就业和参与社会等问题,采取了海纳百川的实用主义思维。融合一切可以应用的理论和学科知识,吸引各行各业的人士和专家参加到研究和教学队伍中来。这样的思维帮助特殊教育在过去的两百年中成为富有生机和发展活力的一门专业。然而,特殊教育的实用主义也在渐渐地影响着特殊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性和科学性,而且使得某些实践显得盲目和随意。一些原本对特殊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可以很有意义的讨论与争论经常不能得到重视而不了了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特殊教育在缺乏理论指导之下还能够发扬壮大吗?因此,Allan认为,特殊教育理论发展面临着理论空白的危机。

      他认为:理论界并不关心特殊人群的经历,不能充分理解他们的需要。特殊人群没有能够成为研究的主体,特殊人群一直是作为特殊教育的客体被人研究。这种理论界普遍存在的个人主义倾向,在别的学科还可以忍受,在特殊教育这么一个强调人道精神和强调人权观念的领域就变成了一个理论发展的障碍。所有理论界对特殊人群所作的事都是“想当然”或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猜测。

      二、特殊教育的发展观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一个事物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要密不可分。有了社会的发展,就产生社会的需要,同时也为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找到立足的基础。世界各国特殊教育的发展都受其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在不同的时代对特殊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当时代向前推进,特殊教育事业也在相对的发展阶段往前推进。布鲁勒特(Brouillette,1993)从社会学的观点归纳了6个可以解释特殊教育发展的假设。根据他的论点加以整理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特殊教育的发展不外乎下面几种趋势:

      1、需要数量的压力带动特殊教育发展

      有研究证实,需要特殊教育儿童的数量影响特殊教育的发展。一个时代,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要特殊教育儿童的数量越大,就会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当需要特殊教育的儿童不再是少数时特殊教育就进入了发达阶段。也有研究结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健康卫生支出和特殊教育支出成正相关。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把人民的健康作为社会进步的一个指标这个国家也会同时意识到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因而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

      2、公众对教育的要求推动特殊教育

      大众对特殊教育服务的要求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另一个动力。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特殊教育的历史进程中,经过组织各种福利或请愿团体向政府表达愿望。残疾人自己和他们的支持者,如残疾人团体、残疾人父母团体,请求政府满足他们的教育需要,带动立法和政策的制定,推动了特殊教育的发展。

      3、教育发达连带发展特殊教育

      任何一个政府或社会,在提倡教育的同时,也会提倡特殊教育。在增加教育经费时,也会考虑增加特殊教育经费。一般来说,普通儿童的教育总是排在教育议事日程的前列,但是,在一定的发展之后,特殊教育会被提到议事日程。没有任何一个政府或社会只关注普通教育的发展却忽视特殊人群对特殊教育的需要。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是协调发展的教育体制,这是不可争论的事实。

      4、资源丰富决定特殊教育的服务

      资源丰富的国家,比如欧洲、美洲的经济发达国家会花较多经费用于教育,同时也比较重视特殊教育。国民年人均收入高的国家,人均教育经费投入也较高,特殊教育服务的设置也较多。

      5、国际交流影响特殊教育发展

      国际间有许多影响社会、经济、教育的会议、交流、访问活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活动影响了特殊教育理论的发展传播、经费、材料的使用以及人员培训和教学方法之间的互相借鉴。这些国际间的交流与学习在不知不觉间促进了特殊教育的发展。

      6、社会发展需要特殊教育发展

      当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社会发展结构必须转型。这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因素结合起来,促进了对残疾人和弱势群体提供教育,而且,只有在推动特殊教育的情况下,社会经济政治才能得以转型和起飞。哪一个国家能够找到比较经济的方式提供特殊教育,对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普通学校提供特殊教育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特殊教育的捷径。

      三、特殊教育的人道与人权思想

      人道主义和人权思想是特殊教育的出发点,是特殊教育的最基本理论,也是最被人们所采纳的理论。我们国家在发展特殊教育和制定残疾人事业规划的文件和政策中,几乎每一次都要出现“提高认识”,“发展残疾人事业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发展特殊教育符合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等等表述,这些表述说明我们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代表最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并且希望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做好残疾人工作,做好特殊教育服务。不但政府文件采用人道主义的思想,基层的教师在教研总结时也经常写着“迟开的花朵也是祖国的花朵,要一样的爱护他们,教育好他们(残疾儿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