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人学立场与生命观照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仕杰(1964- ),男,湖北团风人,黄冈师范学院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原文出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人不仅是德育的对象,也是德育的主体,任何德育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在场。德育的去人化和去生活化,必然使其本质发生异化,这是德育难以摆脱低效局面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坚持德育的人学立场,关注人的生命需要,激发生命的潜能与价值。这样,才能使德育真正回归人性。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078(2011)02-077-05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1.02.24

      长期以来,在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个观念误区,即德育的主体是社会,而教师是社会主体的形象大使或代言人,于是,德育要么以社会为本位,要么以教师为本位。这种认识直接导致德育成为了纯粹的社会工具,它将德育从人及其生活中抽离了出来。其实,人不仅是德育的对象,也是德育的主体,任何德育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在场。德育的去人化和去生活化,必然使其本质发生异化,在这种德育中,受教育者仅仅是物化了的工具对象,他们不仅失去了主体性,而且也失去了思想和精神生命,这是德育难以摆脱低效局面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坚持德育的入学立场,关注人的生命需要,激发生命的潜能与价值。这样,才能使德育真正回归人性。

      一、人的在场:谁的德育?

      道德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谁的德育”的问题实际上隐含着“谁需要道德和德育”和“谁是德育的主体”、“德育育谁”的问题。

      (一)人是道德的目的 道德首先是社会的需要,因为道德一定是建立在特定关系的基础上。社会是人与人相互关系的集合体,是一种关系存在。有关系存在就有利益矛盾和冲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要化解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而道德是平衡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和冲突的重要武器之一。所以,社会先于个人更需要道德。当然,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不只是纯制度的道德文化,而是需要习得道德制度和文化的人对社会道德制度和文化的膜拜和维护。“道德之所以成为一种社会需要,一方面,是因为只有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道德与习俗、法律等社会规范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它对人的行为的调节有着法律和习俗无法代替的特殊机制。”[1](P19)因此,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道德产生于社会关系的内部张力。道德的产生并非着眼于个体的人,而是着眼于群体的生活,它是群体共同的价值规约,是群体和谐共生的基础。个人道德的形成过程就是随着他逐渐融入社会群体、适应社会群体的过程。在阶级社会,社会道德先于个人道德存在。人出生的时候是纯粹的自然人,此时,人只有动物性,并不具有道德,完全处于无意识的本能状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只有当他与社会逐步建立联系,而且他自己也逐步意识到了这种社会关系的存在,他才能逐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个人一旦要融入社会,那么,道德就成了个人跨入社会的门槛。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社会道德,实践社会道德,并受社会道德所约束。人在理解和把握社会道德核心内容的同时,逐步形成个体自我的道德观念。所以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是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也是个体道德观的形成过程。

      无论是人的需要还是社会需要,道德和德育统一并服务于人的社会生活,生活是人与社会的联结点。第一,社会人需要道德。社会人首先是关系人,社会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其必然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社会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关系集”,其中,伦理道德关系是一种重要而基础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一种被人类理性规约了的特殊的情感与意志关系,或者说,道德是维系社会关系的情感与意志张力。作为社会人,不仅要承认这种关系,而且要适应这种关系,而适应的程度与其自身德性有关。承认社会的道德关系并树立自身的道德观念是个体融入社会的通行证,否则,身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充其量只能算作自然人,而不是社会人,不能被社会所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人就是道德人。第二,人的自我发展需要德育。社会人的道德观念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受教育的结果。社会人的特征是人的社会化,包括人与社会生活与价值的统一与同化,人对社会关系与结构的确认与依赖,人对社会功能与意义的把握与理解,人对社会生活实践的创造与体验等,而道德教育是为了加快人的社会化进程,提高人的社会化质量。因此,作为社会人必须接受道德教育。人的自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又为个体发展提供条件。所以,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社会的道德水平影响和依赖于人的道德素质,而人接受道德教育的程度也影响并决定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但这并不表明,人需要道德和德育就说明道德和德育是人的目的,恰恰相反,“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2](P247)

      道德是生活的需要。“道德从实质上看,是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出来用以认识、肯定、发展、完善、超越自我的手段。”[3]生活需要道德是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个体需要道德则是为了追求生活的幸福。康德直接把道德之于生活的必需指向了生活的幸福。虽然他认为道德学说并不是使我们如何“获得幸福”,而是使我们如何“配享幸福(worth of happiness)”,但是这并未否定道德对于生活的重要作用,相反,它进一步升华了道德之于生活的价值意义。而道德对幸福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人的尊严和人的理性本质的确认,为幸福获得合乎人性的发展方向提供担保。[4](P268-269)生活与道德的关系还表现在道德来源于生活,又引领着生活,而生活的精神文化性质,不仅决定了生活的伦理与道德现象的必然形成,而且也决定了伦理与道德是社会精神生活的内在要求。因此,道德对于人和社会生活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人不仅是生活的主体,也是社会的主体,没有人的理性及其对道德的体认,道德也不复存在。道德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也在为个人创造生存与发展的和谐环境。所以,人是道德的终极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