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02)01-0094-04 自从教育科学从哲学母胚中独立出来至今,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教育科学理论便与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教师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科学得以不断传递、普及与创新;同时,教育科学理论又被用来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使之不断向前发展。在这相辅相成的过程中,教育科学获得了不断向前发展的生命力,教师职业逐渐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教师也日益成为一种专业人员。 一、教育科学的发展与教师职业的演变 (一)文艺复兴至18世纪中期,教育科学理论形成与教师职业走出经验化、随意化 在古代,由于教育对象比较狭窄,内容也比较有限,方法比较机械呆板,因此指导、培养人的教育多凭个人经验,随意性很大,很少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十五六世纪掀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封建制度的枷锁,冲破了封建神学的藩篱。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的英国哲学家培根发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伟大号召,开辟了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之路,使学校中旧有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课程和课本开始发生变化。17世纪捷克卓越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系统地论述了教学原则、方法,拟订了学校的课程设置,为教育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形成了现代教育科学的雏形。1681年,法国拉萨尔举办了“教师讲习所”,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教师训练机构。1695年德国教育家费兰克用教会捐款和私款办了一个“师资养成所”。这些最早的师范学校主要是由教会主办或私人主力,培训主要是通过艺徒制的办法来培养新教师。直到19世纪,英国和澳大利亚还是采用贝尔——兰卡斯特制(Bell-Lancaster system)来培训教师。这种方式只能使新教师获得一些感性的知识和个别的经验,不能形成系统的理论和规律性的认识,因而,也就无法对教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主要是凭个人经验而鲜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这一阶段教育科学的发展与教师职业的演变,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教育知识开始由一些零散的经验上升到系统的理论,但是,这些理论主要从哲学层面思考,提出一些教学的原则与方法,而少有教育的实践、实验作依据,故这些原则的应用就受到限制。第二,教师的培训主要采用艺徒制的方法,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和教学的经验,教育理论知识尚未进入正式的课堂,教师的培训也仅被视为一种职业训练而非专业训练。第三,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是凭个人经验与才智,因而教学具有经验化、随意化的色彩。但是专门的培训师资的机构的出现又标志着教师职业开始走出经验化、随意化状态。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教育学的形成、分化与教师职业开始走向专业化 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前半期,普及义务教育被作为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已为资本主义各国所普遍接受。各国先后颁布法案,由国家设立学校,实施义务教育。到19世纪下半期,欧美各主要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办学,形成了基本的大中小学衔接的教育制度。国家办学促进了普及教育的迅速发展,连贯的学制又使班级授课制得以巩固。随着大量的学校创办,尤其是初等学校、城镇乡村学校的大量出现,短期的师资培训已不能满足教师数量上的需要,艺徒制显然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由此,欧洲各国普遍设立独立的师范学校,形成了以中师为主的师范教育体系。 大批师资的培养需要在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力求使教育教学科学化、教育教学心理学化。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自然教育”的理论成为教学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教学原则和方法,对于改进初等教育工作和师资培训工作,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欧美各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第一个赋予了教育研究以极大的理性内涵,并把教育这种复杂的文化社会现象置于“科学”的认识范畴中加以理性的考察。他首次提出了“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并于1776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而面对30位学生讲授。这在世界教育史上意义深远,他改变了当时普遍存在的视教育为“艺术”的狭隘的、单面的认识,唤起了人们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意识。此后,赫尔巴特沿着康德所开辟的教育科学化的道路进一步探索,他认为:“教育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与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1](P298),从而第一次把教育理论的基础建立在心理学上,使教育理论向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独立体系的初步形成。赫尔巴特还认为,要想使教育教学工作更为有效,教师单有实际经验是不够的,还应有自己的科学教育理论作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他将教育学课程的教学与教育实习尽可能相联系,把教育研究与师资培养结合起来。由此,首创了教学过程“四阶段论”(清楚、联合、系统、方法),使教师培训第一次超越了传统的艺术模式、经验模式,有了自身的科学理论模式。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主编的《德国教师教育指南》(1835)详尽地阐述了有关教学与教师培养的问题,在强调教学适应自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性的教学”的观点,这本巨著对德国教师的思想与专业指导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第斯多惠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要求师范生既要具备广博的普通基础知识,又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各科教学法方面的知识,以及在大学建立教育系和在师范学校附设实习学校的思想,对后来俄国师范学校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