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G5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826(2002)02-0095-05 师范教育历来有“工作母机”之称,师范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处于先导地位。那么高等师范院校的经费投入状况如何,与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是否一致,与其他类型高等院校的经费投入以及经费来源结构有何异同?正确认识以上问题对于进行科学的教育投资决策和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在对全国1000余所普通高校1995~1998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分类型、分地区(省际间)统计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师范院校与其他类型学校以及地区间师范院校经费投入和来源结构的差异,并提出决策建议。 一、高等师范院校经费投入增长分析 1.与其他类型高等学校相比,从1995~1998年高等师范院校的经费投入增长速度是较低的,主要表现在: (1)1995~1998年高等师范院校经费投入虽逐年增加,但增长速度低于全部高校经费投入的平均增长速度(如图1),致使师范院校经费总投入占全部高校经费投入的比例逐年下降。
图1 师范院校与其他类型院校经费收入增长速度比较 (2)1995~1998年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经费投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其他类型教育部直属大学(如图2所示),其经费总投入占全部直属高校经费投入的比例也逐年下降。
图2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与其他类型直属大学经费投入增长速度比较(本文教育部直属高校为除浙江大学之外的33所大学,未考虑教育部新管辖的学校) 2.从1995~1998年高等师范院校生均经费投入看,与其他类型高等学校相比,师范院校的生均经费投入是最低的,图3给出了1998年师范本科院校与其他类型本科院校生均投入的相互比较。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情况亦如此,如图4所示。
生均经费投入的差别直接导致了师范院校与其他类型高校在物质资源上的差距。研究表明,师范院校的生均占有固定资产金额、年生均购置图书金额、年生均购置教学仪器设备金额、生均专用设备值、生均校舍面积等均是明显偏低的。师范院校的教职工住房、福利待遇也较低。这与师范院校的地位和性质显然是不相符的。 3.地区间师范院校生均经费投入和生均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极不平衡(如1996年增长速度最高者北京市为63.5%,而最低者海南省为-28.4%)。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条件更加落后,经费投入、生均占有财力和物力资源、师资水平等都明显低于其他地区(图5给出了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生均经费投入比较)。当前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人才开发,这就迫切需要加快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建设,加大投入,提高西部地区的师资水平。当前,北京大学等正在通过社会赞助等方式筹集资金为西部地区培养数量有限的MBA人才,这固然能起到一定的示范和促进作用,但作为长远之计,必须从基础教育师资抓起,必须依靠西部地区自己的师范院校培养优秀的基础教育师资,进而提高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和人才素质。当前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是很低的,西部师范院校的培养条件和能力又很弱,这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是不一致的,迫切需要加大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建设和投入力度。
图5 1998年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师范院校生均投入比较 二、高等师范院校经费来源结构分析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来源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财政预算内拨款所占比例逐步减少,其他渠道来源逐渐增加,但由于各类学校的性质不同,其经费来源结构也有所不同。计算表明,与其他类型院校相比,师范院校的经费来源结构有以下特点: 1.在经费投入来源结构中,师范院校财政预算内拨款占全部收入比例及学杂费收入占全部收入比例高于全部高校平均水平(分别如图6和图7所示),而校办产业、勤工俭学、社会服务收入中用于教育的经费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及社会捐、集资收入占全部收入比例则低于全部高校平均水平。师范院校学杂费收入占全部收入比例之所以高于全部高校平均水平,是由于师范院校中专科学校比例较高,而专科学校的学杂费收入占全部收入比例明显高于本科院校。除1995年外师范本科院校学杂费收入占全部收入比例均低于全部本科院校平均水平,而师范专科学校除1996年略高于全部专科学校平均水平外,其他年份均低于专科学校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