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教育的“转识成智”

作 者:
郭颖 

作者简介:
郭颖,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广州 510507)

原文出处:
教育评论

内容提要:

“转识成智”本是哲学与宗教的基本问题,涉及到如何将关于事物的知识转化为人生的智慧;知识和智慧也是教育的基本范畴,教育中也存在如何“转识成智”的问题。道德教育要突破长期以来知性德育的做法,从传授道德知识转向培养道德智慧,实际上也就是要寻求人生的智慧,以把握形而上的人生意义。道德教育提升道德智慧、实现“转识成智”要扎根于现实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中体验、理解生活。同时,重视受教育者幸福生活能力的养成。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受教育者德性的养成,而德性的培养不仅是靠道德知识的获得与掌握,更重要的是道德智慧的生成,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可以说,培养道德智慧应当是道德教育的价值追求。在道德教育中传授道德知识是必要的,但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受教育者未必能获得真正的德性,成为有道德素养的人,道德教育也就类同于伦理道德知识的教育,与一般学科的知识教育无从区别。道德教育目的的达成不在于传授了多少道德知识,它的本质是实践性的,而受教育者道德智慧的养成是其实践性的集中体现。因此,道德教育中存在着“转识成智”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转识成智”——哲学与宗教的解读

      中国哲学与宗教素来有重视“转识成智”的传统。先秦时期,《老子》讨论了“为学”与“为道”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已触及到“转识成智”的问题。即“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认为,知识的增长无益于对道的把握,而要认识道,就必须不断破除知识,达到无为。魏晋时期,突出讨论了言、意能否把握道,所强调的作为对天道的认识连同对德性的培养,正是哲学智慧的基本目标。郭象的《庄子注》主张通过超越“有名之域”的是非,彼此“和能所”,以达到“无名之域”,这其实是对“转识成智”机制的探讨。隋唐佛学盛行,唯识宗首先使用了“转识成智”这一术语,具体讨论了如何实现由染而净、由迷而悟、由有分别的意识活动向无分别的智慧的转化。宋明时期,这一问题又以“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关系的形式在理学中得到连续讨论。区分“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就是认为从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所得到的“见闻之知”,不同于关于人如何成圣成贤的“德性之知”,但“见闻之知”有待于上升到“德性之知”。

      实际上,“转识成智”的问题是哲学与宗教所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转识成智”一语出自佛教瑜伽行派和唯识宗,指人可以通过修行达到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境界。佛教唯识宗用此来表示由“业识”到“智慧”的转化过程,其基本含义是指主体如何由以分别为主,由“我执”、“法执”的意识活动,转变为如实理解的无分别、无执着的智慧。“转识成智”虽原是佛家用语,但却体现了超历史的人类普遍理念形式。这里的“识”即知识,是指关于外部世界的客观知识;“智”即智慧,是指生活的智慧或生活的原理,是人们据以行动的法则。① 因此,“转识成智”包含的人类普遍问题是:我们如何将关于事物的知识转化为人生的智慧?

      “转识成智”的问题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关于外部世界的客观知识能否给我们的生活提供规则与原理;二是如何确立我们的道德原则与生活原则,也就是“转识成智”何以可能及如何可能。有学者认为,知识和智慧都是以理论思维的形式来把握世界的,因此有相同之处。但是,知识注重的是彼此有分别的领域,作为其表达形式的命题之真总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和相对的,而人类的思维不仅要区分真假、是非,还要求“穷通”。即穷究第一因和会通天人,把握无条件、无限和绝对的东西,达到无不通也,无不由也的道和贯通天人的自由德性。由此可见,知识和智慧虽同为人类的认识,但两者确实存在分别。人类思维求“穷通”的本性又要求从重分析和抽象的知识进到综合和把握整体的智慧,以求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由知识到智慧之“转”,不是量的积累而是一种“飞跃”。即从有限到无限,由相对到绝对。如何实现“转识成智”的飞跃?有学者从理性直觉、辩证综合以及德性自证三个方面做了考察。② 认为,智慧的获得需要理性直觉来实现,通过顿然的理性直觉领悟有限中的无限,相对中的绝对。理性直觉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它通过破而超越对待,通过立而揭示相对之中的绝对,由此达到天人、主客、能所的统一。理性直觉所获得的智慧,其表达与论证必须是辩证的综合。辩证的综合就其表达方法来看,就是通过从抽象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方法,而使认识达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其表达工具来说,就是由抽象概念而构成的具体概念。对于形而上学来说,就是由诸达名相联系而构成的表示宇宙整体的元学理念,即“总名”。与智慧的“得”与“达”相联系的就是德性的自证。“自证”,是指主体对自己具有的德性作反思和验证,既指主观上对“得”与“达”的体验,也包括在其对象化的、形象化的客观实践活动中自证其真诚。真正的自证意味着理性的自明、意志的自主和情感的自得,所以是知、情、意统一的自由活动。当然,智慧之得、达、自证都不是终极性的,亦不是自我封闭的阶段,而是一个凝道成德和显性弘道不已的交互作用过程。

      “转识成智”的问题之所以重要,乃因为它源自人的生命本体的基本需要,植根于深刻的人性之中,即形而下的“食、色”的欲求和形而上的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寻求。人类不会满足于像一般动物那样只过形而下的生活,而且还希望有一个赋予生活以意义的形而上的世界。但是,人类毕竟不是一种纯粹精神性的存在,其具体的存在脱离不开形而下的世界,这就给人类生存提出了一个基本问题,即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两个世界的关系问题。③ “转识成智”思想教导人们不可拘泥于知性的生活,而应该超越知性去过一种智慧的生活。知识与智慧并非截然对立,生活的智慧有赖于知识,而知识有待于上升为智慧。

相关文章: